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些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对此却产生了误解,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是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按照预先的设计,提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去各抒已见,去见仁见智。教师则站在一旁,不管学生讨论的是什么内容,都不去干预,只要热闹就好;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不去纠正,只要有个性就行。一位教师在上《陈太丘与友期》时,让学生举一个与“太丘舍去”中“舍”字的意义相同的词语,一个学生说“退避三舍”,教师也居然说“很好”;另一位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学习、推广。但在学习、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以为"高效课堂就是少讲,甚至于不讲"。于是有的教师常采用"课堂讨论法"或"课堂交流法"进行课堂教学,他们常常给学生一个问题,不管难还是易都让学生探讨,所以有的学生一看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就在讨论时混水摸鱼,自由聊天,如果问题难,学生无从下手,小组长也不知道如何  相似文献   

3.
黄敏正 《广西教育》2009,(30):71-71
本文提出时下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甚至一些公开示范课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不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没有整体把握,就把学生引入“大讨论”的氛围,造成一种虚假的“课堂繁荣”。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此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小花 《考试周刊》2013,(24):31-31
<正>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不论是现在的"新课标",还是过去的"教学大纲",不管是何种体裁的课文,都涉及朗读。"语文是让人哭让人笑的真诚的心灵之声;是一个人一生中人文底蕴积累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一个人诗性存在的精神家园"。回归朗读就是回归汉语言教学即母语教学的起点,就是回归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的课堂,就是回归从容、恬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阅读教学。广泛的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策划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善于诱导,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反思迁移,从多方面理解文章。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过于娱乐化寓教于乐是大家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但有些教师刻意模仿,表面看起来深刻,实则肤浅。2.空喊民主化有些教师让学生们讨论问题,即使最后学生的回答有  相似文献   

6.
笔者结合一些语文课改观摩会、研讨会及深入学校听到的课,就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次比较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误区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听课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标性,实际效益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自主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活动的常用方法,这篇文章主要从讨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解题规律三个方面。来说明重视课堂讨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设置了常规讲授、案例讨论、专题讨论、团体辅导和综合法五种教学方法,以416名学生为对象,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五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团体辅导的教学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在调动学生参与性和课堂氛围上优势明显;综合法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感知上优势最明显;专题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授课主题明确性、师生互动效果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朱大林 《学子》2014,(12):2-2
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以最轻松的状态高效率、高效益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效率最高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最大化,效益最大就是就是要让学习内容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所谓的高效课堂中学生讨论轰轰烈烈,但是课后检测,学生什么都记不住;有的教师上课精讲精练,课后督促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却并没有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关键词,让学生学得"有味"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上。  相似文献   

11.
<正>那一年,余秋雨在上海戏剧学院当院长。他有些"另类",他倡导学生要有个性,敢于表现自己的独立见解,为此学生都很喜欢和拥护他。有一回,一位教务处的干部在一次汇报会上,重点汇报了一些课堂上的不良现象,如:有的学生上课对一些老师不太尊重,当老师讲得不太好时,要么睡觉,要么就玩手机、交头接耳;还有的学生对老师的一些观点不同意,当场就提出来,让老师很难堪,破坏了教学秩序;甚至还有的学生,对于正统的一些观点,居然"喝倒彩",从而使得  相似文献   

12.
李俊云 《考试周刊》2013,(25):38-39
<正>自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发现不管课堂模式怎么变,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都不能忽视,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兴趣。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目前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就必然会生成许多教师没有预设到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应该去制止,而应该好好地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一、如何做好充分的预设预设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完成自己的教案就行,这只是教师教学预设中的一部分,如果教师没有对文本充分解读,那么就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充分、有把握,只有这样,不管学生在课堂上怎么生成,教师都可以掌控这个课堂,从而更好地体现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英语教学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就是讨论,讨论能突显出课堂的教学重点,活跃课堂的气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体会和经验,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一、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教师的要求不太明确,学生不太清楚在课堂中,所讨论的话题要与文章的主题相联系,要简洁清楚。假如教师要求不太明确,学生讨论的内容就不具体、清楚。所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提示语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效阅读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在"最"字上做文章。挑选、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剔除、淘汰差的教学方法。不关注教学方法,所谓的"高效教学研究",可能是一纸空谈。下面试介绍几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课堂阅读训练形式;它们都与阅读能力的训练有关,都与深入课文文本有关,都与充分利用课文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8):53-54
现在的教育社会许多人都不重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他们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因为只有让他们对语文阅读感兴趣,他们才会去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小学生对语文的阅读产生兴趣,那必须也需要语文老师的引导以及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主动去做阅读训练的目的。如果语文老师不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那么学生也只会觉得每天的语文课都是很无聊的,每天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很容易走神,久而久之就会不爱上语文课,失去对语文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下降。当今的社会上,不管是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父母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老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反思,要考虑这一节课学生是否理解了自己所讲述的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名教育者,从教学的角度去理解《亮剑》,同样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受益匪浅。生活中的每个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管方法如何,都有相似之处: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幽默的性格;敢于拼搏的精神,强烈的自信……从《亮剑》中的男主角李云龙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师,也就是课堂上学生的"领导者",我们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从开始接触生本理念到践行生本实践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在最初的学习和摸索实践过程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是活起来了,可是课上不完了;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汇报像倒资料袋,只是一味地把搜集的资料读出来,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甚至还有的读得不流畅,有的小组汇报有自己的观点,可惜只是课堂的"过场"……带着这些问题,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一:指导过细 在科学课堂上,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把"长时探究"活动做顺利,对制定计划、选取材料、考虑实验步骤,甚至如何合作、如何汇报都进行了详细规定。特别在实验组织环节,经常看到学生个别、分组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还不放心学生的操作,在讨论完毕后继续补充注意事项。有些教师就是这样还不放心,还要在大屏幕或书本中指出注意事项,甚至有些教师还叫学生一起读、个别读。一圈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