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明光 《成才之路》2024,(9):129-132
学生主体参与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实施“开放性”教学,能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实施“开放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对话互动、结论滞后、创新迁移、信息处理、问题选择”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光收 《天津教育》2023,(18):186-188
<正>“问题导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依据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以数学独有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建构知识、全面内化,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进而达成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借此获得更深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式学习是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冯熔老师的《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围绕着“问题的提出、研习和解决”这一思路展开,通过研习任务导向,让学生探究、突破、解决问题,最终以语文“素养”抵达彼岸。一、紧扣单元任务,提出“问题”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相比,更注重“专题性”和“探究性”。梳理“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可知,  相似文献   

4.
朱大春 《课外阅读》2010,(10):56-5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注重的应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再是学习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探究性学习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庄进样 《成才之路》2011,(19):80-81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为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由于职中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利用传统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22年、 2023年福建省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基于素养立意,重视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中展开对学生的测评,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夯实大单元教学过程;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四史”学习教育,重视价值引领;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落实五育并举;要设计开放性问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丁琳 《湖北教育》2023,(12):42-43
<正>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单元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整体性、关联性、发展性,有利于学生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中,如何整合教学内容、规划单元课时、设计学习任务?笔者以基于教材自主构建的“国之重器——青铜时代”大单元为例,做具体阐释。一、基于素养,建构单元课程框架,确定课时规划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大单元可以理解为一个专题课程。与教材单元课程相比,大单元课程强调与真实情境融合,应该具有观念、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能力,直观表现为学生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提升自身素养和学习目标为导向,制订预习、复习等学习计划的整个学习过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知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尝试、体验、实践,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它是着眼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个性的教学.“探究性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积极引导,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像,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李毅敏 《广西教育》2023,(16):56-60
本文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当前数学教学中长期忽视过程目标的问题,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兼顾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主张,并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学策略。策略包括: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经历探索、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归纳正方形面积计算数学模型、迁移学法的过程,强化模型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以“探秘自动充气气球中的化学”为教学主题,开展初三化学碳酸盐性质复习课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突出问题引领,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思维有序地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物质的组成,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建构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获得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读思达”教学法为导向的课堂,可让学生经历课堂教学过程后,掌握问题研究基本流程,有助于提升自学能力。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构建知识脉络。由于高一学生初次学习有机,对有机学习有畏难心理,因此,基于“食品中的有机化学”为教学载体构建“读思达”理念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科知识和认知思路的结构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推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核心素养方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教学法,指的是把问题当作载体开展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以及动机,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实践中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叶频 《家长》2024,(9):16-18
<正>在当今教育领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着眼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本文以“分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呼吁教育者更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实际意义的学习体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教育者将知识教学与实际问题相融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项目式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其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有利于教师”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乐学、好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金英芳 《上海教育》2024,(10):69-70
<正>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标“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的要求,上海市中小学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和研究。项目化学习的主旨是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科项目来说,是指基于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核心知识相关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或者合作、探究,激励学生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培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8.
曹芷熙 《现代语文》2014,(12):91-92
“学进去,讲出来”这一教学模式是徐州市推行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检测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语文学科本身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发挥空间较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讲”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而文言文对于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而言还比较陌生,许多老师总是放不开,不放心学生自己去学,笔者在这里谈谈“学讲”模式下自己在七年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完成学业十分重要。本文以制图课程为例,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自主式、协作式及探究式学习,围绕“项目选题、项目规划、方案交流、探究活动、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的项目学习主线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创、创中趣”的项目学习思想,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进而从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