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外语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学习者非母语的语言作为直接教学用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端于加拿大,现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浸入式教学使用的第二语言通常叫做目标外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语言,目标外语是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外语,使之有别于其它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我国,外语浸入式教学通常是指英语浸入式教学,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而不是通过专门的第二语言课程(英语)教学来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浸入式教学法是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实现了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在概述浸入式教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探讨我国浸入式外语教学研究的背景、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3.
浸入式教学法是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实现了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在概述浸入式教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探讨我国浸入式外语教学研究的背景、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4.
程昕 《教育探索》2011,(6):87-88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采用外文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母语和外语为授课语言,不分主次,交替使用,互为主体,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学科内容,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它主要解决有些用母语都难以理解的双语课程,如果继续采用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就达不到双语教学目标的问题.有效实施"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能够真正达到双语...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是指一种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我国主要是指运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所学专业课程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从分析双语教学的起源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初步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双语教学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狭义的双语教学可以解释为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本民族语言和一门外语的教与学,达到让学生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课程结束后达到精通母语,掌握一门外语的教学模式.广义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育模式,将在加强非外语学习的同时,开始在非外语课程中,用母语、外语两种语言教学,以养成用外语思考的习惯.在我国双语教学具体的是指除用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既包括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讲解,也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等形式,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阻碍.  相似文献   

7.
陈剑敏 《山东教育科研》2009,(17):F0003-F0003
国外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浸没式(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过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显然,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前二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完全照搬来用于我国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双语教学及其相关概念要研究双语教学首先必须领会双语教学的相关要领和精神。关于双语人员的定义,语言学家及研究专家众说不一。概括来讲,双语人员就是指一定程度上掌握并能在一定语境中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双语现象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能力的人类普遍现象,即双语人员在现实生活中的双语运用,或者说一个人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实存在。关于双语概念至今也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解释都离不开其核心的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两种语言,母语及第二语言。二是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两种语言。双语教育或双语教学就是指以母语和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用语或指导语进行学科内容学习的教学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以母语及第二语言作为媒介语而进行的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模式。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双语教育是指以学生的第一语言和文化为主要媒介,同时系统地教授第二语言的教育活动。二、双语教学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二语习得,是以第二语言为课堂媒介,是借助于第二语言学习新的学科内容。在双语教学中,第二语言主要用作学习交流的工具,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科内容的学习而不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当然在双语教学中也包含...  相似文献   

9.
"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一)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概念阐释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逐渐渗透的方式所实施的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为目标、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双语人才打基础的教学模式。笔者之所以将其定名为“浸润式”,主要依据我国辞书中对“浸润”一词的以下三种解释:第一,“浸润”有“物受水渗透”①之意。在我国,双语教学的直接目标,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一门外语基本过关的问题。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习得的。在这里,语言环境的“渗透”功能至…  相似文献   

10.
浸入式双语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于加拿大,它以语言为教学媒介,在学校里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其他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国,由于不同层次院校专业资源不平衡、双语教师匮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材教法相对落后等原因,短期内在高校全面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还有相当难度。但是,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利于母语发展和民族情操的培养;发展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对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广泛开展的浸入式双语教学存在盲目抄袭,甚至一知半解的情况。浸入式并不排斥母语,但是反对语言混用,主张语言分离。在单语教学时段内,教师用自然的、真实的、流畅的、可预见的课堂语言教授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同时提高语言水平。该文从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学的本质特点入手,揭示浸入式中分离法蕴含的学科优先原则、可理解性第二语言输入和语言分离领域等原则,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强的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朱德芬 《考试周刊》2008,(3):100-101
双语教育中,二语与母语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试探讨低龄段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母语学习的影响.反对浸入式教学的学者认为过早地用第二语言作为指导语言会严重阻碍儿童的母语学习,以致影响儿童的认知和性格的发展.持不同意见者则以Commis为主要代表.Lambert发展前人的说法提出了‘负双语(subtractive bilingualism)'和‘正双语(additie bilingualism)'的分法和‘发展的交互性假说(Developmental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其中"负双语"是指第一语言逐步被第二语言所代替,"正双语"是指第一语言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作者通过对博罗实验小学的三个年级(学前,一,二)的一次语文期终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别就各年级的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语文成绩及实验班内部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进行了对比;另外,作者在该校教师的辅助下,对实验班的少数学生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口头测试.实验班的语文成绩没有出现低于普通班的情况,而在实验班内部,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语文成绩也呈平衡状态.由此可见,低龄段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母语学习没有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开展英语浸入式教学,是指通过最大限度地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母语为汉语的儿童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幼儿园或学校期间被浸泡(immerse)在第二语言--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最终达到培养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崔玲  陈光 《职业技术》2006,(12):103-103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课程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活动。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等形式,其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进行思维,能  相似文献   

15.
赵艳丽 《教书育人》2013,(24):100-101
一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式的定义及特征所谓语码转换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或两种不同语言交替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码转换英语教学模式应以提升学生词汇量掌控和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师课堂授课,适时、适量的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词汇、短语、语篇等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在我国某些地区,部分高校率先把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族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主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旗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丰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双语教学的涵义及目的双语的英文是“B ilingua l”,就是“Tw o L anguages”(两种语言)。其含义是能熟练和恰当地使用两种语言,以便促进那些掌握母语而正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学生的学习。我国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理化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后来,新加坡、比利时、卢森堡和中国香港也实行了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16,(6):85-92
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HLI)是一种以夏威夷语作为教学语言媒介,进行学科知识内容教学的模式。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已有将近30年历史,是美国最成功的本土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之一。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夏威夷语浸入式课堂教学实践和成效,以期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国外"维持母语"的双语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在学习应用目标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双语过渡"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母语相同学生,开设专门的外语必修课,系统地学习外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母语讲授,逐渐过渡到在部分学科中进行混合式的双语讲授,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听说能力,以提高外语的实用性。"完全浸身目标语"模式母语几乎不在校内使用,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所有学科课程全部用目标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