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童谣主要是以儿童为传承者,通过游戏谣、知识谣、滑稽谣、生活谣等形式来反应儿童的成长生活,对幼儿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启发作用的一种民间歌谣形式,独特的"胎教"功用,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启蒙者。试分析童谣中体现的生命繁衍意识,借以唤醒人们对童谣审美价值的深入认识,并对童谣的教育和传承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2.
郎丽青 《教师》2012,(19):108-108
童谣,自古有之,最早记载于《诗经》。百度百科对童谣是这样定义的: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在古籍中有“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称谓。名称虽不同,但童谣的两大特点是亘古不变的: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童谣是儿童七彩生活的点缀,是陶冶儿童幼小心灵的音符,是儿童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看似浅显易懂的童谣,其实蕴藏着厚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童谣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价值。为此,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童谣"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现课堂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童谣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它以短小整齐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表达不同的情趣和事理,滋养着儿童健康成长。好的童谣,为孩子们稚嫩纯真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灿烂的色彩。可是,在不少地方,健康向上、悦耳动听的校园童谣正渐趋失声,内容低俗的"灰色童谣"趁虚而入。"灰色童谣"传递消极、暴力、颓废等不健康的内容,对儿童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儿童需要健康童谣的滋养,在"阳光童谣"与"灰色童谣"的争夺战中,儿童文化建设显得愈加重要。我们呼唤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搜集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幽默、精彩的东西,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使用儿童语言、充满童趣的作品,引导儿童阅读、吟唱优秀童谣,让"阳光童谣"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期CCTV的《央视论坛》、 《焦点访谈》和《共同关注》栏目分别以"小童谣里大文章", "新童谣,热校园"和"当童谣再次唱响的时候"为题,报道了童谣这种最易被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童谣热潮。 何谓童谣?古人曰:"童,童子。徒歌曰谣。"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  相似文献   

6.
海州一带的民谣,早在明清年间,甚至更早就已流传。海州童谣较早的把视角转向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流传在海州一带的民间童谣,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地发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章对海州童谣的内容、形式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充分肯定了海州童谣所蕴含的地方民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素,进行心灵沟通。从生理机制上讲,童谣也能刺激和促进孩子的神经发育。童谣还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童谣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性。当童谣的音乐之流与儿童的情感之流产生共鸣、融为一体时,真善美的体验和情感会如涓涓细流潺潺流入他们的心田。在听唱童谣中,孩子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儿童而言,道德教育更多的应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童谣大多蕴含着道德劝戒的内容,它能陶铸品行、美化儿童的性灵,其德育效果要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因此,童谣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  相似文献   

10.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  相似文献   

11.
保持儿童天性,凸显儿童主体自由是儿童教育的应然追求,但由于当下的学校教育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使教育过分的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压抑了儿童灵动的生命。童谣的固有特性及儿童的心理与生活特点决定了童谣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具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基于童谣的儿童教育使教育更加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并臻于“润物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英语歌谣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英语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歌谣形式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成功地进行语言交流,发挥孩子语言的潜力。歌谣教学要选择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的优秀教材。创设适合英语歌谣教学的语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构建能有效推进幼儿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评价新机制;密切家园联系,使幼儿园和家庭成为幼儿学习的两个主阵地。  相似文献   

13.
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儿歌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引起幼儿教师对儿歌教学的重视,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儿歌资源,充分发挥儿歌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活歌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歌谣类型,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流传于青藏地区的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和儿歌做了民族志式的深描,并对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Janet Evans 《Literacy》2000,34(1):17-2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hildren’s interest in the nursery rhyme genre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s how children can be encouraged to write reflectively if they are working on something that both stimulates and motivates them to want to write. After reading a story book of nursery rhymes, a group of Y2 children were encouraged to consider what other adventures some of the main rhyme characters might have. By talking about the rhymes, seeing an expert writer modelling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writing collaboratively with their teacher and with each other, the children wrote an “alternative” nursery rhyme book. They began to see writing as a long term process which is recursive, takes time and effort but which is also very rewarding especially when published in the form of a book.  相似文献   

16.
幼儿全面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是幼儿发展的目标。深入领会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必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及其所体现的儿童全面发展观,为促进全体幼儿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全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提高幼儿整体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并用自身动作来表达其当时最真实的感受。通过形式各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感知入手,亲自参与、亲身体会,调动其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充分发掘学生想象空间与审美感知能力、探索精神与相互合作能力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把音乐和语言、唱歌和舞蹈相互结合,在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侗族民间叙事歌是侗族人民表达生活愿望与理想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中《珠郎娘美》真实、生动、鲜明地反映了侗族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审美意识及文化心理。从社会记忆理论视角出发,对该文本记录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考察,向人们展示侗族民间叙事歌民族性、地方性及时代性的文化特征,以展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生活状况、民族生活知识和民族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9.
黄石民间歌谣是黄石人民心中冶炼出的红铜纯钢。从已收集到的10 000余首歌谣看,其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艺术价值亦不可低估。其中的语音修辞是艺术价值的一个方面。黄石民间歌谣语音修辞特色主要体现在顿歇、平仄、押韵、叠音、谐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口头文学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体,是畲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至今仍然生存于畲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畲族山歌由叙事歌、杂歌、仪式歌3大类组成,其中的仪式歌具有信息传播、氛围营造、教育教化、度宵节宿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