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戴世富  张莹 《东南传播》2014,(11):106-10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化,此时单侧重对品牌产品的物质营销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在消费产品的同时附带轻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因此,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轻松、娱乐地接受品牌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共同选择,"娱乐至上"也由此成为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的秘笈。重庆青春小酒"江小白"通过塑造娱乐形象满足"软性"需求、推崇娱乐态度凸显品牌理念、强调娱乐传递彰显品牌个性以及打造"粉丝圈"来助推品牌营销,真正将娱乐因素贯穿到品牌传播的各个方面,成为娱乐营销模式的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现代产品的核心内容,一个成功的品牌营销战略可以带动企业整体销售量的增加和利润的增长.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进行了阐述,从企业角度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企业品牌做大做强的策略与建议,并结合当今主流企业的先进营销方法,构建了一套适应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思路需要颠覆,而品牌社群营销的内核也需要伴随品牌营销思路的颠覆而进行重新认识。本文分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思路的四个重构:从产品思维走向体验思维、从用户思维转向粉丝思维、从媒介思维转向数据思维、从广告思维转向社群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社群营销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是品牌营销实现品牌效益的“注意力时代”。品牌营销为不同介质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广泛的社会效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复合型品牌效益。按照市场营销理论所说:最高级的营销形式不是靠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认知植入到公众心里,使消费者、投资者在面临选择时,深度认可其产品和机构。  相似文献   

5.
内容营销理论评述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蕾 《东南传播》2014,(7):136-139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公关和营销活动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内容营销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营销模式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营销商纷纷转向社会化媒体平台来传播品牌内容。内容营销是通过创建和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客户,将潜在客户转变成实际客户,将普通客户转变成忠实客户的营销活动,它能够帮助企业留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并将企业打造成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6.
吴曦聪 《新闻世界》2011,(8):153-154
媒介品牌构建是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概念。构建媒介品牌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以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为例,通过分析媒体实践的各个方面,分析媒介如何灵活运用活动营销策略来助推媒介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直面媒体的市场化营销成了中国广播媒体突围时无可逃避的选择,当然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有两个字---品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广播媒体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直面困难,找准广播与融媒体时代的契合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品牌内容产品、品牌活动产品,依托全媒体品牌营销,迎头赶上,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再创广播媒体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李川  田烨 《传媒》2019,(10):80-82
广告文案及其诉求策略是社会文化、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广告营销理念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品牌竞争加剧、市场环境更趋复杂。通过审视后互联网时代广告文案策划与产品诉求及情感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系统掌握后互联网视域下品牌广告文案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故事营销——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之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玲  刘蕊 《东南传播》2012,(2):106-108
互联网,信息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故事营销,一种经典传统的品牌营销模式。在昔日没有互联网的日子里,不少品牌借力故事营销,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芳心。然而,面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古老的故事营销能否依然光彩夺目,打动消费者的心弦,实现传统营销模式在新媒体上的创新,这是个值得思考话题。文章选取了近年来新媒体故事营销中较为成功的案例,通过理性分析与思考,以期能对企业日后的品牌传播之道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的整合营销为例,论述了节目的品牌营销必须以观众为中心,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分析观众的心理与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节目的定位与包装,树立节目的风格与整体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的广告营销要寻求企业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品牌共赢,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节目的信息传播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节目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电视娱乐节目还需要多种营销媒介的整合运用。电视媒体必须将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话题营销等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用,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并注重节目的品牌延伸,实现立体式营销,从而传递一致的节目信息,打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从互联网闯入大众生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孕育着一场新传播环境下的营销革命。如今,五花八门的媒体形态早已将消费者的生活分割成碎片,消费者的媒体使用习惯正在悄然改变。然而,企业的营销需求却从未改变,终将要把有限费用花到有效的营销上去,把自己的品牌、产品精准的呈现到目标消费者面前。因此,如何让企业的营销脚步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步伐,以实现最大化的精准营销和传播效果,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在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将产品和消费者等利益团体联系起来。品牌经营的中心任务就是树立品牌个性。品牌营销的成效,要以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识、理解、熟悉、记忆和较高的评价为衡量的尺度。从受众的角度看,新闻媒体的品牌个性除了表现在媒介产品特色上,另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深度融合和灵活多变营销传播需求的作用下,媒体需要创新升级技术与服务能力,数字营销传播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突破口。本文探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重要节点上,如何利用数字营销传播重构和升级融媒发展模式,将自身的品牌实力延展至互联网端,并为更多的企业互联网转型赋能。本文以近年来国内“跨圈破壁”的融媒体产品为案例,研究其数字营销模式,总结其创新实践的宝贵经验,提出主流媒体利用数字营销传播赋能的对策路径,旨在为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柴学 《视听纵横》2005,(4):36-3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品营销领域的品牌概念被引入到媒介之中,媒介逐渐重视品牌建设,并力求通过打造品牌来吸引受众的深入关注。广播媒体也不例外,这几年也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品牌建设,有的着力于频率整体的品牌打造,有的着力于主持人品牌的打造,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重要栏目的品牌打造,从而引起受众的关联想象,把栏目的品牌效应延伸至整个频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媒业由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公司治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品牌竞争、整合营销传播、资本运作等企业管理和营销手段逐步运用到媒体中,我国媒介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竞争更加激烈。媒介营销是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要环节,在当前媒介内容竞争趋同的情况下,创造性的营销显得尤为重要,协同营销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创造性手段,本文就媒介协同营销策略做出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向飒 《出版广角》2012,(8):66-67
媒介融合时代,期刊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相互借用,实现媒介功能重新组合和媒介资源重新配置是期刊品牌发展的必然方向。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化延伸就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互联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接,通过采用新媒介出版策略、整合资源营销策略、自主网站形象策略,个性增值服务策略、宣传策划推广策略等,不断探索传统期刊原创内容优势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优势的结合,推进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延伸。  相似文献   

17.
对媒体而言,打造自身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实则是“无形资产”的增值。通过品牌建设,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用户黏性。融媒体时代下,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压力,业内竞争加剧。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传统媒体纷纷重视品牌建设,实行“媒介品牌化”。媒介融合形势下,为应对市场变化,传统媒体应树立品牌意识,转变发展理念,将品牌建设视为发展重点,立足融媒体时代,发挥新媒体优势,瞄准目标受众实行品牌联合营销,增强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从邮政系统、实体书店、出版社直营,到互联网技术驱动下的电商营销;从自媒体背景下个性化、社群化的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营销,到5G背景下以媒体融合为总体特征的跨界营销,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呈现出以“媒介+”为根本逻辑的发展趋向。在流量时代,“媒介+”是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短暂的流量红利过后,以变动不居的媒介技术为支点展开的营销接触点管理往往因陷入本末倒置之逻辑困局而遭遇流量转化之营销瓶颈。只有紧扣少儿读物的两级营销特征,完成产品与媒介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逻辑迭代,开展“产媒相融”,即以少儿读物本身为稳定支点,以“产品+”为根本逻辑,以“媒介+”为延展路径,产品和媒介共与为一,“产品+”和“媒介+”共生互补的接触点管理,才能在积极获取流量红利的同时,顺畅地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品牌势能,打造出畅销且常销的少儿读物。  相似文献   

19.
品牌带来的超值利益是品牌的价值体现。媒体品牌是特殊资产,不仅是因为它意味着(节目)产品的特性和品质, 而且还标志着一种超越了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它从投入产出的使用价值上升到了一种文化品位的拥有价值。品牌是媒介不可剥夺的财富,并可能是媒介起死回生的支点。国外营销专家研究还发现,强有力的品牌形象是日后传媒遭遇  相似文献   

20.
品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源于企业的产品经营.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近年我国的媒介对品牌建设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媒介品牌,<新京报>、<华西都市报>、<新周刊>等在各自的读者群中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竞争促进了媒体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媒体走出旧报人的思想藩篱,把自己放在市场大潮中,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