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元四家山水画的写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虽然短暂,但绘画却取得突出的成就,是继五代宋初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元四家创造了元代绘画的特殊面貌,代表写意山水的最高成就。它选择性的继承了前代的山水图式与理念,并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写意逸格山水表达。他们相承董巨,折中李郭,摒弃了南宋之风,成就了重写意的元代山水绘画风格。元代画家强调意趣、崇尚"心境"的营造,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拓宽了山水绘画的艺术视野,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形成了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同五代宋初山水绘画并列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2.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继承隋唐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建构了独到的绘画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把山水画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尤其对两宋山水画创作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荆浩《笔记法》及其绘画创作为北方山水画代表,试图从理论认识、技法演化和创作实践诸方面探析五代山水画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三家山水》为例,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学方法分别论述五代、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大师李成、关仝、范宽绘画特点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探讨地域对山水画的重要影响,并进行相同地域的差异性对比,细化相同地域下绘画风格的不同,从而丰富人们对北方山水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元代社会由于异族的统治,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人画家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大多命运坎坷,仕途多舛。他们在思想上极度苦闷,遂投身自然,放情山水,追求一种"梵我合一"的道统精神。"元四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在绘画上一改南宋所崇尚的院体画法。追求五代董源、北宋巨然一派的"南宗"画法,讲求笔墨的泼洒,注重情感的表达,融诗书画于一体,使中国山水画的文人画特征更加明显。"元四家"的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对明清以后的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研究"元四家"山水画,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山水画的精华,进一步推进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红 《高中生》2013,(9):38-39
Leading:西方艺术风格经历了多次变革,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只谈及最重要的四个时期的绘画风格——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本文重点介绍了这四个时期绘画的风格及特点,以及各个阶段影响绘画风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宋的统一及长期积累的人文条件,使五代形成的山水画兴盛势头得以大规模的继续殿开。从山水艺术审美精神的理论总结到风格纷呈而又多资多彩的绘画技巧,从流派的发展到自成一家的大家数量,都是前所未有而后亦不逮的。本成、范宽、郭熙、米蒂、王希孟等堪称脱颖而出的北宋山水画坛的巨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时代背景,以及他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思想,风格样式、表现技法等。作为当代艺术大家,他的绘画作品拨动着现代人的脆弱神经,使人感染至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盛唐、中唐两个时期两位同派作家的山水田园诗及个人的生活道路、人生理想、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等进行分析比较,论述了他们在选材、风格、技巧及倾向上具有相近特征,并指出了其创作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一、林黛玉为什么难演?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为了强调造型艺术绘画的至高无上性,拿诗与绘画作比较,大胆提出:“想象的所见比不上肉眼所见的美妙。”①无独有偶,我国古代画家亦有类似见解,抬高绘画艺术带给视觉的直观性。他们以描写山水为例,认为山水画高于描写山水的文学作品,说文学描写山水风景,“纵其文笔高妙,善于摹写,极力形容,处处精到,然  相似文献   

10.
荆浩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其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方面均有很高造诣。作为荆浩绘画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笔墨"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是其对"笔""墨"这两个概念作了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将两者融合为一,并提出"忘笔墨而有真景"的主张。如此,不仅丰富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绘画理论,也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维后期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融山水情趣与画境于一体。从远近虚实的构图、浓妆淡墨的色彩、空灵淡泊的意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王维诗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12.
许梦婕 《文教资料》2013,(31):73-75
陈克,一位跨南北宋两朝的爱国词人,其词作受到晚唐五代词的深刻影响,后世文学评论家认为其词作有模仿学习五代词的痕迹,具体表现为一、题材内容与五代花间词相近,二、艺术表达方面,也多采用五代常用的文学体式——小令,三、沿用花间词的意象和用典,四、风格婉约高丽,与五代词相似。陈克“规模”五代词。对词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荆浩是中国五代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理论教育家,是与关仝、董源、巨然等人齐名的继唐朝以后最为出色的“四大家”之一。荆浩的《笔法记》是他在教育生徒和毕生创作中所作的手记。《笔法记》中围绕着“创真”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关论述。如:作品真实论、创景真实论及笔真表现论等,对现代艺术教育与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荆浩认为,绘画应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要求,它需要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创造出具有真实性内涵的艺术作品。 一、似与真 荆浩在《笔法记》中论述的一个核心问题,即绘画的真  相似文献   

14.
<正>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是我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该刊1988年第2期发表了潘裕民同志的《绘画美·音响美·静态美——王孟诗派山水田园艺术美浅探》(以下简称《浅探》)一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着重论述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把绘画艺术的某些构图、表现形式如散点透视、虚实结合、大小相衬、敷彩设色等带进诗歌创作领域,从而使其诗歌富有绘画美,获得“诗中有画”的美誉。该刊1989年第4期,又发表了赵玉桢同志的文章:《要正确研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与潘裕民同志商  相似文献   

15.
陈友祥 《邢台学院学报》2012,(2):124-125,128
恽南田,"清初六家"之一,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就南田的绘画而言,他初攻山水,后改攻没骨花卉画,并以此名世。该文章从画史及南田的画跋、绘画题材、绘画风格等方面探讨其没骨画画法师承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郑文林,号颠仙,闽侯(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活动时期约在明嘉靖间(1522—1566年)。工山水、人物,与汪肇、钟礼、张路等均为浙派后期名家。《图绘宝鉴续纂》卷一以颠仙与袁尚统(字叔明,苏州人)并列一条目,说两人"画人物俱野放",并被吴派讥评为"狂邪"。其实,颠仙作画有其独特风格。郑文林的绘画风格与另一位浙派晚期名手蒋嵩非常相似。蒋嵩善画山水,宗吴伟,作画  相似文献   

17.
文森特·梵高和保罗·塞尚是后印象主义时期的两位绘画大师.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在创作主旨、创作技巧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对现代艺术影响很大.同时,这两位绘画大师由于自身特质的差异,使其绘画艺术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论勃朗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故乡荒原风光的长期潜移默化、维多利亚时期绘画艺术的熏陶以及三姐妹不同风格的绘画实践三方面的影响,分析探讨影响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的渊源,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并理解三姐妹创作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绘画史上,15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他们的作品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直至今人,20世纪的艺术家们又回到他们那里去寻找灵感和表现方法。本文以文艺复兴早期的发展和表现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分析其绘画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我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变革期,是将诗书画印在作品中结合较为成熟的时代,它的代表画家和画风对明清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元代著名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剖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的画作和风格的形成。而"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绘画风格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