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9):21-2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深入探索日本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文学的人.文理想主义的内涵,以传统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打造出了文学巨著《雪国》。《雪国》以其独特的纯美哀伤的东方美学气质和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达效果,展现了一个唯美朦胧、冷艳哀伤、内在净化的纯美故事,本文将主要从川端《雪图》中日本传统美、西方创作技巧来具体分析其中的日本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西方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问题小小说在新时期文学的百花园里,小小说以它独特的结构形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迅捷的发展,成为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引起了评论家的注目。小小说形式虽小,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明快洗练,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它非常适合报纸刊载,故有人称之为“新闻小说”、“信息小说”。在小小说众多的题材和形式中,“问题小小说”是值得注意的一类。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几年各类报刊发表的小小说里,“问题小小说”占三分之一以上。它在方寸之地中,描绘社会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场景,或针贬时弊,或状摹世情,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各个侧面,各个角落;寥寥几笔,勾勒出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复  相似文献   

3.
《光明日报》1月10日载文说,《哈利·波特》最近被国内媒体炒作得如火如荼。但据说《哈利·波特》在美国刚上书架不久就被撤下书架,上了最差图书排行榜。此书之所以被美国人打入最差,是因为它里面没有什么文学的意味及精神的力量,它使精神更加迷茫,灵魂更加空虚,肉体更加沉痛。它完全是技术操作流水线生产的文化魔方。它无益于人的精神生活,它搞乱了孩子们阳光般纯洁的世界和对美的世界的向往,对孩子的清纯童贞是一种残酷的伤害,对孩子的想象力更是一种颠覆性打击。看着国外评论家对此书的批评,更为我们那些热衷于炒作的“评论家”们感到羞愧。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04,(2):33-33
丰子恺以漫画散文著称,他的《子恺漫画》出版于1925年,《缘缘堂随笔》出版于1931年。但也有翻译集多种,最早出版的是翻译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其时,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未名丛刊”的一种)已由新潮社于1924年出版。鲁迅说:“我翻译的时候,听得丰子恺先生亦有译本,现则闻已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现在我所译的也已经付印,中国就有两种全译本了。”  相似文献   

5.
悬念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在传统的古典小说中,它被人们俗称为“扣子”或“关子”。在《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这一类章回小说里,作者所设置的悬念随处可见。新闻作品也完全可以借鉴文学手法,用悬念去吸引读者,撼动读者的心弦。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实是五彩缤纷的。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推进事态的发展,就能避免平铺直叙,而使报道  相似文献   

6.
战后另一个最大的策划是,在经济高度成长、有钱人为了把客厅、书房布置得更摩登一点的背景下,1970年掀起了文学全集热和百科全书热。参加竞争的有筑摩书房的《明治文学全集》99卷,集英社的《世界文学全集)38卷和《日本文学全集》88卷,河出书房《豪华版日本文学全集》29卷和《彩色版世界文学全集》24卷,讲谈社《我们的文学》22卷,文艺者秋社《现代日本文学馆》43卷。这一场竞争的导火线是1960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了日本著名作家岛田雅彦的小说《徒然王子》,并在上海书展期间,邀请到这位有“日本后现代文学旗手”之称的作家与知名作家孙甘露在上海图书馆畅谈“文学与城市的未来”,与中国读者分享独特的文学理念。岛田雅彦是日本极具实力、又有着极高人气的重量级作家。1961年生于东京。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了日本著名作家岛田雅彦的小说《徒然王子》,并在上海书展期间,邀请到这位有“日本后现代文学旗手”之称的作家与知名作家孙甘露在上海图书馆畅谈“文学与城市的未来”,与中国读者分享独特的文学理念。岛田雅彦是日本极具实力、又有着极高人气的重量级作家。1961年生于东京。  相似文献   

9.
黄枫 《今传媒》2005,(10S):74-77
《男人装》的出现是为了给中国男人带来情趣的,你可以说《男人装》大胆、开放、前卫,但它决不是仅仅在炒作所谓的“性”,那些把《男人装》当色情小说来看的人,是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0.
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 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 “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  相似文献   

11.
李永莉 《视听界》2013,(6):102-103
什么是广播文艺播音的“气韵美”?我的理解是,情景再现地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时为作品赋予的一种独特的感染力。2011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重点影片《秋之白华》在瞿秋白的家乡常州市举行首映礼,我在影片的首映礼上朗诵了常州诗人黄羊为此片创作的诗歌《携手》,之后,我以这首诗歌为主题,制作了一档文学节目《携手——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  相似文献   

12.
1998年辞旧迎新之际,文学期刊界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大型文学期刊《昆仑》、《漓江》相继停刊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小说》也推出了“终刊号”。一时各种议论纷纷扬扬,“这是文学的悲哀”,“是《小说》难以为继之故”,“是出版社受...  相似文献   

13.
杨兆华 《新闻天地》2005,(5):i012-i012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小说代表作,问世以来受到了无数专家学者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把它放在“五四”以来任何一位经典作家的名著之林,只有谁能企及,而不存在是否逊色的问题。《倾城之恋》成功地描写了两个俗世凡人的平常爱情。作品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至今仍在文艺花园中独放异彩。这里,仅就结构和情节方面谈一谈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同志说,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它的局限性。胡认为“文学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它跟阶级、政治现象有些关系,但关系不那么直接。” “文学服从政治的说法,一方面是把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6.
“耽美小说”及其传播历史 “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最初指的就是唯美主义。广义上的“耽美”指的也是唯美主义,但后来逐渐被日本漫画所用。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本文所讨论的“耽美”即是这个意义上的。因此“耽美”是同性恋文学与唯美主义文学交叉而生的产物.与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又与两者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诗经·邶风·谷风》与《美狄亚》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这类文学题材的代表作品。它们描述了古代女性的相同困境,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双重压迫,但是她们的应对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怨而不怒式的阴柔之美和轰轰烈烈式的阳刚之美。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梁衡的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两部是《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出版已有8年,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若干启示。这是一本体例独特的书,它不是一般的新闻作品结集,也不是新闻理论文集,而是以“新闻作品+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作品遴选而出,又把写作这些作品的背景、经过、体验、感悟一一道来。同时还有论述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的理论文章。这样的结集,表面看似有点杂,但细读全书,你会发现它如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结…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将文学称为“人学”,精彩地道出了文学的本质功能。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学画廊中,无以数计的各不相同的“人”的形象为其做了最为生动的论证。与其对应,有人将新闻称为“事学”,且不论这一概括是否全面、准确,但它也简练地道出新闻的基本特点,即一切新闻均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没有事实也就无所谓新闻。文学———“人学”,新闻———“事学”,这使我们清晰地看出二者的分野。然而,做为本文所述的人物通讯这一新闻文体,却在这分野上似乎兼备了文学的特征,写事也是写人,写人更是写事。但二者的重合毕竟不是“‘人学’+‘事学’=人物通讯”,它的重心仍必须落在它的以事实为基石的新闻种属上。清代金圣叹曾把《史记》和《水浒》进行一番比较后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因文生事却不然,只在顺着笔性走,削高补低都由我。”这位才子说出了史实和演义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颇给我们以启示。毫无疑问,写人是文学的优势。做为文学作品中的“人”,得益于“因文生事”的特性,使其可以顺着笔性,通过诸如虚构、集中、夸张等手法,而不必顾忌“脸是山西,嘴是山东”的囿于事实的窘迫,从而得到丰富与发展,塑造出富...  相似文献   

20.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也就是说,美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美学家们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美称为——社会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