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课堂教学的性质来说,课堂“对话”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一个话题而在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有序的互动交流的过程。其中,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由于对话并不纯粹是一种原则状态,它是实践着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因而,关键是如何对话。常用策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是师生在精神领域的对话。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设计既不是传统方式下的“训诲一驯化”模式,也不是“传授一训练”模式,应该是学生、老师、文本等各种主体之间多重对话的交织,旨在通过对话交流,锻炼并培养语文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主体性的张扬、个性的凸显、心态的开放、思维的创新。对老师来说,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意味着在课堂之中分享知识远比传授知识更有意义。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活师生的思维,使多重对话交织,彰显语文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它使课堂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自从注入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后,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说已经遍地开花,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几乎成了语文界的口头禅。诚然,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至少这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注入了新鲜的空气。然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无意问会发现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探究交流,一片“对话”声。但静心一想,这种“对话”、“热闹”是确实“热闹”了,但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单向度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共同交流和促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课堂师生对话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师生要转换教育观念,通过积极互动的课堂师生对话以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广泛使用。运用对话教学,把传统课堂转变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迫切之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分享彼此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的有利于对话教学实现的情境和环境,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瑛 《辽宁教育》2006,(6):31-34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的“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感到在学生的“言说”权得到保证,在学生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的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对话”,热热闹闹。但冷静观察却发现,这种“对话”、“热闹”缺少深度,缺少质量。“对话”成了…  相似文献   

9.
丁力 《中学文科》2006,(12):25-26
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着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实现历史语言交流、历史思维共鸣和人性情感表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董文 《学语文》2008,(5):23-2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对话理念正式引入中学语文教学。那么,什么是“对话”呢?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对其作了精要的阐释: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和传统教学中的一元独白相对而言的.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手段和方式.是对话主体在心灵上相互回应和融合。这种理念的确立,让对话、交流、沟通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标志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正逐渐向现代语文教学的“对话——生成型”转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对话,笔者以为必须遵循以下三原则。  相似文献   

11.
郑慧 《考试周刊》2012,(75):113-113
师生交流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完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双向交流,采取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促进师生之间愉快交流,奏响初中体育课堂愉快交流的“奏鸣曲”。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种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生成性”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再像原来那样按部就班地上演教案剧,显然违背了课改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于是“对话”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与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新课标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所谓互动,在我理解,也就是师生之间精神与知识的交流,相异与相同的融会,情感与情感的撞碰。课堂教学的互动。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通过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在这里,文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而是与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它作为一种表达,与学生进行着情感的交融。学生面对文本时,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文本、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而“对话”是语文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如何解读文本,完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致使师生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交流、沟通、升华,《生命,生命》一文课堂的教学,或许对你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所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也不是单纯的师生双方的言语交换,而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融合。德国著名教育家克林伯格曾说过,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改变了人们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模式已由过去以教师的教为主(单向传授)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语文课教学手段多样化了,课堂气氛活跃多了,学生体验丰富多了,师生互动交流多了……然而,如何使沉默的课堂成为“爆发”之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实现“对话”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觉得可以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改变课堂教学策略,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尝试: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对话教学是在追问与求证研究性学习与对话式教学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二者,将教学模式由“独白式讲授”演变成高位阶的教学模式,即以研究性学习为“美丽前奏”,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智慧性的对话来形成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步步推演达到传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