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敏 《情报探索》2009,(7):74-75
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搬迁期内加强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主要措施,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搬迁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水平、协调特殊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与读者服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向图书馆读者推送图书馆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业务信息,图书馆需要一个推送到达率高、并发性强、安全性有保障的海量数据推送系统,设计了基于Redis与WebSocket的图书馆海量数据推送系统,用来实现向读者推送图书馆海量业务数据,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最新通知和最新信息,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图书馆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的,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能够提升图书馆员的至诚服务精神,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4.
论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认为应处理好学科印刷型文献与数字文献的关系.以满足高校读者对一般性信息与学科性信息的需求;应协调好校图书馆和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关系,以构建好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博弈分析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晓琳  曾鸣 《情报杂志》2005,24(11):43-45
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益的实现程度是图书馆、读者以及营利性信息服务实体之间多次博弈和理性选择的结果。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关系,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指出了图书馆采取主动信息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效益的博弈原理。  相似文献   

6.
开放存取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梅  赵惠兰 《现代情报》2009,29(10):33-36
开放存取环境下读者可以免费在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减少了对图书馆资源的依赖程度,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角色受到直接的挑战,给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信息环境的日益复杂,图书馆要持续发展,保持其竞争力,必须重视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从理论政策上来指导图书馆馆藏发展,协调与平衡版权资源和开放资源的种类、学科内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馆藏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微博等新型社交网络应用相继出现,很多图书馆都已经意识到微博在人们社交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用微博与读者之间加强信息服务的传递,力图通过架设微博这样一个平台,来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并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本文分析了微博的定义及概念特征,在对当前图书馆应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博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图书馆系统的自然架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四新 《情报杂志》2005,24(9):86-87
自然对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有绝对的制约性,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图书馆之路是图书馆系统的唯一选择。论述了生态图书馆系统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模式,探讨了生态图书馆系统有约束、有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出版商与图书馆的权益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 《现代情报》2006,26(3):95-97
图书馆朝数字化方向发展到令天,各种商业化的数据库纷纷问世,成为图书馆读者群体中利用最广泛的信息资源。本文重点论述数据库出版商与图书馆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两个权益主题之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读者需求期望差距弥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慧敏 《情报探索》2008,(10):35-36
读者需求期望与图书馆信息服务之间存在差距,文章探讨了读者期望差距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图书馆应当充分开展读者需求研究,准确掌握读者需求期望信息,同时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强化管理,完善服务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实施读者关系管理提升图书馆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和读者群体是维系图书馆良性发展的三大力量,但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埋头自身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长足发展,而忽视了对读者群体的吸引和培育.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之本,强调读者价值和读者关系的重要性,对提升图书馆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琪 《科教文汇》2011,(1):188-190
在信息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图书馆来说获得读者的信任尤为重要。读者信任能有效激发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给予图书馆自信心与责任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在良好的"馆读关系"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服务工作,达到甚至超过读者预期,不断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以建立两者之间较为长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信息流融合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季淑娟 《情报杂志》2006,25(8):31-32,35
针对现代图书馆拥有多种媒体资源、运行多系统平台、提供多种方式服务这一复杂过程系统,研究、分析了图书馆过程系统中信息流的类型及其多源性、异构性和表现性等特征,提出信息流融合是图书馆实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信息流融合可能对图书馆物流和人流的优化、多源信息之间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及图书馆过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章靖平 《现代情报》2010,30(12):90-91,101
作为一种新的合作共建方式,地方和高校共建图书馆需要关注服务平台、管理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强化监督等相关问题,要处理好共建图书馆与地方政府之间、共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校内读者与校外读者之间、共享与侵权之间的关系,促进共建图书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淼 《现代情报》2012,32(11):92-96
结合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基本内涵,在图书馆原有自动化管理系统及电子资源利用基础上,进行新信息系统分析,根据企业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建立从馆藏利用、读者信息收集,到数据建模与分析,最后到效果决策的图书馆CRM系统,从而实现长效地以读者为中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曹静仁 《现代情报》2010,30(4):175-177
信息服务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和条件,知识服务是读者服务的深化和发展,它们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各有侧重。在发展知识服务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同时,信息服务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在巩固和加强信息服务的前提下发展知识服务,最终形成二者协调兼顾、互为补充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余鹏彦  鞠鑫 《现代情报》2012,32(8):8-11
高校图书馆服务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作为互动双方的馆员与读者之间心理契约的构建和实现,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基于心理契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三维结构的视角,以图书馆员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涉及环境优化与资源建设、读者管理与互动交流、层次化和学科化的服务;以读者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涉及读者信息素养自主提升、读者协会规范运作及志愿者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My Library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了高校图书馆My Library系统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优势以及改进途经。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搜集、存贮与学校教学和科研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通过深入细致的读者工作在馆藏文献信息和读者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充分发挥着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广大师生受到教育和启迪。本文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规范化的工作程序、热情的服务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恰当的表现方式来简述读者工作人员的角色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服务手段等发生的新变化,具体提出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向全方位读者导向发展、管理模式向图书馆服务联盟转型、馆员向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