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成立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审理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支持现有技术抗辩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支持现有技术抗辩案件比例增加、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涉及现有技术抗辩的比例较高、抵触申请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作为专利不侵权抗辩事由。该院在适用现有技术抗辩制度过程中,贯穿着效率原则。审理涉及现有技术抗辩的专利侵权案件,如果侵权行为不成立,则直接不审查现有技术抗辩是否成立;将被诉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如果被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同,则直接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成立。在司法政策学上,该统计结果反映进入诉讼的专利技术创造性不高,同时反映民事侵权诉讼对知识产权的高效保护和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2.
案例简介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公布的案例中,申请再审人盐城泽田机械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盐城市格瑞特机械有限公司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2012)民申字第18号]涉及了现有技术抗辩的审查方式。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现有技术抗辩的审查方式是以专利权利要求为参照,确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被指控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亚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公开了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创造性的评判中,应分析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整体上给出的教导,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否存在相应的改进需求和必要。只有当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相应的改进需求和必要,并且其他现有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启示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才有动机将两者结合获得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现状分析,剖析现有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割裂导致保护不利于传播、展示内容不足、保护与文化产业化脱节等问题,详细阐述了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之间共生并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依托数字技术特别是虚拟制造技术推动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发展,促进西藏自治区地方文化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在保护目的、保护对象及侵权判定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加之外观设计领域存在的家族类似这一特殊规律,现有设计抗辩与现有技术抗辩遵循不同的逻辑和判断方法。审查现有设计抗辩时,需要在外观设计专利、被诉侵权设计及现有设计之间进行三者对此,且需要遵循正确的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的畅通关系到各运营商的业务的稳定可靠运行,并且对各行业经济利益影响巨大,对光纤通信进行保护是目前常用的手段。文章研究了光纤自动切换保护技术中单纤双向保护的技术要领,以实际工程为依据,说明了利用现有光缆提高纤芯利用率对通信运营商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发明专利审查有关创造性评述的三步法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就是第三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尽管审查指南中给出了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况,但在实际案件的审查中这仍然会成为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审查员、代理人或申请人对于技术启示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经常会出现将某个独立特征的功能作为创造性判断中对整体技术方案的启示,而探讨产生上述观点分歧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通过实际审查中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专利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 ,第三部分是介绍与申请主题相关的背景技术 (也称现有技术 )。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是指在申请日以前公众通过公开合法途径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在介绍现有技术时 ,要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当然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在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和说明书的其它部分前后呼应 ,紧密联系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支持权利要求 ,并在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 ,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比如 ,在说明书中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PSTN/ISDN网络和IP网络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而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可以无缝实现这一融合,也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利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的电信网络的投资,促进现有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与《专利审查指南》(2010)对功能性限定的解释相互矛盾,导致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专利审查程序和司法保护程序中并不相同。为了调和专利审查程序和司法保护程序对功能性限定的解释的矛盾,通过讨论一个功能性限定的案例,笔者以专利法立法宗旨为出发点,以平衡申请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帮助申请人获得与其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相适应的保护范围为目的,通过判断功能性限定的内容是否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分别给出对功能性限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审查实务中,通常采用"三步法"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创造性。由于"三步法"的三个步骤依次推进、逻辑关联,共同构成判断创造性的基本过程,正确选取最接近的对比文件应当是"三步法"适用的前提。本文从两个具体案例出发,阐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对判断发明创造性的重要性,以及当遇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选取不适格时,代理人应当具有的答辩思维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志光 《情报探索》2014,(3):103-105,129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网络威胁,阐述了安装Web防火墙的必要性,对现有网络安全产品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仍然存在局限性,而Web应用防火墙技术可以在保护Web应用程序免受常见攻击方面起到作用.对Web应用防火墙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众所周知的技术进行发明创造,有时也会落入其他权利人的权利保护范围,此时,运用现有技术抗辩就成为应对侵权指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增加行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差距变量,本文将南北技术框架下的创新与增长模型延伸到行业层面,由此讨论了行业技术特征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特征的异质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呈现差异,高技术密集度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敏感,而随着行业技术差距的缩小,知识产权保护地技术创新效应会越发明显。运用1995-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9个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较好地支持了上述结论。因此,有别于现有的"一刀切"的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本文将19个行业按技术特征分为四组,提出基于行业技术特征的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现有技术合同中存在的知识产权,履约和仲裁等问题,对照现行法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利用法律保护技术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颠覆性技术为后发国家技术突袭和弯道超车提供了抓手,探索其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对科技强国建设和创新治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现有研究中治理框架的不足,在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三螺旋系统和政策干预多级效应,研究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多元治理主体及其互动、多层次治理过程及其政治进程、多情境协同模式及其治理结构,构建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为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协同应对新兴技术治理挑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理解发明应当结合申请文件和现有技术从整体上进行理解,理解发明不应仅是技术特征的对比,还需从发明构思上进行分析,把握发明的实质。在进行创造性评判中,通常采用一下三步:(1)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把握发明构思的理念应贯穿以上三个步骤的始终,即以最接近现有技术为起点,技术问题为指引,寻求获得发明的途径,判断其中的智慧贡献~([1])。  相似文献   

18.
相丽玲  曹平 《情报科学》2006,24(3):386-389
网络环境使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保护力度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了解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调节机理,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并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调节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调节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JIT(实时)编译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执行效率.目前大部分浏览器以及Java,Perl,Ruby,Flash都采用JIT技术提高性能.但是,JIT引擎为了达到较高的执行效率,将具有读写可执行权限的对象分配到可预期的偏移位置.这违背了数据执行保护以及随机地址分配的保护措施.我们分析了两个现有的JIT引擎保护工具.基于本文的分析,设计与实现了JIT引擎保护工具Ares.Ares不需要修改JIT引擎源码,使JIT引擎免受现有各种针对JIT引擎的攻击.实验证明其时间与内存开销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改进性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细分趋势明显。同时,我国大力推进专利事业,国内外高新企业高度重视产品、技术的专利布局。很多申请人出于获得更大的不恰当保护范围目的,采用在保护范围较大的独立权利要求下,大量并列保护不具有单一性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给现有审查制度下的审查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比中欧专利局从属权利要求单一性审查实践的差异性,结合案例分析中欧两局现有审查制度的优劣,并对我国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