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展示"与"反思"教学手段的研究结果和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让学生"展示"才华可以有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反思"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合理运用"展示"与"反思"的教学手段,可以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的核心指向是"学",即更好地教学生学,教学生更好地学。因此,教学反思的价值取向便是"为了改进"。"契机"与时间密切相关,尽管学习是一个时间链接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还是以一次教学事件为一个单位,进行"前""中""后"三个时段的切分。于是,基于改进的教学反思的契机这个话题就有了两个维度:一是反思的对象,二是反思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场观察"是基于课堂观察的课堂评估方式,我们试图通过对观察结果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反思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综合考虑确立观察的维度后,我们以《七色光》一课为例,制定了相应的测查量表、测查规程并实施了在场观察,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思维发展、学习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并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进行了相应反思。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典型问题驱动教学,通过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采用举例、类比、推理等方法,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建立"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等概念,并对本节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正"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难事,必成于细。"细节是一种功力,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智慧。在"一课三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我对教学细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三轮的实践与研讨中,我们的教学思想互相碰撞,使得教学理念得以更新。现对教学活动从目标、准备、过程的改进,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激励自己不断审视教学行为,更好地驾驭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的改进与反思分析与反思:《纲要》指出:教师要结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体的体液调节"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梳理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分析突破单元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构建单元学习活动,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校在"友善用脑"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关注学情调查,反思教学过程,致力于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品质,实现了"友善用脑"的校本化探索。一、调查学情,探寻教学改进的基础环境把握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2010年,我校以"友善用脑"总课题组提供的三份调查问卷为工具,对初中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从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和学习快乐度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缺失导致的语文教学内容复杂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一直处于"虚化"状态。这直接制约着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从现状调查入手分析语文课堂中的"学法指导"的乱象与症结,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路径为:提高教师学法指导的理论素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心理规律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反思;以学法定教法;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师的教学内容中。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关于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师范生教学反思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做了调查分析,并对我国培养反思型教师提出了两点建议:改革教育类课程设计,构建开展反思性教学的以师范生为本的教学观;通过理论学习进行反思、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师范生反思、撰写学习日志和博客、与同学交流,改进反思合作的方法,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年初,德州市北园小学(以下简称"北园小学")创新工作思路,践行"以德导能,以能表德"的管理理念,开展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师德建设活动,并通过"反思日志""反思周记""反思小结"和"反思论文"等形式寻找、发现教育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最终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一般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为此,我们应重视教学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查找问题,改进教学。但反思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下面就此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一、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作用教学反思是一种创造性地学习,课堂教学是生生、师生相互交往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理解、掌握数学事实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学也是…  相似文献   

12.
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从情境的创设、任务的设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等几个方面,诠释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就"任务驱动"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与反思"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它是学生对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使认识由"经历"走向"经验"的过程。组织适当的回顾与反思活动,有助于学生感受相关策略的意义和价值,积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深刻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形成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吾日三省吾身"。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说明了古人早就有了反思意识。在现代社会,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应用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究有关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8,(1):26-30
针对当前班级授课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改进思路,文章介绍了美国道尔顿制的原则及其实施形式:以自主合作为原则,采用布置作业、记录学业进展、建立学科实验室等形式,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初道尔顿制在中国实施的成效与不足,分析了实施失败的原因并对失败进行了辩证反思。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文章提出了当前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思路,即整合班级授课制与道尔顿制的优势,推进混合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l evaluation)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以及课程三方面共同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李连双 《考试周刊》2015,(16):142-143
本文以问卷的方式对高中生关于"物质的量"的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对所得信息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具体分析,调查表明高中生关于"物质的量"的微粒性理解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属于纯数学的学习,教师应该从WWHW认识论角度反思"物质的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是"教学创新"课程改革运动的核心关键,它包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室历程"与"教学反思"四个方面的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策略核心工作任务图。"学生学习"方面可经由"学习地图→学习方法→学习知识→学习活动→学习历程→学习成效"的理论,"教师教学"方面可经由"教学效能→教学品管→教学模式→学习活动→教学历程→学习成效"的理论,"课室历程"方面可经由"教学效能→教学品管→教学模式→学习活动→学习模式→课室管理"的理论,"教学反思"方面可经由"Plan→Doing→Check→Action→Reflect"的理论,探讨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策略,并可藉由精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推动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实现"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进步""进步中求创新""创新中求永续"的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改进学习方式,贯彻落实好"每一个儿童的学",需要学科教学工作者,进行创意设计、个性探索和总结反思,形成对一线教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样式,真正引领儿童走向"适合的学"。  相似文献   

20.
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国内目前对特定概念的学习过程和具体概念教学实施效果少有关注。以"简单电路"教学为例通过前后测、访谈和教学过程分析,对比两个平行班的概念教学效果,寻找差异的课堂成因,并藉此反思我国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从学生前概念内在逻辑出发构建问题情境、重视学习共同体的长期培养以及概念教学须深入自然现象机制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