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身体训练中,力量练习占的比重较大。增强上肢、肩带、躯干和下肢肌群力量,需要利用各种训练器材。如:杠铃、哑铃、壶铃、综合力量训练器械和各种类型阻力器等等。目前,常用的力量训练器材,以杠铃为最普遍。实践证明,利用杠铃做各种力量练习,对增强力量素质有显著效果。杠铃是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器材,也是其他各项运动员身体训练不可缺少的器材之一。一付杠铃的重量大,训练时搬动起来很不方便,给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过去,体育器材生产单位加工的力量训练架,如:卧推架、深蹲架、静力架等都很苯重,购价高,用料多,安全性也差,搬动困难,使用很不方便。训练实践中,我们感到很有必要把以杠铃为主的力量训练器材,组合在一个有几种用途的训练架子上,以便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力量,在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中是掌握技术和取得优异成绩和基础,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力量是诸身体素质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素质。因而人们都很重视力量训练。在田径训练中,人们为了发展力量,特别是投掷运动员,经常采用杠铃练习,认为这是发展力量行之有效的的手段,在训练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为了更好地提高练习效果,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急需解决。即:田径训练中的杠铃练习与举重运动中的举杠铃练习,在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上是否相同的问题。通过对杠铃练习的大量观察发现:当前许多练习者都是采用举重的办法进行杠铃练习的。就是当练习者在上举杠铃  相似文献   

3.
合理运用憋气,有利于发挥人体的机能能 力,创造优异成绩。如:短跑时的憋气,一方面可控制胸廊起伏,使快速摆臂动作获得相对稳定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又避免腹肌松弛,为提高步频、步幅提供更强劲的牵引力。在力量训练中经常用到憋气,它可以使肌肉的张力加强,使力量发挥到最大,而且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一、力量练习中憋气时机的合理运用 (一)杠铃卧推:从卧推架上取杠铃时,运动员应吸气。慢慢地、平稳地把杠铃放在胸部,这时应憋气,双臂伸直向上举杠铃。举起完成及时呼气,再下放杠铃至胸部时吸气。 (二)引体…  相似文献   

4.
投掷运动是一项较复杂的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在运动实践中,经常会发现运动员正在为自己没有竭尽全力而懊悔时,运动成绩反而意外地提高。本着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生投掷运动员放松能力的实验研究,为投掷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一、实验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巢湖市第一中学备战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集训队的6名投掷运动员。(二)实验方法第一步先让受试者通过卧推杠铃练习,区分竭尽全力(100%用力)和放松用力(80%~90%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力量练习就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如做深蹲起、持壶铃蹲起、腿捆砂袋跑步等用来锻炼腿力,手持哑铃原地摆臂、卧推杠铃、上下推举杠铃等用来锻炼臂力,负重体前屈锻炼腰部力量等均属动力性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6.
在田径某些项目的训练中运用举重的方法: 一、对于100、200、400米项目的训练,用卧推、硬举、负杠铃跑台阶练习、下蹲、跳跃下蹲、前后分腿,腿屈伸、负杠铃踮脚尖、腿垂直下压、高翻、带哑铃跑。二、对于跳远训练,用卧推、屈臂拉  相似文献   

7.
孟宪娟 《冰雪运动》2008,30(3):53-55
通过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杠铃力量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力学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基于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探讨了杠铃力量训练在力量练习结构、练习方式和练习动作方面的专项化问题。认为杠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专项最需要的力量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那些对专项技术最具影响的肌肉或肌群得到训练;力量训练需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维平 《体育科研》2010,31(5):91-94
用每周一次的肌肉力量训练频率的方法,对高校从未受过常规定期的肌肉力量训练普通大学生,进行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进行了为期10周的肌肉力量训练实验,以观察肌肉力量训练产生的效果。训练前后为他们测试了卧推杠铃和直立杠铃弯举的成绩(1RM),还分别测量了练习前后大腿围和上臂围等。训练周期以后1RM比开始前增加了10%以上,不管是卧推杠铃还是直立杠铃弯举等项目都有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每周一次频率的肌肉力量练习确实能增加大学生的肌肉力量,但这种形式的锻炼并未能使身体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力量的练习(一)杠铃练习负重深蹲、负重弓步走、负重蹲跳、挺举、卧推等,以上负重练习要以速度完成为主,具体重量因人而异,但要达到学生能力的60%~70%。力量练习应隔天进行,只有这样力量练习的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速滑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力量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地发展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可采用杠铃练习,如:推举、半蹲、深蹲以及蹲跳等,通过不断增加机体的负荷量,发展上肢、肩带、躯干及下肢肌群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短跑是一种极限负荷强度的运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提高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负重全蹲杠铃、抓举、快挺、卧推等力量练习手段和方法.使短跑训练时的内容大为丰富起来,各种形式的跑、跳.如下坡跑、法待莱特跑(速度游戏)、跨步跳等一时都成为发展速度力量不可缺少的方法与手段。而在这里,速度力量所要求的要采用本人极限、次极限负荷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练习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快肌纤维的工作能力以求达到发展爆发式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补齐短板     
MONICA 《健与美》2023,(2):174-176
<正>上胸部太薄、肱二头肌的肌峰不突出、中背部欠发达是健美健身运动员3个最常见的形体瑕疵。怎样通过针对性训练来弥补这些瑕疵呢?上胸部太薄在胸部训练中,很多年轻健美爱好者大多数时间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平板杠铃卧推。平板杠铃卧推虽然是很棒的胸部训练动作,能使用很大的重量训练,但这个动作主要是促进胸大肌的中下部发展,而对上胸部的发展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13.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地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一、短跑运动员器械训练方案各年龄段的适宜器械训练方法如下:9~13岁,不宜采用杠铃和哑铃练习,对于他们用较轻的重量做技术练习,如,立定跳,体操跳箱和过山羊等练习。这一年龄段可进行增加腰腹练  相似文献   

14.
在铅球训练中,杠铃练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重要手段。由于铅球的质量是固定的,所以,我们不一定强求在杠铃练习中不断地增加杠铃的重量,可保持杠铃重量不变而要求运动员在练习中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杠铃练习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力量的增加。前者的增加可能是运动员通过多次练习  相似文献   

15.
杠铃片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力量练习器械.将杠铃片作为辅助训练的一种手段运用到业余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中,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协调性和专项技术.在训练过程中,杠铃片的重量要因人而异,练习次数应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6.
王广军 《体育师友》2010,33(6):35-35
1仰卧杠铃快速推举 目的:发展上臂肌群、胸大肌、背间肌等部分躯干肌群。方法:学生仰卧在杠铃卧推架上,两手屈肘持杠铃于锁骨处,然后两臂快速向上伸臂推举杠铃,最后慢慢放下,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一般力量是专项力量的基础,一般力量强了,专项力量才会提高。应先练一般力量素质,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转化到专项力量中去,要打好力量素质基础。作为一般力量的主要训练手段,杠铃负重练习在训练课中占有相当比例。实际上在很多训练中,一般力量并没有起到基础作用,它也不可能转化成专项力量能力。作为一般力量主要手段。杠铃负重练习和专项之间的需求有着根本的不同.有着质的差异,他们之间不能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18.
轻松练大胸     
袁彪 《健与美》2020,(4):129-133
我们和你一样喜欢做杠铃卧推,但是,虽然你自从上高中以来就在每周一的晚上做杠铃卧推,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偶尔换别的训练动作。用哑铃做卧推不仅对肩关节来说更安全,而且能刺激到更多的胸部肌群,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训练负荷被聚焦到胸部肌群上。此外,当家中或者酒店健身房里训练器械有限时,哑铃就是你的最佳选择。采用本文推荐的胸部训练计划4周,你的胸部肌群将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有无抗阻训练经验的男性大学生在四个负荷强度下杠铃深蹲和卧推的最大重复次数差异,将受试者依据有无抗阻训练经验分为两组,测试两组的杠铃卧推和深蹲在95%、85%、75%和65%1RM四个负荷强度下的最大重复次数,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1)有抗阻训练经验组在65%和75%1RM强度下杠铃卧推的最大重复次数明显更多(P<0.05),在85%、75%和65%1RM强度下杠铃深蹲最大重复次数明显更多(P<0.05)。(2)有抗阻训练经验组中,65%1RM的杠铃深蹲的最大重复次数明显多于卧推(P<0.05);无抗阻训练经验组中,85%1RM的卧推次数大于深蹲,65%1RM的深蹲次数大于卧推。研究结论:(1)抗阻训练经验是影响最大重复次数的重要因素。(2)有抗阻训练经验的男性大学生在进行中低强度的杠铃深蹲和卧推训练时可完成更多的次数。(3)相同负荷强度下杠铃深蹲和卧推练习之间的最大重复次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先疲劳”原理的目的就是克服几乎所有杠铃练习中都存在的一种缺点。这一原理可能比正常情况能更有效地训练任何肌肉的结构。在有两块或更多肌群参与工作的杠铃练习里,当力量最薄弱的肌肉再也不能够完成工作时,就会出现肌肉疲劳现象。而这种情况下,参与相同练习的较大肌群只受到很小的刺激。解决薄弱环节的问题例如,采用杠铃半蹲练习时,当腰部肌肉达到短暂的疲劳时,就不得不停止练习,而这种情况通常是出现在大腿前部用力肌肉充分发挥效能之前。但是,如果采用使大腿前部肌肉群先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