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2.
聆听了周弘的讲座,我联想到许多场景:父母投入全部心血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可孩子却不领情,为一点小事就要离家出走,更有甚者闹自杀。好像自己在为父母活着;教师兢兢业业教育自己的学生,学生却很反感,不是厌学,就是和老师顶撞……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爱为什么如此失败?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同学会上,“你喜欢你的专业吗?”是我们彼此间经常会问起的。对啊,你喜欢你专业吗?你爱你的专业吗?只有爱上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实现“快乐地学习”。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那我们就要爱自己的选择。对于专业的热爱,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是日久生情,只要有爱,那就足矣。同时,爱是需要表达的,对专业的爱亦是如此。下面就先听听他们对他们专业的表白吧!  相似文献   

4.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2012,(3):46-53
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老师“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6.
学会爱自己     
你说你现在比较担心自己的“胖”而从前并不这样,是否想过,你现在的这种担心代表什么?林老师想说,这代表着你现在更多地“关注”自己,这是我们的内心成长的表现,所以,首先为你的成长喝彩!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林老师更期望你能更多地“关心”自己,更多地“爱”自己。  相似文献   

7.
美是什么?“美是一滴甘露,它可以滋润你已干涸的心;美是一缕阳光,给你温暖,伴你成长;美是爱的无私奉献,付出爱,得到美。”这是对“美”多好的诠释呀!如果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也戴上“美”的光环,笔者相信,那一定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朵”会让一切更“美”!因为他们是老师的骄傲,是家长的自豪!他们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由此看来,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有必要让语文课堂“美”上一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校期间,与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他的班主任了。而班主任面对学生最多的可能不仅仅是对他的表扬,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出他的这一点、那一点的不足与欠缺,希望他做得更好。虽然大家都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但教师过分、过火、过激的批评,仍然会导致师生间的对立,无形中影响了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批评学生,对班主任不能不说是一项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艺术的工作。热爱学生是对所有教师的职业要求,班主任更应该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和温馨的爱,可以大大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消…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尴尬     
既为父母又为老师的我们,常会碰上这么一种情形。当为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讲解时,我们讲得又耐心又仔细,真是到了“诲人不倦”的地步。同样的事,若听讲者换成我们的儿子或女儿的话,我们可就没有这份耐心了,甚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连这也不懂!你怎么会这么笨?”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是我们对子女的爱不及对学生的爱深厚么?恰恰相反,是我们太爱自己的子女了。爱之越深,求之越严,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子女想象得很聪敏,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出现“连这也不懂”的问题,一旦出现了,就表现出对子女的失望。而对学生,我们却宽容得多,…  相似文献   

10.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11.
周国兰 《成才之路》2013,(26):92-92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唱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唱出了孩子们对爱的渴求,唱出了最简单的表达爱的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爱的宠儿,徜徉在爱的教育中,孩子能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成才。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去爱孩子,用爱来诠释教育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12.
很多作家都认为:“写作是快乐的。”一个人能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确是一种幸福,然而,我们的学生一谈到作文,却唯恐避之不及,哪有什么“爱”可言。为什么会这样呢?邪是因为现行的作文教学重视作文的一些规范,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作文教学慢、差、费,课堂气氛压抑。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等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认为奥秘只有一个字——“爱”。我们常说爱生如子,这就是说我们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而这种爱是没有血缘和亲情的,更没有私利与企图。那么,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爱呢?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他们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当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孩子们一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6.
父母关怀孩子,教师热爱学生。可时常大人们也会困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劝导,他怎么就不理解呢?孩子怎么什么也不愿意和我说呢?……有时心里真是灰蒙蒙的。我们的关爱中是否少点什么呢?那就是尊重。我们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和肯定。读者朋友,以下的几篇文章或许也能对你有所启示。关注孩子的心灵 尊重──心灵相通的桥梁──孙老师说  相似文献   

17.
张玲  毛建国 《湖南教育》2003,(24):15-15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当这种渴望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悲观、苦闷、失望。争取老师与亲人对自己的爱,往往成为他们行动的重要动机。因此,师生之间爱的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学生由于教师的爱而努力上进,愈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愈加信任教师,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有病了,你摸摸他的额头,买好药送他回家,学生就会自责曾经做过对不住你的事;学生冒大雨来上学,衣裤都湿透了,你给他找套干衣…  相似文献   

18.
爱之有度     
何琳 《四川教育》2008,(1):15-15
师生一个个都向我“状告”张XX,我非常苦恼。自己对学生关爱有加.简直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怎么学生还是不听话呢?后来才明白,原来就在于自己的“爱”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相识的人,你都对他们说“HELLO”了吗?如果你能做到主动问候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如果你能用英语问候,那你就会被认为是个既懂事又爱学习的“双好学生”!来吧,别犹豫了!让我们学会“问候”的几种表达,做个名副其实的“双好学生”吧!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学校在宣传栏公布了上一学年校先进个人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我去看时,遇到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看见我,问:“老师,我们都找了两遍了,怎么没看到你呀?”。我忘了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回去后陷入了思考。是啊,平时多是老师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生的这句问话使我意识到学生也同样在要求他们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希望他们的老师成为一名高水平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