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女爱情PPT     
有人请我讲品牌,我说怎么讲?品牌可上天可入地,如同三国演义,你要听哪一段?他说具体就好。我说具体又如庖丁解牛,先开胸还是先解小衣?从何讲起?他说"反面案例+习题解析"效果最受落。嗯,我觉得这是个好方法。次日,朋友请我为她的爱情预卜——请原谅她依然活在风花雪月里,并久久停留在男人可以为心爱的女人去决斗去死的骑士年代。例如,刚刚认识一位摄影师朋友,她便开始痛苦:请问,做艺术家的妻子会  相似文献   

2.
到一个明友家里去玩。我说看伊拉克战争的电视直播,我最喜欢看的是那些不断在下面出现的字幕——最新消息。朋友立刻说“我也是”,并起身从桌子上拿出一摞白纸说:“你看,我这上面抄的都是那些最新消息,虽然都只三言两语,甚至只有一句话,但就是这些东西才叫人感到惊心动魄,并牢牢地把我‘钉’在电视机跟前。”是的,我的不少朋友,这些天都被这些“最新消息”紧紧地吸引着。“连我的一向不爱看新闻的妻子。这  相似文献   

3.
近来,有个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稿子难得采用,你写的稿采用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再说。”稿子拿来后,我粗略看了一下,立意还可以,角度也比较新,就是语言不够精练,内容有些重复。我对他说:“你这篇稿子是为电台写的,电台早新闻节目只  相似文献   

4.
《云南档案》2011,(6):58
<正>一天深夜,一名男子走进一间牙医诊疗室,说:"对不起,您能帮帮我吗?我觉得我是一只飞蛾。"牙医:"你不该看牙医。你需要看精神病医生。"男子:"没错,我知道。"牙医:"那你为什么还上这儿来?"男子:"这边灯亮着。"  相似文献   

5.
“怎样可以使杂志的销路广大起来?”常常有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请教我从事杂志事业的“专家”,这一问,就窘倒我!因为“怎样”的方法很多,有时也很简单,说很长些,写一本书也说不完备;说得短些,归根结底只一句话——“内容充实!”  相似文献   

6.
鸡蹄与蛙叫     
春秋时期,一次子禽问墨子:“话说得多好,还是少好?”墨子风趣地反问子禽说:“夏日池塘里的青蛙,总是没日没夜地叫个不停,而报晓的公鸡只在清晨啼叫几声,你看,它们哪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子禽很快回答说:“耶当然是报晓的公鸡。”墨子这才笑着回答说:“可见,说话并不在乎多少,主要在于说得是否有用途。”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闺蜜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鸳鸯火锅,朋友说抓到老公偷腥,过几天要去找那小三一顿暴辄。我说问题首先出在你老公身上,要打也该首先打他,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然我这个比方也许并不恰当。但我话还没说完,朋友就不高兴了,说:"你知道现在的女人多凶猛吗?那蛋就是没缝儿,也经不起她们使劲儿敲啊。"我也不退  相似文献   

8.
守望麦田     
正在小区里看到新搬来的邻居,他正从车上下来,我礼节性地问他去哪儿了?他说去郊区看麦子了。看麦子?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都市"麦子"这个词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邻居有些自豪地说,是的,这几天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我开着车,一直跑到郊区,终于看到了麦田。那么远?他的话让我想到了无边的金  相似文献   

9.
说长道短     
1治一治提笔忘字症□新华社老干部局秦殿杰与新闻界几位朋友一起聊天,谈到一个共同话题——都犯有提笔忘字症,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老张说:有一回写到打喷嚏,那个嚏字只记得是口字旁,右边怎么写?全忘记了。小李说:遇到一句俗话狗撵鸭子呱呱叫,撵字怎么写?只会写提  相似文献   

10.
买Kindle之前,在网上向朋友咨询该新鲜事物,回复要么是"这东西我不懂,一般只读纸质书"——字里行间全是鄙视;要么是"这东西我也不懂,一般只玩iPad"——行间字里还是鄙视。后来和两个新认识的朋友喝咖啡,这二人在某一时刻一起拿出Kindle,我怔了两秒钟后以终于见到组织的心情开始吐槽。听完后其中一个说道:"别人不是你,怎知活在异乡没有中文书看怎么行!""法国虽然有中文书店但是书又少又贵。""从  相似文献   

11.
秋风乍起,满耳就都是关于香山红叶的资讯了。据说上周日十万人同游香山,我想,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出版人的比例可能极低——马上就到年底了,年初层层下达的考核指标马上就要坐实了。秋后是要算账的,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红叶!我把这想法说给朋友听,朋友怪我实在是太扫兴了,但同时又说,出版人真的是越来越像商人、越来越缺少文化人的那份从容不迫和风轻云淡了。朋友这番感慨,完全是出于对上一辈出版人的羡慕嫉妒恨——我没少给他讲这些八卦。譬如沈昌文先生,就公开宣称"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在一篇文章中,沈公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一阵"乒乓,叮当"的鞭炮声,婚礼拉开了序幕,一对新人走到了台上,只听新娘说:"谢谢各位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能有今天,多亏大伙儿的帮忙,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朋友,它就是档案!"档案?这跟结婚也挨不上啊?"可不是吗?这到底咋回事儿呀?"人们纷纷议论.要想知道咋回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3.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以我的感觉,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现象,当了"官"的记者可能就不写稿子了。我真的观察过,一些报社原本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活跃的记者一旦被提拔了,有了一个挺像模样的职务,从此便是看别人写稿多,自己动手少。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是没有了激情,还是失去了冲动,或者是干脆从此就  相似文献   

14.
朋友去巴黎,我托他帮忙代购一只LV包包。为此,事先我做了不少功课,算清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研究哪一款包包最经典最好用。没想到朋友从巴黎发来短信说,LV旗舰店人满为患,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可以听到中国各地口音,从里面出来的顾客提着三五只LV包装袋见怪不怪,我叫他代购的那款早已脱销——天哪天哪!这年头,中国人究竟多有钱!  相似文献   

15.
打电话过去,黄永厚先生已经搬了,在我的圈子里,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现在,我手里就只剩下一些他的照片。 认识黄永厚先生要追溯到十年前。那天下午,诗人梁小斌对我说他要出去一段时日,到北京去,看一个朋友。除了文学,梁小斌对其他事都是很马虎的,他常常去向不明,让许多朋友和兴冲冲前来拜谒的崇拜者在他的小棚屋面前铩羽而归,因此日日遭到谴责。这次破天荒地想到临行前通知我一声,可见谴责的力量是无穷的。 梁小斌要去看的那个朋友就是黄永厚。那时候黄永厚先生在画坛上已久负盛名,对万千慕名者而言,他站的是一个够都够不着的地方,可梁小斌却大言不惭地说跟黄先生是很要好的朋友,还可以中等地去“看”他,这让我心里很不平衡。我对梁小斌说,行啊,既然你跟黄老交情那么深,你帮我要张画吧。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将他一军了,可谁知没多久梁小斌回来时,居然还真把画给带回来了。梁小斌得意非凡,不停地说,你知道这画什么价吗?要挂在什么斋里去卖,那可是抵万金的。我捧着画早已乐不可支,对梁小斌的炫耀,已  相似文献   

16.
房市与天堂     
今年3月从冰天雪地的北美回来,在上海街头,见到一个做地产新闻的朋友,问他在做什么,他很兴奋地说,某楼盘售楼有了新创举,在街上有免费的看楼车带人去看楼啦。只听诓铛一声,我的眼镜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难以置信地问他,这里真的是上海,是这几年楼市的“天堂”?  相似文献   

17.
图文秀     
“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蛙高兴地叫呢?”“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  相似文献   

18.
我听过一则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闹钟被放到两只旧闹钟的中间。两只闹钟"滴答""滴答"一秒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闹钟对小闹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我有些担心,你走完3个3200万次以后,恐怕会吃不消。"小闹钟一听立刻就晕了,"天哪!3200万次。"小闹钟吃惊地说:"让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真的办不到。"另一只旧闹钟说:"别听他胡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  相似文献   

19.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20.
与几个朋友小酌,或许是酒精起了作用,一位友人突然失去了顾忌,大声说:"现在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领导,说假话、说谎话的不少!"我闻后一惊,忙用手堵着他的嘴说:"不要乱讲,别人要说你诬告,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他笑笑说:"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有证据。"坐在另一旁的那位凑起热闹:"什么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