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普及速度迅速提高,青少年网民人数早已过亿.面对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如何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文章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自制能力,为学生搭建上网平台,明确学生上网目的,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方面进行阐述,畅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利用网络、上健康网、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成员对抚顺市部分高职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高职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高职学生上网状况,提出了高职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只要适度使用网络资源,对高职学生健康上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详细分析青少年学生上网的好处及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日渐普及,上网已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求知欲强的中学生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电脑和网络的强大影响.本文从中学生上网现状来分析学生上网的有利之处和一些突出弊端,并提出几点对策,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健康、科学地上网.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幼儿师范专科学生上网现状进行调查,深刻分析学生上网心态和特点.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科学驾驭网络工具.  相似文献   

6.
1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了上网的行列,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然而绝大多数学生上网主要是在聊天和玩游戏,因此,非常有必要就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趋利除弊,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和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郑州市青少年学生981人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每周上网4次左右的人数最多,每次上网时间大于2小时,上网地点多为校外网吧,上网娱乐的多集中在周末及课余时间,上网的内容及点击次数较多的依次为:暴力游戏,看电影、电视剧及听音乐,交网友,看新闻及其他游戏等.多数青少年学生上网娱乐消费支出高于体育健身的支出,且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间低于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时间.由于青少年学生课外网上消极娱乐活动的增多,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已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建议学校体育教育部门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学生网上消极体育娱乐的活动时间及次数,使青少年学生投入到健康的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也越来越近了.网络的大众化,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了新知识,接受了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能出现了许多学生痴迷上网,接受了一些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为此,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呢?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就更应该注意的问题了,本人从网络的正反两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薄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高职院校学生上网情况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与研究,了解了高职院校学生上网的目的,反映了学生上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使用互联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就如何健康上网、如何自主地有选择地在网上获取有益信息、如何自觉地克服网络不良信息对自身的影响等问题,我与我班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探索实践,通过师生讨论、学生自己的反思、班内的集体项目等活动,分三个阶段对本班的同学进行了教育和训练,在营造班内健康上网舆论环境方面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连市不同地区初二学生上网时空特征和身心状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学生上网行为时空管理的教育对策,力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Internet在近年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年龄在24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占我国上网人群的半数.可以意料,这个年龄层面的人中会有多少个学生,如何引导他们在上网时持正确、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从而有效利用好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职校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目前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米鑫炎 《科学教育》2007,13(5):40-41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上网,网络给他们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但毋庸讳言,网络也是把双刃剑,上网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文明、健康、安全上网的问题,成为所有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清楚地认识其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安全上网,避免网上非积极因素的影响。而这,正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禁止学生上网来解决学生沉迷网吧问题,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的。上网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及其带来的负效应,探索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3月到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时某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1806名学生均有上网行为,上网率100%;405(22.43%)名学生课余时间以上网为主:218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12.07%;与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上网目的和专业学习态度.结论:互联网已被大学生普遍使用,丰富和便利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又对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网络成瘾者及时摆脱网瘾,并预防未上癌者成瘾,从而健康有效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必须开发利用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有益作用,改善或矫正负面影响.本研究针对北京城区高年级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点以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小学生普遍都有上网行为,使用者向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每周上网时间较长、极少数有网吧上网经历、上网目的主要是娱乐.其中PIU学生的检出率为1.25%.小学生安全健康上网,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计算机课程的不断增加,学生们对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拨号上网(Internet)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谈论如何上网,上什么网及上网后的得失,已成为学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生上网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学校计算机实验课上网;二是放假或休息日回家上网;三是到网吧上网.那么,学生上网的利、弊何在?如何正确分析、引导学生上网是摆在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分析表明:上网已经成为了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及交流;男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据一定比例,已影响到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建议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文化的科学性;注重引导,加强管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上网的自控能力,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照常上班,到了学校后忽然听说初三的两名学生前一天夜里离家出走。这下可急坏了家长和学校的教师,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里找到了他们。问清原因,原来是为了网络游戏。自从这事发生以后,家长及学校的一些教师对学生上网的质疑纷至沓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的教师,听到这些话,尤感责任重大。我对初一的部分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平时有没有上网?在哪里上网?什么时候上网?上网主要干什么?有没有接触过不健康网站?调查数据表明只有12%的学生经常性上网,68%的学生偶尔上网。所幸的是,这些人上网基本上没有占用学习时…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世界太精彩了,我们希望学生在其中翱翔,但又担心他们受到伤害。为此,学校做了许多“堵”的工作,除了绝对禁止学生进入社会网吧,在校园电子阅览室的墙上还贴着“不准访问不健康的网站;不准上网玩游戏;不准上网聊天”的标语。有了这“三不准”,学生还有兴趣来上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