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多年来,很多教师在面对中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复习手段:1.梳理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分成多个容易领悟的小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并记住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知识结构图,然后对照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再次巩固相关概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回忆以前...  相似文献   

2.
正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涉及概念复习的内容时,往往知识点多,若在复习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知识进行重复,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整理和存取都是非常凌乱的。综观现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着如下情况:以知识点为中心;以做练习为途径;以师整理为主体;以改错题为目的。为此,笔者以为能否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来整理"概念图",在收集和整理概念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甚至发现  相似文献   

3.
王超 《中学生物学》2002,18(4):21-22
复习课难上,难在不能旧中出新.一些教师在复习中方法陈旧,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温剩饭"的感觉,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大大降低,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样,即使教师讲解的非常细致,分析的非常透彻,总结的非常全面,其效果也往往是"当时会,过后忘;听时会,做时错".笔者在生物复习教学中尝试使用了暴露错误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现仅就此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燕 《考试周刊》2011,(24):76-77
"教师归纳知识点,学生记;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听;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练;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抄"的高三复习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新课程改革。本文作者就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几种常见复习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潘晓燕 《学周刊C版》2011,(11):179-179
复习课是数学总复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怎样让复习课尽量达到高效.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都在研究的问题。复习课往往要重复一些学过的知识点.而这会使学生产生知觉疲劳.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避免学生产生无味的感觉.让学生在重复知识点的时候依然保持兴趣.  相似文献   

6.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以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总以为只要是我讲过了的知识点学生就一定能掌握,只要是我讲过的题一般我也不会再重复再讲.可是慢慢的我发现有些知识点反复重复学生都没有丝毫印象,考试时候出现老师讲过的原题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对此我们常常去责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或者下课之后没有去复习,而教师自己也时常因此懊恼不已.其实面对学生学习的正常遗忘,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它广泛存在于所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繁多而又杂乱,初中总复习阶段的授课成为很多教师的难题.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总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到提升复习阶段,教师往往采用短时间的重复策略.学生每天重复着高强度的训练,长此以往,必定身心俱疲.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进行探讨.一、强化基础,理清思路说到初中数学总复习,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强化学生的基础.数学基础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构  相似文献   

9.
"说数学"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概念课中的知识发现、探究、升华、拓展到复习课中知识网络的编织、知识的重难点的实例分析、"近似"知识的辨析教学,等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体会、反思,让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进程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暴露在师生面前,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整个教学环节及教学效果,而且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启示和警示作用;不仅实现了学生课堂教学的自主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回忆,也不是教学重演,而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点梳理过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综合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复习,顾名思义,是将知识点反复温习。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可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在进行复习教学时,往往都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过"一遍,这样会使得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复习课,常常是教师机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效率不高.而生动、有趣的复习形式,轻松、快乐的复习过程能让学生身心放松,精神愉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复习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复习阶段,由于复习的内容是早先学过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例题——练习——讲评——测试"这样一个循环机械地重复,学生很快就会生厌,有不少学生都觉得这样复习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记不牢,有"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说法,所以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却并不领情,而且这种复习方法也不  相似文献   

13.
通过1个图表,既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又能对多个无关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4个图表对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场所、物质和能量变化等进行综合练习,训练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分析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黄为 《广东教育》2009,(7):27-28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逐步实施的今天,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三备考复习阶段,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许多教师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背”等越俎代庖式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这样的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备考复习,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是数学总复习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搞好备考复习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既可以是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还起到对以往知识点巩固加深的作用,但是任何一堂复习课绝不仅仅是对以往知识点的重复,没有针对性的复习课是没有效果的。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如何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最终达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考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实非易事。而传统的常见的方法均以教师的复习为主,由教师系统整理知识,挑选典型习题,再由教师全面细致地讲解,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很大,学生仅跟着教师,教师是领跑人,学生根本无需考虑如何复习?复习什么?这样的复习往往是低效高耗的,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如何才能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参与复习,做复习的真主人"才能切实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英语复习多是从语法切入,教师基本以疏通语言点为目的,学生以做题促进记忆,知识是散的。复习课以练为主,拖沓冗长,学生对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笔者做过统计,一个知识点,老师要重复三次以上,学习好的学生才能理解运用;对于中等的学生要重复四五次;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重复已经没有任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甚至出现倒退,心理学上将这种由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现象叫做"高原期"现象.在数学高考总复习中,持久、单调、重复地复习教学,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反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持续快速地提高,教师在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防止和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制约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数学总复习中出现的"高原期"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便于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商榷.  相似文献   

19.
刘晓婷 《江西教育》2012,(35):17-20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然而,众多教师常常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先通过基本训练进行知识梳理,再通过变式训练进行强化练习,最后做书上的练习题"。或者是重复知识点,"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冷饭重炒’,对学生反复强化训练"。在这样的复习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失去了复习的真正价值。那么,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单元复习课应该复习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复习课充满"生长力"?对此,我在  相似文献   

20.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听,学生没有自学教材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与机会,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忆教师的思路和知识点,学生用记忆教师的讲解代替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维。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一、认识"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克服不放心的心理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