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排进攻战术包括用立体进攻和后排强攻.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女排联赛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高于前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后排进攻战术中,立体进攻战术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快攻掩护攻的直接扣死率,后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而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使用率却远低于世界女排强队.提高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率与战术质量,是提高我国甲A女排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强扣球进攻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2年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支世界强队扣球进攻统计,对各队进攻实力、进攻现状、战术效果以及主要战术特征作相应探讨、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俄罗斯队网上扣球进攻实力最强,中国队进攻能力次之,中国队强攻质量有所提高,快攻已不占绝对优势.年轻的中国女排,已具备和具有战胜世界强队的身体素质条件,网上扣球进攻实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2004—2008年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女子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数量逐渐增多;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率和在防反过程中的起球率都比较出色;在进攻打法上,强攻依然占据高水平女子竞技排球赛事的主导地位;立体进攻战术在女子排球运动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女排在2008年未能夺冠,主要原因出在快攻、拦网和防守反击上,其中又以快攻和拦网的劣势最为明显。中国女排的优势是发球、一传和一攻。  相似文献   

4.
对九运会女排决赛阶段三种进攻打法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运会女子排球决赛第二阶段12支队伍扣球进攻技术的数据统计,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强攻、快攻和后排攻等三种进攻打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优秀女排队伍进攻方式以强攻为主体;快攻虽然使用率远不如强攻,但进攻效果显:后排攻使用率和效果都甚差。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女子排球运动员高度、弹跳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运用快攻战术十分必要。江苏女子排球队的实践表明,重视快攻战术的训练与运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快攻战术训练,提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前六名队伍中的巴西、意大利、中国、古巴和荷兰五支队伍的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仍保持了快变灵活的特点与优势,快攻运用区域主要在2号位,快攻扣球质量强于欧美女排队;以强攻夺取网上优势是各欧美女排队的共同特点,在快攻战术中主要采用在3号位区域的高点短平快、近体快攻为主的扣球手段。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对快速进攻进一步定义;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时机以及表现形式,发动快速进攻的场区、完成时间、参与人数、运用手段、攻击线路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揭示现代足球比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特征,了解和掌握世界高水平球队运用快速进攻战术的最新动态,以期为丰富足球快速进攻战术理论并对提高我国足球整体认识水平、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借鉴.本届世界杯16强快攻主要从中、后场发起;上、下半场快攻次数基本相同;在前场3 S内利用个人突破、3次以下传递,在中场5 S内利用个人突破、5次以下传递,在后场7 S内、5次以下传递完成快攻;以2~3人参与快攻为主;快攻方式主要有个人突破、2过1配合、连续短传、转移进攻方向、快速发出定位球,连续短传方式等;快攻线路多集中在边、肋路.  相似文献   

8.
以每球得分制规则修改以来世界三大赛前八名队伍的反攻战术打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技术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男子排球强队比赛中反攻战术运用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现代世界男排反攻战术打法表现为快攻战术运用极为普遍;强攻战术打法走势分散;强攻与快攻运用趋于合理;亚洲队伍在反攻战术打法上略显滞后,不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从近20年世界男子优秀队参加重大世界大赛的历史资料及录像系统,完整分析强攻、快攻、立体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运用趋势,论证三攻体系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男排进攻战术运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甲A男排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男排联赛各强队比赛中战术结构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甲A男排各强队比赛中以接发球前排平面战术攻为其进攻战术结构的基本特征;立体攻中的后排攻和后排强攻也主要用于接发球进攻;前排强攻在接扣球进攻中的运用次数比例高于接发球进攻.接发球到位率是保证我国男排发挥进攻战术特征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1.
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全部38场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寻找当今世界女子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战术的特点,发现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女子曲棍球比赛中,强攻战术成为各支强队的短角球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各支强队在短角球强攻战术中主要应用拉射战术,同时拉射战术也是强攻战术中主要得分手段;而中国队短角球拉射战术在发球到停球时间和停球到拉射出手时间上明显长于荷兰队,这可能是导致中国队短角球拉射战术成功率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2015-2016赛季CBA八强球队攻防两端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总决赛两队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八强球队进攻实力分为A、B、C三个等级,防守实力和攻防实力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八强球队多为攻强守弱型,广东队是唯一一支守强攻弱型球队.八强球队的排名与进攻RSR值、攻防RSR值相关系数均高于0.9,呈高度相关(P<0.01),排名与防守RSR值相关系数低于0.9,呈不显著相关(P>0.05).总决赛两队,四川队进攻实力较为突出,但各项指标与辽宁队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川队防守实力同样强于辽宁队,且防守篮板、盖帽两项指标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CBA要注重建立多层次的防守体系,各队要注重攻守平衡,要重视优秀职业球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为联赛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进攻实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队伍的总体进攻实力上,中国女排的整体水平与对手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击力方面;在进攻得分方式上,前排强攻和快攻是中国队得分的主要手段;主攻运动员进攻实力与对手有较大差距,是中国队进攻中明显的薄弱点;副攻运动员的进攻与美国、巴西相比,成功率偏低;接应运动员总体进攻效果优于交手队,但进攻打法及得分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二传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和进攻效果均好于各支交手队;中国队主攻、接应的进攻得分占全队进攻总得分的比例低于交手队。  相似文献   

15.
对CUBA的优秀女队的技、战术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四届CUBA联赛中进入过女4强赛的6支球队的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对第四届CUBA女4强赛中3场比赛中的攻防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录像观查统计.研究表明: CUBA的优秀球队在投篮命中率、抢断球、以及传接球等基本技术上逐年有所提高,但与WCBA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CUBA的优秀球队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技术动作不规范;防守犯规多,防守战术缺乏攻击性与多变性;进攻得分的手段单一,快攻得分所占比例低,进攻的速度、节奏缺乏变化,进攻战术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总体来看技、战术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古巴队的网上差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古女排的网上差距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 :中国女排强攻能力明显不及古巴队 ;战术攻能力比古巴队低 ;拦网能力不及古巴队 ;网上实力明显低于古巴队 ,特别是扣拦得分能力与古巴队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中与对手比赛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效果不如对手好;一攻中的快攻得分比对手多,但进攻方式及进攻点相对单一,且在比赛中发挥不太稳定;球队的整体强攻、拦网技战术运用能力及效果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对手的主攻、接应、副攻队员的扣球进攻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主攻队员的扣球进攻有一定优势,但与塞尔维亚和美国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副攻队员扣球的各项指标与对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其扣球进攻可圈可点;接应队员的扣球效果较差,扣死数少且扣死率低,进攻实力明显不如对手,与巴西、塞尔维亚等欧美强队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建议中国女排积极打造另一核心进攻点;充分发挥副攻队员以及其他位置队员的跑动掩护作用,为球队在进攻端的变化提供保障;加强接应队员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接应队员在2号位的强攻实力,保证扣球进攻实力的均衡性和稳定性,提升球队整体进攻实力。  相似文献   

1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战术统计法、三维高速摄像分析法,研究并揭示了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技战术特点,为巴西奥运会夺冠提出了对策。2015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网上进攻实力明显提高,扣球成功率高于外国女排,3号位近体快和短平快快攻战术数量比以往增多且进攻效果较好,后排进攻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拦网有了提高,拦网得分高于外国女排:接发球到位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同国外女排强队没有差异,但同日本女排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和美国队相比进攻和拦网仍存有一定差距。中国女排需进一步加强网上进攻实力,提高二传的组织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探析当今世界足球运动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进攻战术多样化,其中快攻、反击、定位球战术的运用比例上升,边中结合的进攻战术手段是强队取胜的法宝;进球区域不断扩大。进攻战术发展态势为:战术多样化、全面化,战术运用趋向于快速、合理、简练和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