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智力,就是指“聪明才智”或者“智慧”,不仅反映在一个人获得知识、储备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上,还反映在一个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数学,作为最先接触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启发学生智力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探究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历史教学工作,开展历史教学法的研究,最近由北京市历史学会和北京教育学院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如何开展智力问题的研究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中大家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注重人材的培养和开发,为此就必须发掘人的智力潜力,也就是发掘人的聪明才智.讨论中认为,所谓智力包含想象力、判断力(思维力)、记忆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换句话说,人的认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等都属于智力的范畴.历史教学对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历史课不仅传授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认识培养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一本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书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结构的理论,认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他首次把人际交往智能纳入了智力的范畴。有人说“成功=30%知识+70%人脉”,更有人说“人际关系与人力技能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因为人的生命永远不孤立,我们和所有的东西都会发生关系,而生命中最主要的也就是这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既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在高中历史课程方面 ,将开辟中外比较专题史 ,注重于史学阅读、分析和实践。专题史的设计 ,旨在使高中学生形成“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原理”的认知结构 ,达到认知历史和发展智力的目的。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 ,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认知结构。  一、历史认知结构的形成 ,既是学习知识 ,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  历史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 (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和横向空间及不同区域、不同内容的网状结构 )和智能结构 (包含智力和能力 ,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是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诸如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智力和能力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彼此影响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7.
胡清娟 《新疆教育》2012,(11):155-155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学实践从原来的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自编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培养智能的重要途径。有的学者把阅读当作“学习之路”、“智慧之源”是很有道理的。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结合性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阅读不甚得法,抓不住重…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国家和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努力形成和调节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并突出在“智能结构”阶梯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创造能力。“智能结构”是智力和能力各种成分的有机结合,属于人的个性特征,是人才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形成“智能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是两大因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  相似文献   

10.
“智力开发”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目前教改的主攻方向。知识与智力既是密切联系,又是互相区别的,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互相取代。它表现在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决定这个人智力的高低,两者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而只有智力发展了才能更好、更科学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关键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围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处理教材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放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放在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开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变知识教学为智能教学。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着眼点的转移导致方法的改变。知识教学使教学程式化,面面俱到,效果不佳,抑制或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智能教学将课文看作“例子”,从具体的例子探索某一方面的规律(小规律),从一例探求一理,让学生掌握、运用规律,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掌握了“一理”,即可扩大知识面,老师可将同类课文让其自学,或老师指导其自学,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去做,在实践中化为能力。这样做,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当然其它的问题也易迎刃而解。为了充分说明问题,我们将陆续解剖一些实例,这次的实例是《明湖居听书》一文。在这篇课文中,我们探索的“小规律”是“怎样写声音?”  相似文献   

12.
读了《历史教学问题》第四期林丙义同志的文章,有些不同意见,这里提出来与林丙义同志商讨。一.坚持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统一林丙义同志极力批评不重视历史知识,片面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确有这种现象。可是他却主张“一堂历史课,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只要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历史知识,就是在培养学生智能方面作出了贡献”。这好象有点从一种极端来反对另一种极端,同样没有摆正讲授知识和培养智能的关系。讲授历史知识和发展智力是辨证统一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本身渗透着一定的历史观点,体现着观察分  相似文献   

13.
从广义上来讲,“运动能力”也是一种智力、一种天赋。人的智慧有多种,其中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和身体运动智力等。身体运动的智力,与其他“聪明才智”一样,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其重要性不可低估。我们必须明白,考试的目标除了选拔人才,另外就是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高等教育目标的时候,大家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对知识、智力、能力、毅力之间是什么关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分别承担什么任务?什么叫独立工作能力?怎样才算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总结,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智力是人脑进行的一种意识活动,属于人的内在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有四要素: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它具  相似文献   

15.
曾读过的一篇名为《现代人的智能》的科普文章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形式有7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想像力”“运动能力”“音乐智能”“交际能力”和“自处(内省)能力”。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这7种智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这7种智能的潜在才华,但表现突出的一般只有两到三种。心理学家把两三种智能,归纳成一个智能组合类型,用这种组合类型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倾向”。倘能“仔细观察和发现儿童智能的强项,加以认真和持之以恒的引导、扶掖……这比…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学科一样 ,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为智能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智能培养 ,具体说 ,首先是“学史使人明智” ,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受到教育 ,增长聪明才智 ,然后借鉴这些历史知识 ,举一反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转化成能力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历史教学的特点 ,就是把人类社会已经消逝了的各种历史现象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述 ,运用插图、模型、文物展览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 :在讲述河姆渡文化遗址时 ,把复制的骨器、木器、石器等…  相似文献   

17.
物理系大学生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智育来说,知识和智能的发展应该并重,不可偏废。但是,目前学生的智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就造成他们难以应付当今世界科学“大爆炸”和旧知识“老化”的局面,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智能是极待解决的势在必行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智能”,是指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智力是指从感知到思维的心理过程,一般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能力是指在智力基础上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实践表现,一般表现为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江华 《教育》2013,(24):55-56
所谓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每个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差异的,甚至一个人的记忆能力常常体现一个人的智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特别强,教师讲过的知识马上就记住了;有些学生背诵一点知识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还记得不牢固。事实上,学习历史以及其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学过程,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教学生会学习。这种由“教”到“学”的根本性转变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更是学习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指导和学习指导,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获取其它一切能力的能力,它不属于智力范畴,也不属于知识范畴,而属实际活动的范畴。它和其它能力有着相互渗透甚至部分重迭的特点,但它是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领域关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座谈会上,同志们在肯定培养智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对什么是智力、能力以及知识和智力、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大家说,目前对什么是智力、能力的理解,众说纷纭,有待于继续研究。许多同志认为,智力是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通常把智力叫“智慧”。它是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记忆、想象、判断、推理等等表现出来的,并且是以思维活动贯穿全过程为特征的。因此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就应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能力是人们的认识作用于客观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