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教材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尊严、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课文《最大的“书”》是一篇短小的科普说明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语言风格轻松、活泼。因此,读好人物的对话,学生就能理解课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以朗读与理解词语相互交织的方法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固执""牢骚""竭尽全力"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认识并感受两种不同评价方式间的联系,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的爱。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会写“灌溉”一词;3.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4.初步掌握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入角色读好对话;6.感受文章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理解词语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对于不同学段,有着不同要求。笔者立足于低、中、高三个年段对理解词语的目标,从课堂教学实例入手,由浅入深,从"了解""体会""推想"三个维度发掘词语教学的魅力,运用联系生活、品析感悟以及关注表达等方面加强词语理解和运用,有效激活,使词语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现了单元整体设计的思想,每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分散渗透在本单元课文和"语文园地"内,分层次、有梯度地指向于单元目标的完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教师通过"朗读词语,积累引入""利用积累,提炼方法""运用方法,理解词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结合情境,运用词语"几个教学板块的设计,环环相扣,将教学顺利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19个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表演,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并在阅读和说话中积累词语。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随文识字。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A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教学目标1.理解"流线体""薄壳结构"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曹茂昌老师的《〈金缕曲〉二首》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于"文本细读"中化解语言障碍。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握"细读"的方法与尺度,对其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发掘,见微知著,以使学生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此二词用典较多,这正是学生理解词意的障碍所在。曹老师把消除语言障碍和鉴赏整合起来,实际是在文本细读中化解语言障碍。他抓住了"牛衣""乌头马角""薄命长辞""蒲柳"等词语,结合其他相关材料来辨析、印证,帮助学生解读出这些典故背后隐含的深意。二、以"主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活动。曹老师在"设计说明"里提出了"设计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语言学习为目标的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以知识、信息学习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无论对于语言的理解、还是语言的产出,多媒体呈现带来的认知有效性并不直接等同于语言学习的有效性。调研结果表明,误用、滥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有相当大的偏差。从认知理论出发,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基础,探究了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载体,设计高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在充分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数学以准确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理解学生为确定教学难点提供保障,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而理解教学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设计高效的数学活动,实现教学预设,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品味戏剧语言,深入体会戏剧语言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作用。2.分析、认识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理解作品中蕴涵人性思考,培养坚守良知、追求正义的情怀。3.为戏剧语言设计合适的表演方式,体验戏剧舞台,激发表演兴趣,从而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课。教学目标:1.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起点,更是低段阅读教学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理解词语的兴趣则显得尤为重要。从"触摸词语""拓宽词语""提升词语"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以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认识多音字"了"。2.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没完没了""入了迷"等重点词语,在阅读中学会积累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明明"一词背后的奇妙,推测人物的想法,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初步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感受敌人的凶残。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会写"王""敌""战""死"。4.初读课文后,能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人物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应从以学生理解为中心设立课堂教学目标,以适合学生的理解力设置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理解为根本设定课堂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的理解力设计课堂教学评价几方面引领学生走向数学理解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学会做读书笔记。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人物语言反复揣摩,体会晏子出使楚国的智与勇,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智与勇,感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课堂设计,但是,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一个"着力点"。文章从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设计个性化内容,进行课文个性化理解;着力优化问题设计,注重适时适度合理;设计有效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廖倩 《华章》2010,(34)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设计,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开发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否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课堂教学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本文是笔者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为例撰写的授课时长40分钟的教学活动设计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