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粗心”是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表现,是一种不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粗心是天生的,只与遗传有关,教育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往往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聪明伶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只是粗心一点”,这样的评价易给学生以误导,使他们认为粗心与聪明是相关联的,从而不去重视克服自己粗心的坏习惯。粗心是天生的吗?是不是越粗心的学生就越聪明、学习成绩越好呢?学生的粗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你觉得‘粗心’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粗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不谨慎,不仔细。而我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学生对“粗心”的理解是懂的内容做错了,学生会,但做不对、做不全。解决的方法就是以后做题仔细点。问题是在今后学习中,很多学生想仔细却细不了,不想粗心却总是粗心,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令学生苦恼。  相似文献   

3.
“粗心”是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通病”,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提醒,然而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唉!题目又不难,本应做得对,就是一时粗心大意而弄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学习中的大敌,那么如何防止粗心呢?本文就粗心的原因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粗心致错”是指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致使不该错的作业做错。这是一个使教师烦恼、家长困惑、学生本人懊丧的问题。如漏题、抄错数字、简单的计算错误、忘写单位名称、不写答句、填序号却填了答案等等,都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掌握,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如何认识学生的“粗心致错”问题,找出“粗心”的原因,采取措施,使学生变“粗心”为“细心”呢?一、“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生作业粗心致错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内因来自学生自身方…  相似文献   

5.
考试以后,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真粗心啊!”其实,细细查究造成粗心的心理机制,往往是一些较为稳固的条件反射。所以,即使让学生再检查自己的答卷和作业时,也未必能发现“粗心”造成的错误。“粗心”多半是由于对概念、法则、规律不清楚,对定理、公式不理解或是由于运算不熟所造成的。下面谈谈我对造成“粗心”原因和改进“粗心”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批改学生的计算试题时,遇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都会不由自主地说:“这个学生真粗心。”家长在看自己孩子的作业或试卷时,遇到学生在计算上的错误,也会说:“又粗心了,以后仔细点。”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首先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难道都  相似文献   

7.
当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老师、家长经常会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就轻轻一笔带过.由于老师、家长对"粗心"无意识地放纵和宽容,结果孩子屡错屡犯.有时学生反思自己时也常用"粗心"来解脱自己.为什么学生"会解"的题目还会出错呢?是粗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剖析“粗心”背后的真相,并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粗心”将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马虎”、“不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一出现错题就归为是自己粗心、马虎。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凌琦文 《天津教育》2022,(11):16-18
<正>“粗心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却经常无法呈现正确结果的现象。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被忽视。而事实上,造成错误的原因通常不是简单的“粗心”,而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并未真正成熟,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笔者根据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典型粗心现象进行分类,发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细致地进行归因分析后,便可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粗心”的心理学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粗心”的原因。 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注意是一切认识的开端,是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注意力集中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中就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互相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者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小粗心,你起来了吗?”小粗心睡在床上,手上的话筒里传出小好问的声音。“干吗啊?好不容易一个星期天,奥秘精灵又不在,发明训练营也不用上课,你有什么事吗?”小粗心抱怨说,“奥秘精灵回来了,她打电话给我说要我们去科技馆和她会合,有好玩的东西看。”小好问说。“什么?好玩的东西?我马上就来。”说完,小粗心一溜烟地起来,匆忙地穿衣、洗漱后,跑出了家门。来到科技馆门口,大家都已经在那儿了,奥秘精灵见人都到齐了,便带领大家走进了科技馆。来到大厅,小粗心看见厅里挂着一个横幅“学生科技发明作品展”,原来奥秘精灵是带他们来参观小发明的…  相似文献   

16.
曼走 《科学启蒙》2023,(1):16-19
<正>“好冷啊,我怎么感觉这么冷呀!”小粗心抱着自己的胳膊缩在沙发上哆哆嗦嗦地打着冷战。“呀!小粗心,你怎么这么烫?!”闻声而来的小灵通刚把手搭在小粗心的肩上,就被小粗心脖子间滚烫的温度吓得缩了回去。“小粗心,你是不是发烧了呀?!”小好问关心地朝着小粗心走了过来。“哎哟,这发烧可不是小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出发,来帮助小粗心打败发烧吧!”关主关切地说道。  相似文献   

17.
粗心是学生的通病,心理学指出,粗心马虎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错误。它是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因此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作业出错的孩子有80%以上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因为粗心造成的。“粗心”成了学生解题过程中的“绊脚石”。如何帮助学生踢开这个“绊脚石”。提高作业效率。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小马虎漫游马虎国》吧。现在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粗心”走访“粗心城”的故事。这个“小粗心”呀,从来办事都不认真,总是丢三拉四,稀里糊涂,他“粗心”得出了名,而且“名扬四方”呢!不信,请看一段传真录相: 暑假的一天,天刚亮,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小粗心”一睁眼,就听见电话“叮呤呤”地响。他赶忙光着脚去接电话:“喂,喂,我是‘小粗心’,喂,喂,怎么不讲话?”咳,原来他把电话拿倒了。电话是“粗心城”市长的秘  相似文献   

20.
计算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顽疾”.为了根除学生计算粗心的“顽疾”,让学生从“粗心”嬗变为“细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有效的计算方法等.基于此,文章从创新练习形式、实施有效评价、优化练习内容三个大方面分别探究了让学生产生计算兴趣、形成良好习惯、内化计算方法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