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基础日语1》课程2016年被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开发和建设。经过两年的建设和维护,完成了线上资源的开发。以知识点为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线上课程。本文从《基础日语1》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背景及意义展开论述,总结《基础日语1》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积极思考并探索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日语1》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如何将创新创业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并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形势下,日语专业《商务基础日语》课程建设也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商务基础日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此来为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专业知识的总体框架。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衡量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是否优化,应该着眼于课程设置上是否具有前瞻性,同时所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伴随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因此,解读新"国标"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日语专业新"国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评价的依据.新"国标"要求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的日语人才教育不仅注重对外语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但学生对日语课堂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持积极态度.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从文化自信、跨文化课程、媒体日语、巧用同形词等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日语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准。基于该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学习视角引向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不可见的隐性文化。通过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语言现象及文学作品背后蕴藏着的"隐性文化",在高年级阶段增设《跨文化交际》、《日本研究》等系统讲授日本"隐性文化"的课程,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等途径,将对日本"隐性文化"的学习全面导入日语专业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明确课程改革目的,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可行的高职特色的《日语视听说》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对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因此,高校日语教学应融入思政教育,谋求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新发展,可以通过讲述语言文字起源,塑造学生民族自信;设置课程思政目标,明确育人价值导向;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日语教学内容;融入中国传统礼仪,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日语教学模式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育人能力等策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日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以旅游日语为改革目标,分析了旅游日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以韶关特色文化为改革支撑素材,提出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环节、思政内容充分结合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内容的具体方法。籍此研究抛砖引玉,对进一步推动日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反映了疫情中高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现状,通过对本科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线上教学的认识和上课体会,发现并寻找一些线上教学问题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创业教育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面向未来,面向"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全面梳理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了基于"雨课堂+中国大学生幕课"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及基于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控制系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