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创造发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平 《武当》2005,(10):35-36
最近.道友介绍我阅读萧天石先生主编的《道藏精华》第二集之五《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笔者在《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二《太极长生诀》中,发现几篇有关《太极拳》的论著,足以说明“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刨造发明。比如《太极拳论》、《太极拳歌》、《太极七十二图势》等五篇,篇篇都是讲“太极拳”与“行功”之奥妙。  相似文献   

2.
李派太极拳四字密要(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宇 《武当》2003,(4):10-12
张三丰祖师在《太极十要诀》中指出:“学太极拳为人道之基。”这就是说,太极修炼当以行拳练形起步,从练己练有开始,建立强固的命功基础。这样从动功而静功,从有为而无为尽修其性,方为动极归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活而不顽的真次序。欲得太极拳精髓,须明太极妙理。故三丰祖师又曰:“故传我太极  相似文献   

3.
近日即将在香港上映的《太极张三丰》,估计将是李连杰又一部非常卖座的功夫片。故事虽有些老,但李连杰着意在中国功夫,使太极神功魅力勾人心魄。日前,李连杰前往韩国为该片作宣传时,把韩国的影迷弄得神魂颠倒,无不为中国功夫翘指称绝。 李连杰说:“我到韩国宣传《太极张三丰》,当地群众反应非常热烈,很多人来询问,太极拳到什么地方去学,如果到中国去学,又从什么  相似文献   

4.
李万斌 《武当》2010,(2):34-37
(4)“元善从复始”记述《张三丰承留》。据《太极法说·张三丰承留》说:“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子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这“元善从复始”,元善者,即李元善也。原来,《太极拳宗谱·张三丰先师十三势法说》是唐村李氏八世李春茂得之于千载寺太极官博公武道传授,而秘传李家子弟,至十世李元善恢复张三丰先师十三拳名目传扬。  相似文献   

5.
张冠杰 《武当》2006,(4):5-7
犹龙派太极拳,又名“隐仙羽化犹龙嫡派太极拳”、“七星太极拳”等,当地人为区别于其他门派太极拳则称之“龙形太极拳”。该拳据说是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根据《易经》太极阴阳变化的理论,及观看蛇鹊之战的  相似文献   

6.
王修雨 《武当》2009,(2):22-23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相似文献   

7.
魏坤梁 《武当》2010,(7):12-14
《张三丰承留》是收载于《杨氏老谱》中的一篇诗文,中心意思是阐述道家“虚灵能德明”这一性命双修的核心观念。《杨氏老谱》中不少阐述十三势长拳特殊武术内容的篇目(如《太极懂劲解》等)都涉及到了性命双修,说明十三势长拳也即是太极拳曾是性命双修的一种形式。《张三丰承留》反映出了“虚灵”的功效与有关的历史等等,充分反映出“拳即是道”这一太极拳的锻炼宗旨。  相似文献   

8.
关于太极拳为何人所创?自20年代争论以来,至今尚无定论。为与同好者共同研究,今将笔者手中有关张三丰太极拳理论的资料公之于众,供参考。 一、张三丰太极拳七十二式图谱(原载《道藏精华》) 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按原编三丰炼丹秘诀顺序排列): 太极起式(图1)、揽雀尾(图  相似文献   

9.
高峰 《武当》2011,(6):37-38
太极拳以其四两拨千斤的技击理念和深厚的哲学内涵,闻名于中外。太极拳源于何处?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和电影《太极张三丰》,都把张三丰算作太极拳的创始人,而把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山算作太极拳的发祥地。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太极拳究竟是来源于一个人,还是来源于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带着疑问,笔者走进武当,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0,(4):66-67
李派太极拳是较赵堡、陈、杨等太极拳晚生的一个拳种。但它仰宗祖师张三丰,根脉连武当,所以文化源流久长而古老。李派太极拳直源北派之一的杨露禅先师和南派甘淡然(甘凤池先师后代)先师,乃南北合流融汇而成,时称“武清派太极拳”。而门中代代相传李派太极拳更属张三丰祖师弟子金蟾子(俗名李道宗)一脉,故称“武当悟休金蟾派太极功”。今著名“钓蟾功”仍在本派流传。据传,李瑞东老先生功至高能而达神奇且独领风骚,有赖此功。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实物、考古三个方面论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关系。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张三丰的籍贯、名字号、体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惯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道教思想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是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但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皇帝寻求张三丰的踪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治病仙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仙游行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实物之《张三丰遗迹记》碑内容可知,无论是记载张三丰的籍贯、行迹、与人交往,还是记载明成祖派人寻访张三丰其人,都未看出张三丰在太极拳或内家拳上有任何建树。从碑文记载内容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不发生任何关系;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关于张三丰的大量遗物、遗迹、遗诗等证据链分析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对《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附会神仙张三丰是从内家拳附会的张三峰移植过来的;《三丰全书》中王渔洋摘录的所谓内家拳源流来自于黄宗羲作的《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玄武大帝授拳于张三峰荒唐无稽;从《墓志铭》记载对王宗与王宗岳误传推断宋之张三峰传拳也是附会;无证据证明太极拳就是内家拳,从而推证内家拳或太极拳并非张三峰(丰)所创;移植内家拳的张三峰为太极拳的张三丰,是《三丰全书》出版以后的附会;王宗岳的理论和张三丰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火透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十年代初电影《少林寺》上演,在全国范围内就掀起了一股武术热。这股轰轰烈烈的武术热潮如今已冲出亚洲,红遍全球。到1997年,武术项目已拥有77个会员国,具备了申请进入奥运会的资格.这正在验了那句话:“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武术的所有项目中.开展得最广泛、烧得最红火的.当属太极拳。以太极举为题材的电影就有《神丐》、《太极神功》、《太极张三丰》等多部;在武术类的图书、音像制品中,卖得最火的也是太极拳,以人民体育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为例,这部书一版再版,十几次印刷.现在仍供不应求.畅…  相似文献   

13.
山令誉 《武当》2004,(9):20-21
考证正统太极拳,必须有理论根据。因为张三丰创造太极拳,这个考证理论根据必须与张三丰直接挂钩。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杨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附文中《张三丰太极拳论》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二篇论文,是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也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唯一的理论依据。其他也称太极拳理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龙力子 《武当》2009,(10):17-18
一、太极功法的文化境界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拳谱曰:“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以太极而名功法曰“太极功法”,全称应是“太极养生修道功法”。此功法起源于道学。三丰祖师曰:“太极拳乃人道之基。”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界对太极拳的源流及历史说法不一,太极拳的创始人是老子、是张三丰、还是陈王廷?认为老子或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太极拳可能是始于2500年前的老子,据说老子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也可能始于900年前北宋张三丰,三丰传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和邢喜怀,陈传杨禄禅后,太极拳于国内外传开。认为陈王廷创太极拳的看法:300多年前陈家沟九世陈王廷(1600-1680)创太极拳传至十四世陈长兴,陈传杨禄禅;同时,陈王廷也将自创的太极传给了蒋发。民间更流行着一些有关太极拳源流的故事:●老子传拳于宓喜王林桢(…  相似文献   

16.
太极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璞 《武当》2004,(1):18-18
人身是一个太极,也是一个宇宙的整体。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祖师根据老子的本体说法为创拳的基础,并运用道法自然,顺乎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之中始终贯穿道法自然的法则。太极桩就是根据太极拳运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采宇宙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身心兼修。明代养生专著《寿世保元》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活脏腑,调  相似文献   

17.
牛胜先 《武当》2010,(3):19-21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历史悠久,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太极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道家思想的产物。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剑,古称武当派,又称内家拳。与此相对应,少林拳等武术属于佛教思想的产物,古称少林派,又称外家拳。在研究太极拳的著述中,由于《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详细刊载了关于太极拳的一系列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子英 《武当》2014,(9):28-29
赵堡太极拳之“承架”,本意为继承了张三丰太极拳的原风原貌,原汁原味,故名“承架”。无论是拳架、推手、散手和擒拿,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抗敌御侮的高水平,特别是体现了武当内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阴阳对立统一的上乘境界。故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自张三丰传授以来,从武当山到河南温县赵堡镇,以承架为旨规,继承太极正宗功夫而代代流传下来。我有幸于二十世纪70年代拜赵堡太极拳大师刘瑞为师,学练赵堡承架太极拳,  相似文献   

19.
李希平 《中华武术》2006,(10):28-29
太极拳史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了,经过历代武林前辈和拳史专家的多方探讨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和共识,也发现许多疑点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六条:1、“宋张三峰为武当内家拳始祖说”,有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之史料为据,虽神拳不足信,而武当拳派传人奉其为祖师是史实。2、“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者”无据。经查证,世传之名张三丰者,不下十数,均未言其习拳术、善武功,他与创太极拳无涉:3、太极拳之“张三丰祖师说”,源自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注文的误导。  相似文献   

20.
王久增 《武当》2016,(4):68-71
现在已有充足的史料证明元明时代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祖。张三丰不但是太极拳的创立者,还是善于养生的长寿者。目前论述张三丰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书籍已有不少,从其中可以看出张三丰养生长寿之谜。按照《明史》记载,张三丰原名张通,生活于元明之际。据清代李西月编的《三丰全集·芦汀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