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有过只做了两天的棋友,他叫刁岩,是摊主刁叔叔的儿子,第一天他来上大课,以后就不再来了。过了不久,夏令营开始了,他来的那天正好赶上廖老师、杨老师要带我们去中山陵玩。从新街口工人文化宫到中山陵不是很远,可他晕车了,恶心要吐,只得在车上休息。记得那天中途下了小雨,我们所有人躲进饭店避雨,后来雨停了,我们又出来玩,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全然忘记他的存在,等到我们回到工人文化宫教室里坐下上课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人,只见廖老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嗖”地冲出门去,打的飞奔中山陵。后来听说那天找到刁 …  相似文献   

2.
本局是我学生与业余棋友的对局,双方在网上均是8段级别.本局执自一方的棋友很是得意,开玩笑对我说:“我还没开始计算他就倒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盘棋。  相似文献   

3.
甘保安 《围棋天地》2013,(14):104-105
我有一位忘年交棋友,他是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博元田老师。其实,说碘友未免有些太轻描淡写了,博元田老师与我亦师亦友——他既是我的棋友,也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棋友们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江西省新余市的一位棋友,他既是一位领导干部,更是一位围棋发烧友!他就是任国安。在我与任先生的多次交往中,感觉最多的是他酷爱围棋,而且渴望使自己的棋力得到提升。这次他寄来了自己参加新余市“德顺杯”比赛的棋谱,并且写了很多自己的感想和心得,与棋友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刘帆 《围棋天地》2013,(11):101-104
很偶然的一件事,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加我为好友,仔细一看原来是棋友,马上本能地加了他,并得知他是贵阳棋友陶鑫。虽然在贵阳的百灵杯半决赛现场见过面,但很抱歉没印象啦。他的棋力有5段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他在2012年凉都杯中的一局,对手刘华是四川广汉的一名围棋教师。  相似文献   

6.
战斗力     
国庆长假期间,一位河南信阳的棋友,来到了天地间。我们编辑部从10月3日起,开始上班,那天,我正好有空,于是,同这位远道而来的棋友,手谈了一局。这位棋友,力量甚强,非常好战。对局中,我说:“其实,你不一定要每处皆战。”他说:“但是,王老师,这样我们才觉得够劲儿啊。”对此,我颇有触动。是啊,对于棋友来说,认识和感受围棋,应该有任何角度。效率、全局、战争、和平,这不都是围棋吗?  相似文献   

7.
轻松地带     
如此“三枪将”某棋友三项棋都会一点儿,自称“三枪将”。有位棋友问他哪项棋最好,他说:“在中国象棋手里边,我国际象棋最好。在国际象棋手里边,我围棋最好。在围棋手里边,我中国象棋最好。”对不起吕钦1984年我有了第一本棋谱,从那时起就知道了吕钦这个名字,可是直到1986年我从电台听到吕钦夺取全国冠军的报道后,才意识到我竟读了近三年的吕“软”。  相似文献   

8.
战事升级     
由于古力的“爽约”,本届三星杯变成了韩国棋手之间的内战,一场中韩两国棋迷共同期待的大战未能如期上演,2007年的三星杯成为了中国棋谜心目中最遗憾的比赛。 这次决赛的两位选手我想无需多费笔墨,关于李世石和朴永训很多棋友可能知道的比我还多,他们两人之间的战绩李世石略占优势,不过在刚结束的韩国GS加德士杯决赛中,朴永训在落后两局的形势下连板三局后来居上,硬是在李世石的手中把冠军夺走。现在两人又在三星杯攉开战场,争夺2008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决赛第一局朴永训完败,但是第二局他顽强地将比分扳平,似乎加德士杯的好戏又将上演。  相似文献   

9.
怀念杨老     
2008年1月5日,我像往常一样在棋社里下棋,忽然手机响起,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棋友心碎的声音:“杨官磷老师1月4日走了”我的手一抖,棋子洒落一地,对弈的好友问:“出了什么事?”我嘴边轻吐出几个字:“杨官璘老师走了”  相似文献   

10.
棋摊轶事     
在《棋艺》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抵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很想有人分享我的快乐,于是打电话告诉交往最深,教育同行的一位棋友——茹老师。他说:“有时间把杂志拿来,让我也高兴高兴。”我说:“行。”  相似文献   

11.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6,(10):95-95
第9期“天地”的最大特点就是“交流、互动”。本来我最爱张大勇老师整理的“最前线”和王元老师的“天地讲义”,但这一期因为有tom棋友这些老朋友的《与国手同行》,而对其倍感亲切,最喜爱的文章肯定就是0944啦!本期的“编读后记”也很贴近广大棋友。但愿我的这种亲切感能长长久久!  相似文献   

12.
尖顶     
王元 《围棋天地》2005,(21):83-85
日前,我到联众围棋网站去与棋友们对局交流,大概是看到我下了一着“尖顶”的缘故,观战的一位棋友便打上一句话:“王老师不是常说尖顶是俗手吗?”是的,在电视围棋节目中,我的确许多次地说:尖顶是俗手。棋友(们)能记住这句话,我颇感欣慰,也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
师之授     
胡煜清 《围棋天地》2013,(9):114-116
作为一名棋手.他获得过上海市冠军.入选过国家队:作为一名教练.他执掌上海二线队二十余年.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睿智的长者.他对围棋有深切的感悟.影响着一代代后辈。他的围棋生涯令人羡慕.并且继续书写着各种精彩。提起他的名字.上海围棋界的棋友们无人不知,更是个个尊敬。他就是上海静安棋校高级教练夏胜浩老师。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虚岁七十了。古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里,回首过去,几十年的围棋生涯中,我结交的棋友很多,然而,感情最深厚、最甘醇、最浓烈,而且一直持续至今的,还数当年在广阔天地间交下的“插弟”棋友戴永翔。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末,我因参加省四届运动会摔跤比赛训练时不慎将腰腿摔伤。后来比赛一结束,我就找市太极拳老师张汉杰学习陈式太极拳。当时在赭山公园山顶上和大家一起早锻炼,张老师陪同一中年汉子来到我们中间,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是合肥来的张品元老师,他擅长心意六合拳,技击功夫也很好,你们有机会请他指教。”早就听说心意六合拳凶猛无比,今天得有此机会我岂肯放过。于是我走上前去握着张老师的手说:“我很想学习这门拳术,苦于无门,今天想领教一下‘广大形’(即心意六合拳)的风采,望不吝赐教”。张品元老师对我看了一眼说:“你原来搞过摔跤(因为我的两耳都被摔跤训练磨擦变形。从内心讲我搞过摔跤、  相似文献   

16.
杰弗森说他不想再参加扣篮大赛了,他宁愿把劲儿都使在比赛里。而关于网队到底要如何才能赶上活塞,他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问:众所用知,你是联盟里扣篮最酷的球员之一,你也曾参加过扣篮大赛,今后还会在这样的比赛中亮相吗? 答:不,我是参加过扣篮大赛,但我可能不会再报名了,这样的比赛应该更多的留给年轻人。问:你如何看待马丁·路德·金? 答:关于马丁·路德·金,还能道前人所未道吗?他是一个先驱者,他不仅改写了黑人的历史,也影响了世界。问:小时候,喜欢看哪些球星打球? 答:一开始是“魔术师”约翰逊,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 又迷上了皮蓬和“便士”哈德威,我喜欢看这些家伙的赛场表演。问:网队的许多球员才华横溢,但彼此之间的磨合似乎还不够完美,因此现在没有一个球迷会谈论网队今年能否杀入东部决赛或者夺得总冠军之类的事,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想我们球队内部已经越来越默契了,将来我们会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刘帆 《围棋天地》2014,(2):84-86
这期给大家介绍的是来自武汉清风棋友会两位棋友的对局。林丹老师算得上是武汉业余棋坛的长青树,十几年来各大比赛成绩稳定,主要是得益于良好的心态。田耕这位棋友在无意中进入了清风棋友会组织后,围棋水平稳步提高。“面对面的交流使我深深感受到围棋魅力所在。”——田耕语录。  相似文献   

18.
周德明 《围棋天地》2010,(2):104-105
2009年12月18日,西安市围棋协会秘书长李刚毅打来电话,声音沉重地说.“方老师去世了”。我感到很吃惊、很意外。方老前不久还对我说:“我身体恢复得不错,明年可以多参加一些围棋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12,(12):19
本刊讯10月26日,由上海市教育系统集邮协会主办、少年报社等承办的首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知识竞赛决赛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5楼多功能厅举行。3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决赛。  相似文献   

20.
第一眼看见冯英华,就能感觉到地准是个运气好的人。修长、灵巧的身材证实她和跨栏运动的缘份。然而缘份这东西有时实在无法捉摸。冯英华说:“就拿跨栏运动来说吧,我14岁那年因喜欢跑步就到上海市业余体校参加训练,那时我连跨栏是怎么回事还搞不清呢,后来我竟爱上了这个项目,而且一练就是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