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岁那年,他离开农村老家到县城去上高中,学习紧张而忙碌,每个月只能在月末回家一次,每次只能住一天。在这短暂的一天里,终日忙碌的母亲,放下所有的农活,变着花样为他做饭。短暂的停留之后,返校的时间到了,他的背包里很快又有了干净的衣衫,以及从院子里采摘的新鲜水果。母亲会推出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送他到小镇,他再从小镇乘坐客车,驶向50公里之外的县城,每个月都如此。  相似文献   

2.
云水瑶 《小学生》2009,(2):76-76
他出生于韩国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母亲是邮政局的一位普通职工、他还有一个妹妹。由于家境贫穷.母亲从小就对他寄予了很太希望。  相似文献   

3.
卡尔是个黑人孩子,1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搬离了贫民窟。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母亲把卡尔叫上一辆租来的汽车,汽车向西雅图的方向驶去。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西雅图一个繁华的小镇。在小镇最好的一所私立中学附近,母亲让车停了下来。在那里,他们租住了一间廉价的地下室。之后,母亲倾其所有,让卡尔在小镇这所私立中学上学,而她则为了给儿子凑够继续学习的学费和生活费,开始四处奔波找活干。  相似文献   

4.
接站     
强下车,与同学挥手再见,刚拐过弯就看见母亲矮小瘦弱的身子站在小镇街边的寒风中卖菜。几个月没见母亲了,在学校里天天都想母亲,可这猛然间见到母亲,强竟然有些手足无措,心慌意乱。正称着菜的母亲真是好眼力,突然间就瞟见了自  相似文献   

5.
匠人精神     
步祥 《八小时以外》2014,(7):100-103
平凡少年 1900年,在德国赫尔佐格小镇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叫阿道夫·达斯勒。 这个家庭里有一个严肃的父亲和一个和蔼的母亲,还有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哥哥。阿道夫在这群人中长大。父母都在努力工作,兄弟二人的童年还算幸福健康。  相似文献   

6.
都市聊斋     
为着理想这是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的故事。故事开始的时候,母亲还是个女儿。一顶轿子把大小姐抬出了秀美的江南小镇,小镇上半条街的铺子都是大小姐家的。大小姐被送到城里的学堂读书,读着读着就剪短了头发,就上街举起了手臂,就走进一支队伍里去,就随着队伍开拔,北上,北上,西去,西去。为着理想她背叛了家庭,为着理想她选择了离家乡最远的地方——大西北,当时铁轨还远未伸展到那个地方。她在戈壁滩上足足颠簸了一个月而义无反顾,从此再没见过她的父母,再没回过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女孩子。母 亲嫌我丢她的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 于是,在8岁前,我从来没迈出大门一步, 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的一方天空。 8岁那年,父亲死了。不久母亲就改 嫁,嫁给了小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 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岁。继父让  相似文献   

8.
慈航     
针阳 《陕西教育》2005,(1):53-55
若干年前,一个瘦弱的女人,牵着一个瘦弱的男孩,在一个贫穷的小镇上走着走着突然弯下腰,从泥泥的土路里抠出半粒水果糖,急急地剥了糖纸,又急急地塞进男孩的嘴里,……那个女人就是母亲,那个男孩就是我。  相似文献   

9.
对东西部4所高校39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自强意识、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水平一般,其中社会取向自强意识显著高于个人取向自强意识。(2)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在地区、年级和学生干部职务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东部高校贫困生的自强意识显著高于西部高校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生的自强意识显著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生;贫困生的自强意识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的年级发展趋势。(3)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与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成功性因素,父母养育方式中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拒绝否认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镇外的一道小溪边,有一座小屋在树林里隐现,女孩和她的母亲在里面居住。小屋外面的小院里,整洁清新,四个季节都有花朵绽开。小院外面,紧紧靠着一条通往小镇的路,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脚步,在窗外叮叮咚咚地响过来,又响过去,从清早,直到深夜。母亲每天总是小心翼翼地出门,挂上锁以后,反复检查;回家,插上门以后,也要再三查看,生怕哪一次不小心,给窃贼留下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红宝石,晶莹剔(ti)透,杏仁般造型,卧在天鹅绒上,装在檀(tan)木匣里。他小时候见过,被璀璨(cui can)明亮的光泽迷了眼睛,念念不忘。他不能帮母亲做事,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不能做最简单的乘除运算和稍稍复杂的作文。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傻子。傻子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们生活在小镇的边缘,一栋男人留下的木屋,一笔男人留下的债务。母亲靠替人打零工偿还债务和维持家用,日子挣扎着过,朝  相似文献   

12.
乡音     
<正>大街小巷里吆喝着的声音都是家乡的呼唤。我的母亲是温州苍南人,每逢年末我们都会回老家过年。对于那个名为"南宋街"的小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座山,以及一口纯正的闽南话。每次离开时间长了,我都迫不及待想回到那个熟悉的街道。看看熟悉的房子,听听熟悉的口音。我很喜欢那儿,可总觉着缺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一到苍南,母亲便兴奋地  相似文献   

13.
一箸面     
6年前的那个冬天,是我们一家经济上最为窘迫的时候。我因为那场车祸,仅医药费、赔偿费,就一下子花去了九千多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小镇的人家无异于“天文数字”。母亲情急之下慢性胃病又犯了。那天我陪母亲到市里去看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中医,药价特别高,付了药钱再除掉回家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一个小镇长大,从家里步行到就读的小学只有10分钟的路程。那个时候,小伙伴们都回家吃午饭,母亲在门口迎候着。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天伦之乐,而现在却深深地意识到了。我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干劲十足、精明能干的母亲在我出生之后会辞掉原来的职业,在我读小学的几年时间里同我在一起.而待我长大后又继续参加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我生长的那个小镇上,学校离家只有步行10分钟的路。每天中午,母亲们大多做好了午饭,等孩子们放学回家。 那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尽管现在看来确实如此。我想当然地认为,  相似文献   

16.
金鱼小镇     
<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本儿童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小姑娘千真居然一头栽进了家中的金鱼缸里,而且是被鱼缸里的金鱼拽进去的。更奇怪的是,金鱼缸不但没有被打翻,千真还由此进入了金鱼缸里的世界,鱼缸里居然藏着一个美丽奇幻的金鱼小镇!小镇里居然还有一个和爸爸长得一模一样的大叔,他到底是谁?千真的爸爸现在又在哪儿呢?红色夕阳里的国度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一个个的谜团等待着千真去破解……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一个小镇长大,从家里步行到就读的小学只有10分钟的路程。那个时候,小伙伴们都回家吃午饭,母亲在门口迎接着。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天伦之乐,而现在却深深地意识到了。我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干劲十足、精明能干的母亲在我出生之后会辞掉原来的工作,在我读小学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同我在一起,而待我长大后又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一生     
张竞 《老年教育》2008,(10):34-35
母亲生在江南小镇一个衣食无忧的开明之家,从小便和舅舅们一样被送进了学堂,后来考上了无锡城里有名的寄宿女中。然而,日寇的枪炮声粉碎了母亲的求学梦,她小小年纪便随乡亲们一起背井离乡。  相似文献   

19.
唐芳 《湖南教育》2006,(6):41-41
一、导入 “母亲把自己的心剖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的心瓣里更甜蜜的了。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抹红霞,那是母亲的面颊;有一片开花的原野,那是母亲的微笑。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母亲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十四岁那年秋天,我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母亲带着我离开小镇,到了陌生的县城,住进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家。母亲说这是她的幸福,她希望我理解。我很努力地点点头,泪却涌上来。坐在县城最好的中学的教室里,我一点都不快乐。下课,一个人看着窗外高高的白桦树发呆,再或者,仰头看着天上不停变幻的流云,心飘回了小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