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在看?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谁在说》,望生义能猜出那是一档谈话节目。对于观众来说,一档谈话节目中,是谁在说很重要.不妨看看今天是谁来说——如果觉得说话的人有意思,我们自然就选中了这个频道,就会让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升上去。所以,选“谁在说”来做栏目的名字,让电视制片人煞费了一番苦心。  相似文献   

2.
邢晓春 《中国广播》2006,(10):67-68
“从小我们就爱听故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今天听故事的你,就是明天讲故事的人。”这是《故事新天地》节目宣传版的开头。看似平常的四句话,却道出了这个节目产生的原由、丰富的节目资源以及目标受众和讲述形式。2006年5月18日,《故事新天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全新亮相。顾名思义,这是一档“讲故事”的节目。其实,文艺之声的频率本身就定位为以语言类文艺节目为主,又称为“故事频率”。因此,这档节目的推出无疑是对频率主题概念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阿秀嫂的家常话》是嘉兴电台城郊台自2000年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对象性专题节目。节目运作两年多来,听众反映良好,节目中的主体人物“阿秀嫂”已成了农民听众心目中的“自家人”,《阿秀嫂的家常话》自然也成了嘉兴电台城郊台最有特色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4.
《我们结婚了》是2008年3月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周末档综艺节目,这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用真人秀的方式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多个侧面,男女明星组合成临时新婚家庭,在节目设置的各项“夫妻任务”里,双方的喜怒哀乐透过镜头纤毫毕现。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内外观众好评,收视屡创新高。成为真人秀节目策划新的指向。  相似文献   

5.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女”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似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节目一推出.在网络上反响热烈,叫好声与质疑声接踵而来,而节目最新收视率目前已排在全国同时段同类节目第七名。  相似文献   

6.
王霖 《声屏世界》2005,(6):37-37
《今日关注》节目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2004年7月推出的一档新闻类主持人节目,定位于“追寻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焦点”。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它不同于以往的舆论监督节目《新闻广角》或新闻类谈话节目《今日话题》,而是立足百姓,从普通百姓、普通听众的角度来确定选题,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关注度高的话题。作为栏目的主持人,怎样摆脱固有的播音腔,树立起鲜明的主持人形象呢?  相似文献   

7.
电视读报节目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目前.开设了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媒体可以罗列出一大串:央视新闻频道早间节目“媒体广场”汇集了各家媒体的新闻资讯;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干脆就叫“读报”;凤凰卫视2003年3月推出了一档由杨锦麟主持的“有报天天读”,形式新颖,  相似文献   

8.
陈明 《视听界》2006,(6):34-37
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19点30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变形计》。第一季《网变》讲述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网瘾少年和一个贫困乡村的农家少年互换7天的故事。节目一播出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视率在同时段卫视位居前列。随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推出了3期节目《高三师生母女互换》、《老孔变形计》、《走,走,走》。节目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有关此节目的报道和评论铺天盖地。《变形计》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 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9.
何屹  马宏杰 《视听界》2001,(4):6-6,46
《今日观察》是1999年5月无锡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每周四档,每档12分钟。节目开播至今,已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在市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享有一定声望,被誉为“无锡的焦点访谈”,其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电视白办节目的前茅。今年,《今日观察》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牛娜 《新闻爱好者》2010,(10):120-120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不事先备稿,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2004年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在东方卫视播出;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开办了《今晚》,这档“借鉴国际电视新型态的夜间轻资讯”栏目也是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1.
李轩  赵彤 《视听界》2001,(2):13-14
世纪之交,江苏卫视于2000年12月31日晚至2001年1月1日凌晨,推出了《世纪--我们共同跨越》5个小时的大型直播节目。其中第一部分为55分钟的新闻专题报道“世纪写真”,在充分报道各地庆祝活动的同时,全方位地对2000年以及20世纪进行回顾,和对21世纪进行展望,这一档新闻专题报道可以说是一本新闻杂志,下面我们想就“世纪写真”的准备和播出,谈谈对大型电视新闻节目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倩 《新闻三昧》2006,(12):30-32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10月推出的一档学术讲坛类节目。节目开办以来,一直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不经意间,这档只有午间和深夜才出现在屏幕上的讲课式栏目竟然火了起来,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乃至成了一种众说纷纭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新闻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真实”。一档优秀的新闻谈话节目首先要有强大的公信力,选种公信力是连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充分尊重和作为新闻传媒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基础之上的。不讲求“真实性”的新闻谈话节目,自然就没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娱乐寻根     
2004年5月22日,湖南卫视在娱乐走向定位的基础上,新推出一档大众娱乐擂台秀节目——《谁是英雄》。节目从相声演员的主持人大兵到对典雅艺术的民间化包装,从千差万别的“民间绝活”到嬉笑随意的现场氛围,都体现了节目那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益智”类电视节目,从字面上就不能理解这是一档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益智类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美国NBC广播电视网推出的《6400美元问题》的节目,由于有巨额奖金的刺激,该节目曾经红极一时。而我国出现这种类型的节目,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开始,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相似文献   

16.
雅心 《中国广播》2005,(2):67-67
“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连接60分》节目的一句宣传词。该节目是山东台2004年推出的一档午间新闻综合性板块节目,每天中午12:00直播。节目创办一年来,受到广大听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据山东省统计局开展的听众调查,该节目收听率为4.96%,在新闻频率当年创办的新节目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7.
《金视聚焦》是贵州金沙县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访谈性专题节目。之所以称它为一种“现象”,是因为在它的影响范围内确实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旋风。  相似文献   

18.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19.
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是个大忙人,我们只能从荧屏上常常看到她冷峻睿智的倩影。2月下旬,听说她来西安做一档有关教育方面的节目,我们抓住机会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邓斌 《声屏世界》2006,(10):30-31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人与法》节目开办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了,9年的历练确立了它的品牌地位,在听众当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9年时间里,节目形态常变常新,我国各大媒体运作中的法制节目的主要节目形态都曾经历和正在经历。《人与法·空中神探》是其中一档寓教于案、寓法于案、寓乐于案,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破案型法制节目。这档节目从2004年2月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喜爱。作为这档节目的责任编辑,在总结节目运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之余,更多的是对节目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思考。新型的节目形态迎来收听率的飙升说到法制节目,听众很容易把其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