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高静 《兰台世界》2013,(4):143-144
<正>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古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由于同受儒教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历史上存在同源性,进而衍生出很多相同的节日及民俗。春节作为中韩两国最隆重的节日,期间的民俗更具代表性。对两国春节历史民俗的研究,能增加两国的文化共鸣,加强两国的相互理解。一、中韩春节的历史起源  相似文献   

2.
安少凯  秦奇 《大观周刊》2012,(45):118-118
中日两国邦交恢复之前,两国的交往由民间外交所主导。两国民间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民间贸易成为了中日民间外交的主要形式。六十年代,中日LT贸易建立并逐渐成为两国民间贸易往来的主要内容之一。LT贸易的建立、执行拓宽了两国民间贸易交往的范围,为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恢复准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经济间的优势互补仍然是目前两国经贸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这种互补关系正在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辽的"榷场""贸易源自澶渊结盟",自公元1004年两国签订合约结束战争状态,边境地区开始互市"榷场",两国的边贸活动大规模展开。"榷场"的设立,将宋、辽两国从战争对立引入和平通商,推动了两国经济发展。"榷场"经济有效弥补宋、辽两国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对宋、辽国力、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去政治化”,是解决目前中美两国汇率症结的前提。新任美国人民币特使韦辛顿,有可能通过与中国金融政策决策者及经济部门官员展开“建设性对话”,将两国关于人民币升值还原为一个比较专业的国际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是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化时代,以历史和地理上的韩中关系为基础来进行的。虽然两国的关系由于政治理念停滞过一段时间,但目前两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上的交流非常频繁。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已非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可比。因此本研究不是简单地为调查设计的,而是从为了两国的亲密关系而必需的互相观察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对话美国》是一本由中美两国民间人物进行深度对话的书。对话的内容从两国的政治体制到领袖人物,从经济实力到最近的金融危机,从文化传承到各自的信仰、法律、音乐、影视等等。两个草根人物之间的对话触及到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观点敏锐而独特,很多看法看似简单粗粝,但却深切要害。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今的外交政策,选择了一条更为积极主动的道路。面对日趋多极化的世界,习近平主张中印推进有助于巩固两国领导角色的联合经济与战略计划。但双边关系发展的积极势头也受到两国边界僵持局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盟”源自2015年5月中俄两国发表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建设对接合作联合声明.①“一带一盟”的全面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中俄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为两国媒体机构深度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在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导致两国档案管理的差异。研究两国在档案管理体制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工作监督指导方面的异同;档案管理职能中的档案开放理念、收集档案内容的异同和档案信息网络化中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档案数字化服务的异同,有助于找到与美国的差距,提高我国档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会议     
《传媒》2015,(5):6
第二届中印媒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2月1日,第二届中印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印度外交部共同主办,两国近40家主要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数十名专家学者与会。两国媒体界人士围绕"媒体在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媒体助力两国经济领域合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合作"等议题展开对话讨论。陕西报业研讨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二十五周年,由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主办,中国新闻社、江苏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二○○三中日媒体交流论坛”于1 0月1 1~1 2日在无锡开幕,旨在促进两国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加强两国新闻交流。以促进中日两国新闻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日两国友好合作为宗旨的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成立于1 994年,是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国媒体驻日记者为会员的法人社会团体,也是中国驻外记者唯一的同人组织。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共同社、NHK、东京新闻、北海道新闻、日中经济信息、国际广播电台等日本媒体,中国新闻社、人民…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本世纪初兴起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自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引起中美两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运用数据挖掘和语料分析技术,研究分析2003年至2014年中美两国有关自媒体研究的5226篇论文可以发现,由于两国研究者知识背景和视角不同,两国互联网科技发展水平各异,以及两国学者对传播学基础理论不同的解读,在应对自媒体冲击的对策、微博与博客的关系、公民参与、教育、商业与经济、政党政治与行政法治、出版等7个相同领域的研究中,中美两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自媒体的功能研究十分重要,但是自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模式结构的变化更应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从"G2"到"C2",中美两大国正在努力重塑两国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不管怎样,中美两国利益交融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证明,两国的成功对彼此都利益攸关。合作应成为中美关系的决定性特征5月7日,陈凤英应相关部门之邀,在自己办公室写一篇在三天前闭幕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评论,她用了几个关键词:具体、务实、丰富。  相似文献   

15.
朱攀 《大观周刊》2012,(10):69-69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处东北亚的中日两大国的国内形势也经历了巨变。但随着两国综合国力的日趋平衡,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两国国民心理因素日趋对等和中日新定位相互政策等,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日关系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两国国民的历史记忆、政治经济、中日美三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以及地缘政治方面来探讨中日两国如何站在两国交往史的宏观高度,同时又跳出双边关系的范畴,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重新审视两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0,(9):58-60
从美国到中国,熊猫泰山带来了眼球经济,也牵出了中美两国那段难解的熊猫情结。  相似文献   

17.
美英两国公共图书馆经费筹措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两国公共图书馆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备的法律制度及其他筹措资金的办法成为美英公共图书馆事业引领世界的经济保障。研究美英两国公共图书馆经费筹措机制及其实践对解决我国公共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经费筹措机制、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贵 《采.写.编》2018,(1):164-165
"中巴经济走廊"(CEPC)是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旨在加强中巴两国的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同时促进两国互联互通和深层友谊.2015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中巴两国签署了51项协议集体交换文本,推动"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了"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目前,相关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有序地实施,时有捷报,金强副教授的《巴基斯坦大众传媒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李云霞教授的专著《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立足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透彻的比较研究。因此,该书关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在学术上、理论上具有开  相似文献   

20.
印度图书情报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较早实施图书情报教育的国家之一。虽然中印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两国的发展历史、现时经济状况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水平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印度的图书情报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印度的经验和教训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