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本以中国传统化-儒家化为背景,通过追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及《礼记.礼运》篇中所包含的大同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之一,试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言子在《礼记·礼运》中阐述孔子"小康""大同"观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同时努力践行弦歌礼治,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基因注入了核心价值,包括心怀广宇的天下观、理想社会的大道观、重树本质的贤能观且为后世不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礼运》篇首所论“大同”说,学界历来认为是孔子的言论,这几成无争之定论。然而,基于战国末年大儒荀子思想于诸家既多批判又多吸收之特点,通过对相关诸家文献的排比考订,得出的结论则是“大同”说并非孔子,而是与荀子学派有很大关系,是荀子的弟子采于墨家学说,即援墨入儒而成。  相似文献   

7.
大同与小康     
《学语文》2015,(2):71
儒家的理想是多重的,就社会理想而言,儒家追求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大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礼运》,《礼运》对大同社会的设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相似文献   

8.
名的《礼运》篇首所论“大同”说,学界历来认为是孔子的言论,这几成无争之定论,然而。基于战国末年大儒荀子思想于诸家既多批判又多吸收之特点,通过对相关诸家献的排比考订,得出的结构则是“大同”说并非孔子,而是与荀子学派有很大关系,是荀子的弟子采于墨家学说,即援墨入儒而成。  相似文献   

9.
“小康”、“大同”思想与道家、墨家等先秦学术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儒家“大同”理想与墨家“尚同”观念存在区别。礼运是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至顺,通常所说的礼运大同,是一种观念错位。  相似文献   

10.
重庆大同实验学校位于渝中半岛CBD核心圈,是一所闹中取静的"书香校园"。走进大同实验学校大门,拾级而上,一块镌刻着孔子的"礼记·礼运·大同"的古色古香的巨幅牌匾映入眼帘,昭示着学校独特的"大同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文章开篇的“大道之行也”一句中的“之”字,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在一次讨论时有了不同的看法,大致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是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儒家一部重要著作《礼记》中的《大传》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又《礼运》篇,对于理想的大同社会,还有过美丽动人的描写,其中特别提到的是“天下为公,选  相似文献   

13.
“大同”、“小康”概念,始见于《礼运》。《礼运》是《礼记》第九篇,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子游讨论周礼的作用,主体部分应该是子游记录的,大概写成于战国前期。在流传过程中,大约于战国晚期掺入了阴阳五行家之言,又经后人整理而成为目前我们看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第三,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孔子把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任何一部《大学语文》教材都会选编相当数量的文言作品。运用语言要点分析法,抓住文言文的十六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就能顺利地解读《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作品,并进而展开美学鉴赏了。本文举《礼记·礼运》篇大同章的解读阐明此理此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乌托邦的研究逐步深化,从不同角度上揭示了它的含义。这对认识《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大同思想提供了启示。"礼运大同"以其概括性、包容性、超越性和能动性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命题,形成了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成为社会变革中批判封建主义、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它又实现着实践转型,成为其中的主导性话语。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的大同理想,是《礼记.礼运》大同理念的现代版。今人和谐社会的倡扬,同样是对传统文化"和谐社会"思想观念的继承发扬。诗人杜甫则在其诗歌中构建了一幅中古时代"和谐"社会的蓝图,并毕生为之追求不懈。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礼记·礼运》是东西方古代乌托邦思想的杰出代表,同样是乌托邦,但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智治国与以德治国、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未来主义与复古主义、纯理想虚构与可实现性、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诸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大同"一词在古代有多种涵义,因此,现代学者对古代"大同思想"概念的理解差别很大.从近代几位著名历史人物对古代大同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出发,可以认为古代大同思想在外延上指<礼运>大同思想,在内涵上指晚期儒家吸收众家之长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儒家经典之作《礼记》是从先秦至汉代凝聚而成的礼学文献选编,系统记述了古代习俗、圣贤逸事和儒家关于礼仪礼义的言论,阐述了先秦儒家关于国家礼制和伦理思想。其中,第三十篇《坊记》记录了孔子关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为政者道德修养的言论,是古代从政者和读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