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工资     
刘安 《学习之友》2006,(5):30-30
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她们应有的肯定。她指出,母亲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工资     
刘安 《现代语文》2004,(3):16-16
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她们应有的肯定。她指出,母亲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哈里斯夫人居住在一个小乡村里。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有一个21岁的儿子,名字叫达夫。达夫在乡村的商店里工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后来他在城镇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搬到那里住。城镇的名字叫内皮尔,距达夫母亲居住的那个小乡村有很远的一段路程,母亲因此很不高兴,但是达夫说:“我在乡下没有好工作。母亲,我在  相似文献   

4.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土深。在外工作,十几个春秋,脑海中总是萦绕着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心头上总是牵挂着含辛茹苦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家庭的全部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干农活,做家务,抚养四个儿女。母亲用自己瘦小的身躯顽强地支撑着整个家庭。俗话说,靠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报酬     
一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学生对我说,他们在学校时经常说,将来工作以后,要把自己的70%乃至80%的工资给父母亲,因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那么,父母亲为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呢?美国青年女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她们应有的肯定。她认为母亲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最近,著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将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改为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出的工钱高达6…  相似文献   

6.
说起启蒙老师,许多人都会想起第一位给他教诲最深,启发最大,在关键时刻为他挽回前途,指明人生方向的恩师。而帮我选择事业,完善人生,助我走上成功的老师却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教师,干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母亲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称道,坦诚宽容、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行为让人仰慕。母亲工作30多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生日     
周礼 《家长》2011,(11):44-45
十几年前,大姐和我先后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然后在异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  相似文献   

8.
英语俱乐部     
视情况而定 一个小男孩正在等他的母亲。他母亲工作所在的大楼负责人向她走来。 "孩子,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在等我的母亲。" "她叫什么?"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生日     
十几年前,大姐和我先后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然后在异乡成家立业,结婚育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就是放不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转眼间,母亲六十大寿临近,我和大  相似文献   

10.
应聘     
<正>1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2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3终于看到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后,母亲到家的时候早已经筋疲力尽,一副倦容,但此时她总会上街买些好菜滋补我们的身体。母亲说:"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而是高兴啊!"于是,我就挎着小菜篮跟在母亲身后去买菜。  相似文献   

12.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心     
这些年,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总能让我感到家里有一种爱的温馨,母亲从不让我因生活得比同龄人差而自卑。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公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母亲”给“我”一元五角钱买书的内涵,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梁晓声在《母亲》原文中的一段话: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3年才回来一次。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我们上床睡觉,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衣裤。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相似文献   

15.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他的父亲永远地离他而去。他害怕母亲伤心过度,于是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地方,并带母亲到一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让他的心情瞬间降到了冰点:母亲患上了一种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在痛苦和绝望之际,他想到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从没有坐过一次飞机,也没有看过海。他在心  相似文献   

17.
《广东第二课堂》2005,(6):12-12
哈里斯夫人居住在一个小乡村里。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有一个21岁的儿子,名字叫达夫。达夫在乡村的商店里工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后来他在城镇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搬到那里住。城镇的名字叫内皮尔,距达夫母亲居住的那个小乡村有很远的一段路程,母亲因此很不高兴,但是达夫说:“我在乡下没有好工作。母亲,我在内皮尔可以挣到很多钱,以后我每周给您寄一些钱。”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对南京市400个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将母亲一日时间分成工作社交、生理需要、娱乐活动、教养孩子四部分。调查表明,有90%的母亲用于工作社交和生理需要的时间达16~19小时,在所剩5~8小时中,有67%的母亲教养孩子在4小时以上(雇用保姆的除外),多数母亲很少或没有娱乐的时间。有些母亲说:“只要孩子好,我情愿辛苦些。”“为了孩子幸福,愿牺牲一切。”  相似文献   

19.
第六枚戒指     
我十七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的工作。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工作对我们孤儿寡母太重要了。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个、上百个人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件整洁的  相似文献   

20.
母爱     
雷颖 《青海教育》2005,(12):32-32
母亲是一位恪守职责的小学教师,工作很忙,每天,陪她度过的是一摞摞的作业本和一页页的备课内容。在母亲眼中,工作是第一位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因此在工作中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也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然而,这位让人羡慕的优秀教师在我看来,却是一位不合格的母亲。我暗想:难道她的心血完全灌注到她的学生身上去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