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课文特点《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一篇参观记。作者参观的是斯大林同志早年从事革命的史迹。这一革命史迹的特色是,革命者在地下印刷所从事秘密斗争.作者抓住了这个特点,记叙革命者的革命斗争事迹和说明介绍革命场所(地下印刷所)有机结合。题目中的“地下”二字,既指地下印刷所,又指革命者的地下(秘密)斗争.  相似文献   

2.
××同志: 您好! 来信询问《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一课的公开教学情况,抱歉得很,我没有能够争取到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但我因为始终参加备课,参加听课,参加总结,情况了解一些,姑且拣几点体会写下来供您参考吧。《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是供中学生学习记叙处所的一篇典型的优秀散文,解放以来一直被选做中学语文教材。当然,  相似文献   

3.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中的二至八节是全文的重点,这一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地下印刷所的外部情况和内部构造;二、地下印刷所的营造过程。为了让学生搞清楚这两方面的内容,运用幻灯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比较轻松地讲清课文。  相似文献   

4.
芽盾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一篇说明文的典范之作。然而千密难免一疏,正是在这篇大手笔的力作里,却有两处出现了令人遗憾的语病。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一、认识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学习革命者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二、弄清并学习本文方位清楚,顺序写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记叙处所的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地下印刷所的构造。教学步骤: 一、题解: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著名作家茅盾(即沈雁冰)的作品。一九四六年,他赴苏联参观访问回国后,写成《苏联见闻录》。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是备受推崇的记叙处所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生中仍然存在着光读书而不思考的倾向,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提倡和运用复述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由口诵进而用心思维,较好地完成“读书——思维——口述——笔述”的过程。怎样才能搞好复述教学呢?首先,要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复述,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复述的内容和重点。例如,《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这篇课文,它记叙的线索可分两个方面:一是以间为顺序,介绍了印刷所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选自茅盾同志的《苏联见闻录》。本文记叙了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奇妙的建筑结构和秘密的创设经过,表现了在沙皇统治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和革命者的高度智慧。标题中的“地下”一词语义双关,既指在地底下,又含有“秘密”的意思。“秘密”是全文构思的关键。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条理清晰、引人入胜地向读者介绍了这个印刷所的“秘密”。下面对本文的修辞现象从词语、句式、篇章、表现风格方面各举几例并作简要分析 一、词语 1、动词的选用,准确、贴切。例如: ①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约摸爬过四米……顺着木头梯子爬上去……弯着腰走过这条隧道……  相似文献   

8.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一篇出色的记叙文。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不仅与了印刷所的整个结构和建筑经过,还写了印刷所被敌人破坏的情况和革命后重建的情况。文中没有写纷繁的人物,也没有写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夹进个人的抒情和议论,只是对印刷所作客观的、如实的描述。由于描述细致,层次清楚,读过之后,印刷所的轮廓,它的历史和现状都十分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反映出作者在题材的处理和组织上,有独到的技巧,值得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编辑部: 你刊(中学版)去年第九期刊登《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的教案中,附有地下印刷所的结构图。我们仔细对照原文,发现该图差错较多。如: 1.原文说的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式样”,可是,附图却把地面住宅建筑画成中国农民住宅的标准式样了。 2.原文说的是“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前边有走廊……”,可是,附图却把左右方位颠倒了,因此井跟印刷所的左右方位也颠倒了;屋前的走廊也没有画出来。  相似文献   

10.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过去是作为记叙文来教的,现在被编入说明文单元。如何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将该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8节,第二部分9—11节,每部分又若干层,这样分法,基本上没有按照说明文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去分段,因而,使人感到条理不清,难于教学。  相似文献   

11.
从莫斯科至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 ,车行四昼夜 ,至第三日 ,车窗外已无白雪 ,路旁小溪轻泻 ,原野颇有绿意 ,大似江南初春。我们在第比利斯市东方旅馆下榻 ,当天即去拜会格鲁吉亚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弥尔瓦 ,并与他拟定了参观日程。日程安排了整整一星期 :参观斯大林博物馆、第比利斯电影制片厂、儿童宫、格鲁吉亚国立大学、马恩列斯学院格鲁吉亚分院、革命遗迹———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们建立的秘密地下印刷所 ,以及建于五世纪的肖尼大教堂。还有一天安排去斯大林的故乡戈里观光。194 7年 5月 ,在我重新踏上祖国国土的时候 ,国内局势已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2.
文学巨匠茅盾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那丰厚的著作却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因此,我们仍觉得他还活在世上。他的代表作《子夜》最后一章《吴荪甫的失败》现在又出现在同学们的课本上。至此,茅盾共有五篇作品选作中学教材。它们分别是:《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白杨礼赞》、《风景谈》、《春蚕》和《吴荪甫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1987年秋,新乡市各中学的初中一年级普遍使用语文新教材.市教研室特请郑州教育学院张建华院长等,向全市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作了关于如何使用语文新教材的报告.此后,市教研室又组织了初一语文新教材系列实验课.四位教师分别就《小桔灯》、《伤仲永》、《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相似文献   

14.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良好情绪的产生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使语文教学卓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学得有味道”。叶老所说的“味道”就是指兴趣。学生之所以对学习说明文感到乏味,就是他们没有这种“味道”,面对说明文的学习,教师就要想法让学生有这种“味道”。说明文所涉及知识面广,既有介绍建筑的,又有说明事理的,既有科学技术,又有新鲜的事物。要让学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教师就要找准能激发起内心激情的地方。如《向沙漠进军》中那种征服沙漠跟自然斗争的信心不鼓舞人吗《?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中,为了掩敌人之耳目精心的设计不令人…  相似文献   

15.
〔大纲要求〕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教材依据〕《描写和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初中第2册),《说明的方法》(初中第2册)。基本课文12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宇宙里有些什么》、《蜘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  相似文献   

16.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是句子的什么成分?请仔细思考,然后将正确选项填入表中。 1、她天天坐在窗口做针线。选项有:①是谓语;②是补语;③是状语;④是主语。 2、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选项有:①是状语;②是定语;③是补语;④是主语。 3、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选项有:①是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第78页注释①中说:“……作者(1896—1981)原名沈雁冰……。”其中,“原名沈雁冰”不妥。“原名”本应是作者的真实用名,而“字”则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原名”与“字名”不能完全等同,以  相似文献   

18.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右脑主要负责直感和创造力 ,左脑则负责语言和计算能力。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和智能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也是脑细胞发育增长由量到质的飞跃时期。对于这一最佳学龄阶段的学生 ,教师在注重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 ,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重点体现右脑功能的优势 ,以培养全脑型人才为己任 ,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用脑的良好习惯。1 直观情境教学法 :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像、语言等形象情境 ,刺激学生的主观感受。如在《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核舟记》等课文的教学中 ,…  相似文献   

19.
初中部分一件珍贵的衬衫老山界陆定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一面阿累济南的冬天老舍春朱自清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茅盾人民的勤务员陈广生崔家骏驿路梨花彭荆风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为学彭端淑故事三则两小儿辩日《列子》乐羊子妻范晔卖油翁欧阳修狼蒲松龄同志的信任唐弢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挺进报罗广斌刘德彬扬益言  相似文献   

20.
周围—木伽栏左边—独立小屋右边一两间正屋前面育口井人吐.1前面是走廊正常、普通r..J、.,L 子 院 / /下面有地下室(反对)l|守 下刷所!}通路—井壁的隧道隧道—木梯、横隧道、小门设备—印刷机、字架、小铁炉秘密地印《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板书@汪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