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过程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外古代教学过程观进行了剖析,将分析了近代世界教学过程观与古代教学过程观的继承和扬弃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教学过程观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预示了教学过程观的未来发展走 向。  相似文献   

2.
论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论述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揭示罗杰斯教学过程的特征,并从心理学、课堂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评析,对于人们认识罗杰斯教学过程本质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自由观经历了从本体论的自由观向认识论的自由观的演变过程,对此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并强调萨特的自由观最终未能给人们指出一条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活动性存在,教学本身的运动、发展不仅涉及到外显的行为过程,而且涉及到内隐的精神过程。内隐的精神过程即教学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理解的“循环”过程.包含“内循环过程”与“外循环过程”。教学理解过程观是一种不同于外显行为过程观的新的教学过程观。  相似文献   

5.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过程观与结构观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社会认知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观点,一种是过程观;另一种是结构观。而今天的社会认知研究应从过程观和结构观整合的视角全面理解社会认知发展的本质,并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从古希腊以来发展到现在的非理性观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先验的非理性观、宗教的非理性观、人本主义的非理性观。作者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观是不断进化发展的,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人本主义非理性观是对宗教非理性观和先验的非理性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7.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对现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判与解构,建构了自己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知识图景的不断演进,当代知识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当代知识转型呼唤教学观念的革新。新的教学过程观、目标观、内容观、方法观、评价观的确立,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宏丽 《辽宁教育》2023,(23):36-40
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是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实现核心素养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如何正确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英语教师必须面对而且要积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依据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思考和认识,结合本市近年英语教学教研的行动研究和教学实例,对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加以梳理,分别给出解决对策,并按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层次、九类型”学习活动逐一解析。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学校管理观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教育与管理系统的全面重构,学校管理变革乃大势所趋。本文在宏观背景审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学校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困惑与发展的趋势,以新的范畴观、组织观、过程观、职能观、动力观、发展观、领域观等七个方面为视角,全方位地推演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管理观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新课程改革无疑要求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而更要求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和树立学习新理念、现代学习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应树立四大学习新理念:变革性学习理念,全面性学习理念,创新性学习理念,灵活性学习理念;应树立十大现代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多元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发现学习观,快乐学习观,高效学习观,联系学习观,全面学习观,优化学习观。  相似文献   

12.
课程问题的多重属性,客观要求课程理解和课程观应超越"单一要素论"。同时,应超越"作为事实"课程观的局限,倡导基于课程理解和课程研究中的价值思维和过程思维,主张"作为实践"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抽样调查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新课程实施不利因素的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困难、教师获得新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等情况,结果表明,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清晰,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不足,投入感不强;学生基础差,难以适应新课程;课程资源匮乏,评价改革滞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性质 ,本文在物理文化定义及其起源的基础上 ,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物理教学的文化活动属性作了初步探讨 ,并提出了运用“准历史现象”法组织物理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物理类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新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物理学课程在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应在更新教改理念、寻找改革重点和突破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改体系,以充分发挥该门课程在培养人的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品质等方面的特殊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依据泰勒课程理论,在借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以前传统课程方案的弊端,探讨了物理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阐明了新版物理学课程的特色,指出了新版物理学课程建设的措施,即加大植入课程的研发力度,极力推进实践课程的建设,增加综合素质课程和选修课的比例,提出了课程建设要适应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要适应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展示了创新课程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7.
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人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理念,从身心、智力、审美和情感意识、个人责任和精神价值等多方面整合人类个体知识。约翰.米勒提出"平衡、包容与联结"为全人教育课程遵循的三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全人教育理念的途径。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培养全面和谐大学生和提高文化素质的模式,以整合的理念整体思考高校课程体系,融课程规划、目标、内容、评价和管理为一体。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课外学术活动或业余活动为主要实践阵地和实施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其理念和思想,在教师教学方法中融渗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此外,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课程的规划、审核与实施,建立评价体系是落实全人课程和保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大中小学教师走进新课程、建设新课程,观念更新为先为重。本从心理学视角对新课程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做了理论论证和操作思路设计,以期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观念认同感、主体责任感和行动方向感。  相似文献   

19.
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的根本看法,是指导课程实践的方法论。传统课程以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为核心。新课程观强调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的转变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纲要精神的落实,会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New Zealand physics curriculum from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W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document and examine the obstacles to its implementation. Change was compromised by the lack of any intersubjective linkage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curriculum designers. The teachers’ own community of practice was most influential in how implementation occurred.

Curriculum change processes and discourses must be made transparent so that teachers can have a framework for ‘dereification’ of a curriculum document into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 Without planning for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negotiation of curriculum meanings, curriculum developers themselves become marginalized, and the cultural objects they have developed will be adopted in unanticipated 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