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6,(6):102-105
以86版《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为素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气质与心理健康"的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分别陈述了气质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及课后反馈,使学生通过思考、分享、讨论等方式去了解和掌握原本抽象的气质内容和种类,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并扬长避短,促进自身成长;同时又理解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从而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和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气质类型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和相对稳定性。进行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既可以让学生们更了解自己的个性气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并进一步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作出思考;也可以为在职的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富有效率、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文尝试对此做一系列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英国导演布鲁克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请一位观众上台念《亨利五世》中的一份战亡者名单。开始这位观众以假嗓子表现莎剧的庄重和古雅,但不久听众便厌烦了。后来,布鲁克要求每念一个名字就停顿一下,同时要求观众回忆一下这个死亡者生前的某些生活片断。于是,效果就大不相同,剧场里一片庄重肃穆的气氛。这就是所谓的”角色效应”。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体验一回角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角色效应”在戏剧教学中的重要性十分明显。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己演一回角色,学生实际上就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演戏…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中心理小品运用中教师痕迹过重、重点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运用心理小品的策略:合理出示功能不同的心理小品,不流于形式;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鼓励学生自然真诚的角色表演;心理小品评估的是表演人的心理、行为,而不是表演人本身;心理小品指导中运用恰当的面质等技巧,开放心声,促进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5.
艾运辉 《物理教师》2001,22(7):35-35
在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光的反射”后面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哪位观众先听到演奏声?(电视靠无线电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参考答案是:  相似文献   

6.
一次,有三位名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同台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就是在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将不参加这次演出。剧场经理动了一番脑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演出那天,一位好奇的演员到剧场门前一看,原来剧场经理贴出的海报不是一般的纸面形式,而是一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位演员的名字都写在上面,转动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在贯彻《规范》中,市20中学在全校开展了以《规范》为主题的戏剧小品创作活动。前不久,该校举办了演出会。会上演出的15个戏剧小品均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这些小品从不同角度宣传了《规范》。由于形式喜闻乐见,观众十分踊跃,使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影视表演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小品剧是影视表演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模式的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影视表演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学校表演系的“小品大赛”活动平台为依托,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对小品剧节目排练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也关注了当前社会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将传统的小品和表演练习过渡到能够面向行业市场、面向校园、面向观众检验的小的表演作品、小的戏剧作品,并在小品实践教学创作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学生演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训练学生组织自我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晓峰 《学子》2014,(11):6-6
一、讲台——生命的舞台我们喜欢看舞台上的表演,唱歌也好、跳舞也好、相声也好、小品也好,喜欢电影和电视,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些演员十分的光鲜,相比自己一个穷酸教书匠,怎么也光鲜不起来。实则非也,其实,我们也可以一样的耀眼,我们的讲台就是我们生命的舞台。好的演员,她笑,观众就笑,她哭,观众也哭;试问我们站在讲台上是否也同样的忘我,同样的投入,并时时把学生的感受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0.
一节活动课《情绪剧场》,想通过排演小品的形式来表现“情绪不同,结果不同”,让学生真正弄明白情绪需要调节的道理;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学生们都很积极,不用我的参与,准备很充分。一切布置停当,表演惟妙惟肖。引得众人在思考中大笑,但有一个节目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个节目的大意是这样的:老师已开始上课,一个学生跑的气喘吁吁,最终还是迟到了,这位老师就停下讲课教训这位学生,学生开口还未说上一句话,就被老师的“还要争辩”给截回去了,学生只好低下头,快要哭了的样子,似乎很委曲。终于,老师大发慈悲让学生回到位…  相似文献   

11.
自我认识不清、未来规划不明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青年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气质特质和性格特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表明,学生在客观认识自我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气质特质和性格特征清晰准确地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对于青少年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正确选择未来工作的地域、行业和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元旦会演又到了 ,同学们都争着想上台 ,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体师生、自己的父母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但是 ,全校24个班级的节目 ,一个下午的时间 ,显然 ,机会有限 ,怎么办呢?对 ,来个大合唱 ,生生有份 ;再来个小品 ,小品人数上尽可能考虑多几个角色。于是我今年自编了一个很有新意的节目———小品“招工” ,角色多 ,场面大 ,气氛好。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演猎头公司、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董事长、总经理。主要角色有穷有志、穷无志、富有志、富无志 ,又设计了3位举牌礼仪小姐 ,共有13位同学参与演出。放学后 ,仍有同学…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电影明星帕特·奥布瑞恩在踏入影视界之前,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话剧演员。一次,他参加了一部《向上,向上》的话剧表演。帕特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的表演也很到位,可观众似乎对这样的剧本不感兴趣。第一次演出,剧场里的座位上只坐了不足三分之一的观众。后来,观众越来越少,剧团  相似文献   

14.
歌唱家的艺术气质来源于日积月累的修炼,同时艺术气质也会给歌唱家的演唱更富有生命力。作为音乐学科表演专业的民族声乐教学,是培养和造就民族声乐歌唱家的主要途径。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具备良好歌唱状态和歌唱能力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艺术气质,向更高层次递进就很难发展。因此,应从内在涵养和外在体现两个方面,注意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养成训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中心理小品运用中教师痕迹过重、重点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运用心理小品的策略:合理出示功能不同的心理小品,不流于形式;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鼓励学生自然真诚的角色表演;心理小品评估的是表演人的心理、行为,而不是表演人本身;心理小品指导中运用恰当的面质等技巧,开放心声,促进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16.
4月5日至8日,我院师生排演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天桥剧场成功演出,受到了北京观众和媒体广泛好评和关注,热情的北京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来自赵树理家乡的老师和学生。连续四  相似文献   

17.
从最初戏剧演出活动的出现发展到现在,舞台上材料的运用也在不断的扩展。开始的演出活动人们只是借助于现成的自然物或者是自然环境作为演出的环境,发展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剧场也只是局限在木、石、布这类材料上,整个的演出也就侧重于对观众精神上的娱乐而相对减弱了环境造型对观众视觉的冲击。西元前338年左右,希腊人在雅典城南山坡上建造的就是一座石造剧场,这座巨型的露天剧场有一万五千个座位供观众观看演出,演出是半圆的扇形,各种竞赛演出都在这种形式的剧场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钢琴大师在美国某大音乐厅的表演就要开始了。剧场里的观众穿着正式的礼服,安静地等待着。有位母亲,带着一个九岁的小孩,小孩等得不耐烦,在座位上动个不停。母亲希望他在听过大师演奏之后,会对练习钢琴发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人格会影响中学生的运动能力,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和运用好学生的气质这一人格特点。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顶尖级的杂技高手,参加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演出,这次演出的主题是在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架一条钢丝,而他的表演节目是从钢丝的这边走到另一边。演出就要开始了,山头上聚满了观众,人们屏住呼吸在观看一场惊险的表演。杂技高手慢慢地但终于顺利地走了过去,人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