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慧 《地理教育》2004,(1):23-23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个大洲的区域特征,而气候是与位置、地形、农业活动等地理要素紧密相连的,是对各地理要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七年级下册教科书湘教版《认识大洲》和人教版《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鹿特丹港不再是世界第一大港湘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版,以下简称"《教师教学用书》")19页指出,鹿特丹港"是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1年第1版)21页也指出,"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这些内容已过时。1961年,鹿特丹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2004年吞吐量超越以往纪录,达到了3.55亿吨。但该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82亿吨,首次超过鹿特丹港。新加坡港2004年货物吞吐量为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历来为人诟病。除了学科本身的特点——"语文素养与能力需要长期积累与熏染"外,我们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问题:急功近利,没有真正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出发。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4.
苏仕兰 《地理教育》2012,(Z1):43-44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一方面要认识亚洲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要学会对某一区域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本节中"人口最多的大洲",着重讲述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差异;"多样的地域文化"等则重点体现了亚洲内部的差异,通过大量的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以此教给学生人文环境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赋予我们语文教师一个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教学用具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课件。2.课本有关插图。教学过程犤导入犦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学生回答)犤板书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犤板书犦第一节自然环境犤课件犦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犤提问犦在东西半…  相似文献   

7.
赵明锋 《地理教育》2015,(Z1):45-46
一、从哪些角度教(学)地理位置1.大洲尺度世界上有七个大洲,人教版教材一般以亚洲为例来学习怎样认识一个大洲。那么大洲的地理位置应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课标所指出的是教学要达到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学习大洲的地理位置必须有两个角度即"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同时这也是学习大洲其它地理要素所必需的基础。虽然课标只要求两个角度,但不同  相似文献   

8.
所谓地理界线,就是地理事物的分界线。掌握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相临分布地理事物差异,也可以把相临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地理事物分界线很多,为便于学生掌握记忆,现总结地理事物分界线如下:一、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一)各大洲分界线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3.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5.北美洲与亚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二)各大洋分界线1.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经146…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是继“世界第一大洲”后,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第二节课,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形”这个要素时主要方法和使用学习工具的指导。本节内容可分三部分:“亚洲地形特点”、“亚洲地势特点”、“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本节课时为2课时。  相似文献   

10.
刘宇 《地理教育》2014,(Z1):24-2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在修订版课标中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由于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按照"选择我们所在的区域"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亚洲作为大洲学习的案例。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改动较大,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从亚洲的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节内容。这样调整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欣赏"最美"人物的美好品质,学做"最美"的人. 二、活动准备 选择三段视频,制作PPT.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发现美 1.播放《第一课》音乐,由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美在你身边,引出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2.出示三个人物的图片(吴斌、阿里木、孟佩杰). 师:你觉得他们"美"吗? (以此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人物事迹的关注.同时,整节课都以此问题发问,让学生们通过感受美、感悟美,最终被美所感染,与美同行,实现道德情感的浸润.) 活动二:感悟美 1.观看视频:最美司机——吴斌 师:你觉得他美吗?如果你就是车上那24名乘客之一,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略).  相似文献   

12.
<正>1"错误"课堂实录我在教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这节时曾发生过一件始料未及的事件。当我把高一(1)班学生带到生物实验室时,学生很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高中生物实验室,有的学生发出赞叹:"高中生物实验室比我们初中的实验室高大上呀,这显微镜多先进,还与电脑相连。"………我把学生安顿下来开始上课,刚宣布了实验室规则,就有学生报告:  相似文献   

13.
梁梅芳 《动漫界》2022,(12):66-6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指出:"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 其中的捏泥活动即幼儿园陶艺活动的通俗说法.《指南》的提出为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提供了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努力方向.如何充分利用陶艺活动这一载体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4.
黄秀春 《考试周刊》2014,(21):136-137
<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一些学生来说,要实现很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即分层成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分组:全班分成三组。A组:水平和能力最一般。B组:水平和能力中。C组:水平和能力最好。教学目标:A组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做好五种角色。一、参与的引领者教育家皮亚杰曾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  相似文献   

16.
学生常言"几何头,代数尾,还有函数追命鬼"。这句话说明了《图形与几何》在初中数学中一直处于"两难"的位置——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而对于这个内容,《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时常深思,如何消除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就"数学思考"方面明确指出: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是"数学思考"这一过程性目标中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活动内容分析《积极的心态》是让学生们树立"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奋进"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教学,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为达成这一目标,教材为我们精心安排了:面对本身不是问题的"问题"——学会变化角度看待;面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本节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加以运用,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续学习其它地区和国家提供基本方法与策略.通过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了解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应从哪些要素入手,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本节课共分为“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部分,核心内容是分析亚洲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中应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授“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第2课时教授“亚洲的气候”.  相似文献   

20.
贾桂莲 《小学生》2013,(4):61-6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领域提出如下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纲要》把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信、主动、自觉、坚持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乐群、互助、合作、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