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前,我国资助工作体系日臻完善,已经能保障高校学生安心求学。随着高校学生受助需求多样性增强,发展性需求明显显现,高校的资助工作已经步入从保障性资助转变为精准资助和发展性资助的过渡阶段,这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调研,探索"发展性资助"模式构建,扎实推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发展"上的精准帮扶,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构筑个体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从以物质保障为主的"保障性资助"向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资助"转变。发展性资助育人符合学生内在需求提升规律,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构建"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五扶并举的资助育人实践架构和绩效评价为保障机制的"五扶一评"发展性资助育人实践体系,可将"资助"与"育人"全面结合,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既是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于一体,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资助育人体系。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精准认定管理机制,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高校受助学生物质上帮助、精神上激励、能力上锻炼、实践中培养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背景下,发展性资助是对现有保障性资助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资助模式。本文从研究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理论基础、构建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助于促进研究生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创新,为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完善和资助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发展性资助是以全体学生为资助对象、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资助模式。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更适应高校改革的新趋势,已成为高校资助体系建设的新方向。探索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途径,是实施大学生发展性资助工作的前提和支撑。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途径探索,包括健全品德培养方式、拓展学业激励形式、强化身心健康资助和完善创新创业资助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发展性资助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权责意识的培养,在"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正面临着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经费投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参与式资助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资助管理模式,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空间和发展平台。高校可以从提升资助工作理念、创新资助工作形式和内容以及提高资助工作效率三个方面来加快参与式资助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随着贫困大学生资助日益加大力度,高校面临的贫困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更多是贫困大学生的能力资助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转变为基点,解决目前贫困生资助单一形式,化解学生“等、靠、要”的资助心态,将“经济帮扶式”资助与“能力开发式”资助倾斜转化,探析“以人为本、资助育人”资助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建立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开发的资助模式的构建,促进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我国高校资助育人的发展历程,分析高校各具特色的资助育人模式对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南华大学积极探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制度建设为支撑、文化培育为保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四基点”多维资助育人模式.对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的深化,对完善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资助就是在保障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项目,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提供经费和机会,满足困难学生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成才.通过浙江省发展性资助的实践,可以看到,发展性资助可以增强学生“六个基本意识”,提升学生自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校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特别是促进受助学生自身发展上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其发展和创新。它是在继承、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灵魂,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它在相关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帮扶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人施助,励志育人"。  相似文献   

12.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实现教育脱贫的重要手段,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能力帮扶、资助工作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以精准扶贫为视角,探究高校如何将精准育人的精神贯彻于学生资助的全过程,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资助政策及制度不断完善,但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仍存在资助队伍薄弱、重物质资助轻心理资助、无法满足部分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需求的问题。分析了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加大经费投入,拓宽资助经费来源;完善资助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利用大数据,实现资助精准化;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精神引领;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六个方面的对策,以提升独立学院专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杨艳 《教书育人》2012,(18):10-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在该体系中,仅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属于有偿资助,其他均为无偿资助。在这种资助模式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等、靠、要"思想,出现了感恩、自立、自强意识缺乏等倾向,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资助体系作用发挥的有效性,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博弈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有效资助,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面临的困境,形成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需要对政府、社会、高校、银行、学生等与资助有关的各方进行博弈分析,认清贫困生资助的工作问题症结所在,克服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搭便车行为以及贫困学生个人诚信与综合能力不足的现象,进而实现由"输血"向"造血"型资助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一大群体,长期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资助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基于此,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提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扭转常规资助存在的"重资助、轻育人、不回报"的局面,秉着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的理念,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和专业能力提升平台。文章构建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模式,分析其区别于常规资助的特点和优势,并从企业选择、组织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状况亟需矫正、帮扶途径不足等问题。加强资助管理队伍建设,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以勤工助学为契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课余实践、社会适应能力;以砺心、励志、力行教育为平台,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资助育人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意识。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资金发放,而应该是把"经济资助"和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教育即所谓的"精神支柱"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受到经济资助、分享党的温暖的同时,学会如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政策宣传和育人模式上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从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精神引领为支撑、以心理关爱为保障、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四个方面阐释了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以期为解决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是当前高等学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从牢固树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资助育人途径和不断开创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三个方面积极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念、途径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做到"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