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十九课《古诗二首》,一首是唐诗《登鹳鹊楼》,一首是宋诗《江上渔者》。这两首诗的格式相同,都是五言绝句。从内容上看,它们也是相连相通的:第一首是“热爱祖国山河”,第二首是“关切劳动人民”。编辑同志把这两首绝句编选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十五从军征》和《无家别》这两首诗都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的时事乐府诗。前者是乐府民歌,后者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新乐府诗。从《十五从军征》到《无家别》,虽相距几百年,但这两首诗无论在题材、主题还是艺术技巧等诸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璀璨明珠。一、反映战乱,暴露黑暗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编了《登鹳鹊楼》与《江上渔者》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是唐宋名诗,被人们广为传颂。现对这两  相似文献   

4.
《江雪》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古今不少著名唐诗选本都选入《江雪》,历代画家纷纷为之作画,力争画出它的意境。可是关于《江雪》的意境、主旨,至今模糊不清,许多评论对诗人写《江雪》的时令、地望也都回避不谈,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渔翁》是宗元的力作,可是从苏东坡评论之后,历来争论纷纷,褒贬不一。奇怪的是争论双方对这首诗的写作时令、地望,亦都未涉及,仅仅根据各自的美学标准(有许多是偏爱)加以评头品足,这就  相似文献   

5.
近来学术界对《二十四诗品》的产生时代与作者发生争论,或曰明人怀悦作,或曰元人虞集撰,或坚持传统说法唐司空图著。我们考察、分析《诗品》24则的用韵,其中22则合乎《广韵》的“同用”押韵规定,另2则超出“同用”而通押(即真文通韵、支脂之微通韵)。《诗品》中2则通押,与初唐、晚唐、虞集的诗韵比例为:真文是1:25:1:0;支脂之微是1:50:10:0。此外,《诗品》24则韵脚分布《切韵》东、冬、钟、阳、唐等23个韵部,司空图《狂题十八首》18则韵脚也分布《切韵》阳、唐、登、庚、清等20个韵部。凡此种种表明,《诗品》的用韵特点与唐诗、司空图诗相合,而与虞集诗的用韵大相径庭。因此,《二十四诗品》世传司空图所撰,在用韵上亦可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6.
“京口瓜洲一水间”之我见六年制10册语文课本选用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据《诗律》可知,它属于“近体诗”中的七绝,截取了七言“仄起平收式”律诗的首尾两联而成诗,首句入韵。而“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京口瓜洲一水间”是首句,入了韵。“间”是...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选用了杜甫的诗《客至》,在思考题中又列出《宾至》,细细品读这两首诗,同中有异。虽然这两首诗都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时,同为迎客、招待之事,但是情味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选用了杜甫的诗《客至》,在思考题中又列出《宾至》,细细品读这两首诗,同中有异。虽然这两首诗都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时,同为迎客、招待之事,但是情味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从《江雪》这首诗的独特用韵以及创作背景来深刻解析诗人所塑造的渔翁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它之所以能作为经典流传千古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屈原《九歌》中的《河伯》和《山鬼》两首诗,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本来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提供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但是,由于近代一些人,根据史籍中记载的西门豹严打“河伯娶妇”的故事①,抓住“河伯娶妇”中的“河伯”,与《九歌》中《河伯》同名,一口咬定《九歌》中的《河伯》,就是写“河伯娶妇”,并由此推断《九歌》都是写“人神恋爱”。所以,我们研究《河伯》和《山鬼》诗之间的关系,先要简略了解“人神恋爱”论。  相似文献   

11.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与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诗中很少见,四句为绝,两句则成对联了,可见它是不拘格的情感奔泻的“自得”诗。把项刘的诗放在一块鉴赏,抛弃“成王败贼”的偏见,就会悟得:项刘都是推翻暴秦的大英雄;他们的诗都是情真意切的好诗;两诗结尾都流淌着败者或王者不尽忧伤的情思。  相似文献   

12.
《登高》《蜀相》代表着杜甫七律的最高成就。教学这两首诗,仅仅就诗论诗是不够的。应该学习这两首七律,使学生在读过《春望》的基础上,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领会,对七律臻于完美的形式有  相似文献   

13.
大体阳唐一部,江一部。平去入分押。全浊上声“杖”字与去声相押1例:《五9·龟毛》叶“杖放当丧”(“放”为漾韵,“当丧”宕韵)。十三、曾摄共9例:登独用2 ;证独用1;蒸证同用1;入声职独用1,德独用2 ,职德同用2。蒸登一部。平入分押。本摄与梗摄通押3次见下文。又曾摄蒸韵与臻摄  相似文献   

14.
读白居易诗,以《广韵》对照其用韵,则得如下情况。 (一)白居易近体诗的首句诗时或押邻韵押东韵的诗,首句诗押钟韵“封逢浓”: 十九.妻初授邑号告身:封_△通功红中二十五.逢旧:逢_△中空三十九.喜雨:浓_△空丰  相似文献   

15.
押仄声韵的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山水诗的杰出代表。目前学术界公认:写于永州时期的《江雪》,作者在短短二十字中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渔翁;渔翁形象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寄寓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但,作者在渔翁形象中究竟寄寓了什么思  相似文献   

16.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笥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诗中很少见,四句为绝,两句则成对联的,可见这是不拘格的情感奔泻的“自得”诗。把项刘的诗放在一块鉴赏,抛弃“成王败贼”的偏见,就会悟得:项刘都是推翻暴秦的大英雄;他们的诗都是情真的好诗;两诗结尾都流淌着败者或王者不尽忧伤的情思。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古风》和宋代诗人张俞所写的《蚕妇》被编入六年制新五册教材.这两首诗虽然具体的内容不同,但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采用的写作手法却几近相同,而且这两首诗的语言都很浅近通俗,易懂、易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背诵导入生背诵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诗词:离别诗,写西湖的诗,陆游的诗,写春景的诗。引出课题。二、整体通读,了解诗意(生读诗词,自学生字,借助注释了解大意。师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生齐读。然后比较这一诗一词的异同)生:都是写钓鱼的。生:都是先写景再写人(渔翁)的。生:作者不同。生:《渔歌子》是词,《江雪》是五言诗。师:体裁不同。生:钓鱼的季节不同,《渔歌子》是春天,《江雪》是冬天。  相似文献   

19.
《江雪》是柳宗元短章中的名篇,古今传诵不绝。因为该诗“读之便有寒意”(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人们在品读时视野常常不由沉落到“凄凉”二字上,于是,认为“(《江雪》)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余冠英《中国古代作品选》),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虽间有突破者,若宋之吴沅(《环溪诗话》卷下)、明之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清之王士祯(《渔洋诗话》)、金飚升(《粟香随笔》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望”字,诸多诗词版本(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课本)在选杜甫的诗时也有意无意把这两首诗并列。这不禁让我产生了无穷的联想.如果从“望”字切入.我们会开拓出这两首诗词教学怎样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