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其柱 《新高考》2006,(4):50-52
复习目标 初步理解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相似文献   

2.
“DNA粗提取与鉴定”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必做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DNA粗提取和鉴定方法,观察提取出的DNA。但由于实验材料和试剂不易获得,实验成本昂贵,而且实验方法步骤繁琐。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无法开设此实验。经过几年与学员一起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最简易的DNA粗提取与鉴定方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完全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及要求。现将实验的简易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1.运用类比进行实验教学。高中生物学中许多实验存在着关联,例如有关物质的鉴定等。不过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感不强,教师可以借助已有的实验,通过类比设计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例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目的是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行粗提取,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DNA粗提取以及鉴定的原理。学生普遍对这个实验感到比较难以理解,该实验实际上是将细胞中的一种物质提取出来并进行  相似文献   

4.
唐志哲 《新高考》2010,(3):56-58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较为复杂,对材料的用量及实验过程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组织中DNA的存在部位和形式,又要让学生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实验.根据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第二册实验九"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很难得出实验结果.其原因是:实验成本太高,一般中小城市及农村中学的实验经费承受不了;实验准备工作繁重、步骤复杂,操作时间长,很多学生不能当堂完成;需要药品较多,一般中学很难配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市多数中学采用白菜叶、洋葱、蒜等作为实验材料提取DNA,即"植物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其效果明显.现将该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学生认识与构建DNA相关知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实验材料与方法的改进,简化了实验的操作步骤,解决了原实验材料难得,操作繁琐,学生难以完成,且效果不佳的问题,拓宽了高中生物教材DNA粗提取实验的取材途径,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实验成功率,获得了较好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进行优化,探究植物组织的多种破碎方法对DNA粗提取的影响,并用氯仿等有机物对DNA粗提取物进一步纯化,分析DNA未纯化与纯化后的纯度差异。结果显示,相较于破壁机破碎、加液氮研钵研磨以及玻璃匀浆器研磨,不添加液氮用研钵研磨效果更好。DNA粗提液经纯化后纯度显著提高,蛋白质及盐类等污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改进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高二下期生物所开设的内容。由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教学中的重点,且 DNA 是生物工程中研究的焦点,所以教师让学生对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有亲身的体验和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教材中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取材不方便,成本较高,实验操作步骤多(四次溶解三次过滤),以致一节课很难完成,从而使该实验一直  相似文献   

9.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无论在操作上还是在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一些探索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及其收获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生物》第二册实验九“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增加的一个实验。为了把实验做好,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具体谈谈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材料粗提取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三种不同植物材料进行DNA粗提取后的实验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新教材从试验修定本到2002年审查通过本第二册都开设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教学(DNA的粗提取还是新课程标准下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材要求的活动)。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您好!我们在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总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成功率很低。这是什么原因?请您给我们指点指点。  相似文献   

14.
张玉 《中学生物学》2011,27(8):42-43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二中要求学生掌握并完成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原理指出:DNA分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DNA析出;利用DNA分子不溶于冷酒精,而细胞中的杂质可溶于冷酒精的性质差别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最后利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显蓝色,鉴定DNA。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二生物 (试验修定本·必修 )第二册 (2 0 0 0年 1 1月第 2版 )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 ,很难得出实验结果。我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原理 ,将有关操作步骤做如下改进 ,获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1 教材中此实验方法的不足1 1 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时 ,加入的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过小 ,导致红细胞破裂较少 (镜检发现只破裂 2 0 %左右 ) ,不能获得足够的DNA。1 2 溶解细胞核内的DNA和析出含DNA的黏稠物及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 ,用玻璃棒搅拌易使DNA分子断裂 ,不易提取。1 3 鉴定时如果提取…  相似文献   

1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大纲要求的非常重要的实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实验步骤多,需要注意的内容比较零碎,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所以本文作者想对所有注意的部分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路清晰,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鱼白"取代教材中的鸡血作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降低了实验成本,简化了提取过程,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实验成功率,为本实验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一个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按教材的方法和步骤做,效果很不理想,这是几年来同行们公认的。对几年来学生做这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①二次提取获得的DNA的量太少,使鉴定现象不明显;②操作步骤多达8个,完成实验需要45min左右,50%的同学在实验课上做不完实验。这个实验的原理是:①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变化而变化。DNA大量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在0.14mol/L…  相似文献   

19.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要求学生掌握并完成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原理指出:DNA分子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析出DNA;利用DNA分子不溶于冷酒精,而细胞中的杂质可溶于冷酒精的性质差别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最后利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现蓝色的性质来鉴定DNA.  相似文献   

20.
杨勇 《中学生物学》2005,21(11):52-54
主要从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常见错误和思维拓展与训练4个方面分析了"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