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硕  李正风 《科学学研究》2023,(11):1921-1927
建立一个系统完备、符合国情需要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基础。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遵循系统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六边形教育模型”:教育理念具有三位一体性,要秉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育目标具有全面发展性,要树立意识和责任感、规范认知与遵循、伦理决策能力等多维目标;教育结构具有多阶递进性,既要体现贯穿生命历程的一致性,又要突出不同教育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具有专通结合性,既要强调对科技伦理的宏观认识,也要重视对于具体领域伦理问题的理解和实践;教育方式具有整合互补性,既要加强独立式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也要发挥嵌入式伦理教育的实践性和拓展性;教育场景具有灵活开放性,既要注重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也要重视校内校外教育的互相补充。未来应结合这六个维度,系统地统筹并推进科技伦理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幕尼黑.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他也是科技道德的权威,他的科技伦理思想十分丰富,他认为道德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科学枝术具有二重性;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要比他们纯粹理智的成果更重要.通过对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的探讨,希望能对解决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传统伦理之闻的冲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诚信”伦理与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伦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也是企业诚信文化的道德基础.本文深入挖掘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思想的内涵,指出"诚信"伦理在中国古代商业道德中的主导地位,并突出它在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分析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建立制度化的企业诚信文化体系,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和科学实验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墨家科学的兴衰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缺乏实验手段去验证其普遍性.墨家科学为中国古代社会开辟了一条可能走向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选择墨家令中国古代社会失去了一次可能发展近代科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伦理评价是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利制度践行"科技向善"倡议的重要机制。公序良俗原则和伦理例外规则为专利伦理评价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专利授权及专利确权中的伦理衡量则分别形成对于技术成果的事前伦理评价和事后伦理评价。然而,实践中的"去伦理化"理念往往会造成专利伦理评价运行缺位。随着饱含伦理争议的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强化专利伦理评价的实践诉求愈发强烈。为此,有必要依据专利伦理评价机制运行困境的形成机理,通过类型化的内容阐释以及具体化的程序设计,完善专利伦理评价机制,实现"科技向善"价值导向在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的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认为,深入认识科技伦理现状有助于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考察提及科技伦理关键词的判例可以探明中国科技伦理的真实现状。中国重视科研伦理甚于技术和工程伦理,重视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甚于环境伦理和信息伦理。当前亟需在部分科技领域完善伦理制度,科技伦理制度中的权利规定应区分伦理领域,责任追究应以行为为中心,科研伦理制度应重视原则性规定,科技伦理教育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科研伦理"正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评价国内科研伦理研究现状,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来源,以2000—2013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优秀硕士和博士论文为评价资源,以"科研伦理"、"科技伦理"、"科学伦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应用词频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国内科研伦理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热点、趋势、研究阶段和专业领域分布等状况,并立足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 '科技伦理研讨会.这是继2011年以"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和"纳米技术伦理问题"为主题召开的科技伦理研讨会之后,由学部组织的又一次关于新兴科技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以及科学家责任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科学家社会责任"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主办,院士工作局、学部道德与科技伦理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周远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曹效业,干细胞领域的院士专家,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有关部委的分管领导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探索《福乐智慧》这部名著中所反映出来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对于全面反映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评价和准确地掌握《福乐智慧》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促进民族间的沟通交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科技评价领域,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是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等问题。目前高校科技评价领域还存在评价方法简单化、趋同化、数量化等弊端。"分类评价"是新形势下高校科技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保证评价科学性的前提和基本手段之一。研究工作基于高校科技活动和高校科技评价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分类评价概念及其丰富内涵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重点研究了分类评价的定义,分类评价的原则,分类评价的模式等。研究结果能够为高校科技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从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了高校科技评价相关概念内涵及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及文献源评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5~1998年刊载的论文及文献源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该刊的普赖斯指数和科技期刊研究者常用的重要中文期刊,并对各种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路甬祥 《科技通报》1992,8(5):257-263
概括和总结了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阐述了机械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我国机械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发展我国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评估分析与其学术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及论文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上的收录情况;阐述了<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之间的关系及提高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入选率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一些典型的音乐及音响进行了评价,并对音响听辩效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既展示了音乐及音响的美妙,也为专业性的欣赏、评价及制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晶 《情报科学》2001,19(9):908-909
本文试用哈罗德--多玛投资理论分析对科技期刊的投资在期刊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非对称性,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期刊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因为这是当前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我国通过最全面彻底的、以"非医疗干预"手段为主的防控举措,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有效遏制了本土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诸多短板和不足。文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疾控体系、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建设、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保障3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疾控体系的职能任务发展、关键科研技术建设和专业人才资源储备3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杜晶晶 《科教文汇》2013,(25):11-14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异同分析,进而得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异同分析,进而得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校企平台,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知识产权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