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如何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现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同行的间接经验中总结了几种方法,介绍如下。如果学生能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不但记得快且省时,记得准且不忘。  相似文献   

2.
孙侠 《科教文汇》2009,(14):189-189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但就其形式而言,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则是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等等。如何运用这些史实,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的唯物的史学观点,并帮助他们形成历史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学习历史,而要对历史学习进行新的思维。课前备课兼顾学法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课堂教学渗透学法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教学的功能来看,通过基本的历史史实的描述,学生能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再现教学,通过以文字材料、视听辅助材料为载体,实现了对于历史的时间、空间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的把握,我结合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很好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历史教材提供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历史教材中包括了社会科学知识的许多基本材料与知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热点问题的讨论、最佳情境的创设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一则能对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笔者分析了归纳法的作用,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归纳法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极好场所,每一个历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采取提炼人文素材、构建和谐历史课堂、以境激趣、以史激趣等方式,并且要让学生注重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9.
吴绍峰 《知识窗》2013,(12):55-55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反映出当前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进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有效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效益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把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当然,有效教学也要讲究方略,笔者列举了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条途径,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昨天的再现,今天的证明。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要感谢那些为历史作出贡献的英雄和人物。
  时光飞逝,光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地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已有7年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从学生的反应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了解各地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事件,怎样去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和客观的去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并有挖掘不完的东西。为此,我对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历史教材中丰富的砺志、怡情和审美资源,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从而达到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晓燕 《科教文汇》2007,(6X):90-90
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历史教材提供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历史教材中包括了社会科学知识的许多基本材料与知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热点问题的讨论、最佳情境的创设等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担负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概括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娜 《金秋科苑》2010,(6):264-264
新课改的方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不是单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背得烂熟,以便考试时争得较高的分数。爱国主义是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并对国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崔吉昌 《科技风》2011,(8):156-157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全方位提出问题,拓宽知识面、补充思维"能源",营造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环境;要置换角色,培养主体参与创造动机,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实践能力;要采取融会贯通法、标新立异法、身临其境法、现实联系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根苗 《科教文汇》2008,(23):162-162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与课文相配合,相辅相成,历史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受。同时历史地图又给学生以宏观、整体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历史地图辅助教学的技巧,把握好读图时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与课文相配合,相辅相成,历史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受。同时历史地图又给学生以宏观、整体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历史地图辅助教学的技巧,把握好读图时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刘海英 《今日科苑》2010,(6):264-264
新课改的方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不是单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背得烂熟,以便考试时争得较高的分数。爱国主义是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并对国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了解史实,理解历史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方法也很单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概念的教学,首先在明确定义的前提下,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从史出发,运用下定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概念,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