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文化哲学主要有两种形态——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文化哲学,前者是“关于科学文化的哲学”,即人们对科学文化进行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反思,后者是关于“科学的文化哲学”,即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反思科学;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科学哲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还包含了对科学的历史研究、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甚至科学的政治研究等成果的概括与总结;研究科学文化哲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林丹  李琳 《文化学刊》2011,(3):44-49
"第七届中国文化哲学论坛"集中围绕文化的本体性问题、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回应了文化哲学的发展潮流。研究文化软实力方法论问题的前提是考虑文化的本体性问题,即是说,将文化作为对象或本体来理解,只有在确定了具有独立性研究对象的文化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深化对方法论问题的研讨。文化是一个不断延伸,不断升腾的过程,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过程,基于此,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应当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变迁或文化评价问题。在如何研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问题方面,可以从与文化软实力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文化软实力研究应处理好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年至2007年发表的以"文化哲学"为题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30年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物质、制度、精神,汇集在一起形成"文化"。从本质上说,文化归属于意识形态,是人类创造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多维度地阐述了文化,对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内涵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别从"人化"、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生产力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进行解读,同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简要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帮助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时代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研究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绝不是唯一的领域,道、佛诸家以及先秦诸子的学说也是中国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领域。只有从中国文明的整体来理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6.
杨雨丰 《文化学刊》2015,(1):168-170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把握太极文化的特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出发,探析太极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物物有一太极"的本原。在此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追问太极文化中的哲学内涵。最后,明确太极文化对构建和谐自我、和谐群体和和谐社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二者相互关联,但又有各自的意义,其关系是相对的,也是互相包容的。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看:从时间上看,文化比文明早;从空间上看,文明有地域性,文化可以多方向传播;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文明为内,文化为表;从性质上看,文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文明是进步状态。文化创造文明,文明推动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二者相互关联,但又有各自的意义,其关系是相对的,也是互相包容的。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看:从时间上看,文化比文明早;从空间上看,文明有地域性,文化可以多方向传播;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文明为内,文化为表;从性质上看,文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文明是进步状态。文化创造文明,文明推动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精神是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精神通过文化主流意识显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文化主流意识,弘扬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1,(5):151-151
范丹卉在《湖北大学学孝艮》(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文化机制”概念,打开了一个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价值和普适意义使其产生了世界性的文化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性。由此为其被中国社会吸纳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内在契合性:二者都立足物质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09,(5):181-184
武斌先生是一位起步较早、文化视野开阔、学术成果丰厚的著名学者。1980年初,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有深入、独到的研究。而后供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同样以哲学为基本研究方向,进而拓宽研究领域,进入人论、人格理论、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社会学、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09,(6):62-62
无极在《实践》2007年第5期发表《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一文,他指出,草原民族在与中原民族不断融合并受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有许多惊世骇俗的创举,而且在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庙、音乐歌舞等精神领域也有不胜枚举的独特创造。所有这些创举和创造,又几乎无一不在表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致性和在整个世界文化系统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黄煌 《文化学刊》2015,(2):142-143
在中国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对于部分哲学概念的理解较为生硬和肤浅,不能深入到文化肌理去探究。尼采、福柯等人倡导的谱系学方法为哲学研究引入了主体、权力、历史、知识等分析视角,可以在中国哲学课程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方法论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一条求真的道路,中国哲学时常表现为向内求真的理论意识,而在向内求真的道路上,魏晋王弼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他提出的言象意范畴及关系极具认识论的意味,并且在特定的时代展现出玄学文化的面貌,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哲学是关于形而上的学问。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经典,《周易》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尤具哲学意味。《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卦作为《周易》开篇,在世界的解释和人文的构建上,具有典型的哲学意义,并蕴含了丰富的君子文化内涵。在努力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今天,体察和运用乾卦的智慧对人的素质培养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在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哲学探索,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无论是哲学研究还是哲学制作,都与时代的要求密不可分,因此,21世纪的中国哲学也一定要回答新世纪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2)哲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它具有民族特色,因此,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一定要用民族的语言,接着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问题往下讲.(3)21世纪的中国哲学,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以西方哲学为营养,在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中重建并复兴.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引起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翻译由此走向了理性的指导。然而,语言学强调语言间的普遍规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译者自身文化和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相互作用对翻译的影响,使翻译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开始将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纳入了翻译研究。本文尝试分析翻译研究领域里这两次重大的转向,探讨语言能力和文化各自与翻译的相关性,重点突出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正我不是研究历史和文化史的,也不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我是从哲学基础理论方面一直关注文化问题。我觉得,对于什么是文化、怎样看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看待新文化建设,首先有一个思考高度和思考方向的问题。我们应该力求避免复古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两种偏颇。从研究方法上讲,马克思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如果不懂得人体解剖,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是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性支撑。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正在探索构建国际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当下,需要进一步理清各个学科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历史逻辑、理论视角和经验边界,进一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原创力、行动力和连接力,进一步发挥各类智库在知识生产和思想引领方面的潜能,努力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惑,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工程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等。我们可依据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反思,如中国文化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此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