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有害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达数百种,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和影响。本文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提出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防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由外来入侵生物所引起的系列生态安全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生物入侵的危害情况,对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归类和分析,概述其入侵机制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它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这种影响和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文章分析了邛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产生和危害,并提出了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n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随着与国际交往的逐步扩大,外来入侵物种也逐年增多,有的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美国高达1500亿美元)。了解外来入侵物种,有针对性地对其防治和进行综合治理,对于减少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是:■1.紫茎泽兰(Ewpatoriumadenophorum),原产中美洲,约在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5.
论生物外来物种入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18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我国每年仅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4亿元。外来物种入侵是中国生物安全的大敌。会上,专家呼吁,立法抵御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生物安全大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5月22日的联合国环境日大会上,“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已被确定为新世纪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这表明人类开始广泛关注外来入侵物种及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样也表明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之巨大。外来物种入侵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基本形成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沟通”为体系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防控机制。然而,该机制却存在风险评估过程独立性不足、风险管理过程缺乏整体性、风险沟通过程具有形式性的问题。为有效防控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应当明确与界定风险评估主体的构成与性质,强化对引进物种的监测以及实现对引进物种的类型化管理,并在风险沟通过程中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  相似文献   

8.
<正>红火蚁是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中,红火蚁均处于"头号通缉"之列。红火蚁不仅有一个火辣辣名字,而且一旦在入侵地成功繁殖,就会取代当地的"土著"蚂蚁,极难剿灭。因此,  相似文献   

9.
湘泓 《教学随笔》2014,(10):16-17
红火蚁是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中,红火蚁均处于“头号通缉”之列。红火蚁不仅有一个火辣辣名字,而且一旦在入侵地成功繁殖,就会取代当地的“土著”蚂蚁,极难剿灭。因此,红火蚁又有“最危险的蚂蚁”之称。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外来物种是一个中性词--它们或许是一群掠夺者,或许是人类请来的"贵客";一部分入侵生物展示着外来物种可憎的一面,而与此同时,千百年来人类又在对外来物种的合理利用中获益匪浅,西红柿、土豆、葡萄、石榴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外来物种.因此,外来物种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拿大一枝黄花极强的入侵力和江苏泰州的气候、空生态位、自然控制机制缺乏、人类活动等是入侵的主要成因。尽管在泰州多措施,综合防除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存在防治成本高,清除难,检疫难度大,缺乏健全法律、法规等问题。因此,加强新型环保除草剂、天敌利用研究和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既是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字国,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依法保护农业野生植物,依法引进新鲜植物物种。同时又必须深刻认识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和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必须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3.
皖江航运条件优越与皖江沿江城市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近代外国资本入侵后,在武力强迫下芜湖被迫开埠,皖江的航运与城市都朝着近代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温州地区菊科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适宜生境、原产地、生活习性等几方面的分析,探讨温州地区外来植物入侵与扩散的一般特征与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入侵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菊科入侵植物绝大多数来自美洲,多为一、二年生植物;15种菊科植物除苏门白酒草、豚草、睫毛牛膝菊、大花金鸡菊分布较窄外都已广泛分布且多数适应各种生境,这表明外来菊科植物在温州已是一类十分普遍的杂草;温州适宜的气候及环境,再加上菊科植物所具有的繁殖和传播特性,使得它们能顺利入侵成功;种间关联分析表明,外来菊科植物之间既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某些种间有着协同作用,又有各自特有的性质以保证对新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长期存在着外来词的使用规范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既不合法、表达意义又不够明确,容易在言语交际中造成误解,因此,不应提倡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应区分不同情况,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语,就不应当再使用;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一时难以作出简短而又明确的意译,应当在外文字母词后加汉语注释。规范使用带外文字母的词语可与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作同样处理。从汉语外来词溯源、形式及影响和规范四个角度看,外来词在使用中存在着外文化入侵及表意不清两大问题,外来词使用应该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规范融合了个体行为、市场行为和国家行为对于生物安全的不同利益诉求及利益配置,法律规制的根本要素就在于协调个体、市场以及国家之间的行为互动及其目标设定。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分析判断国家及其政府对于现代生物技术、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适当干预与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生物科技行为互动、生物产业行为互动为基础,在个体、市场、国家三者之间形成必要的法律规制互动,构建非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结构安排及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为了满足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美国高校制定了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教育目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都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美国高校的做法对我国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新时期,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列强的侵略,开始逐步摆脱过去的盲目排外思想,主张"文明排外"。"文明排外"是维新时期湖南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新式的反帝武器。从其思想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宗教、对外交涉、经济、思想意识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豫东农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防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豫东农区外来入侵植物共计26种,隶属于14科23属,全部为草本,大部分原产美洲和欧洲.它们通过多种途径传入本地,但多数是伴随人类活动而来,其自身强大的繁殖能力、生态适应能力和传播能力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等使其能够在本地区自然繁衍和扩散而最终成为侵入者.外来入侵植物给本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危害较大的种类是皱果苋、反枝苋、刺苋、杂配藜、臭荠、王不留行、小白酒草、野塘蒿和牛筋草等.在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防控的同时,还应注意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语言基因观与语言模因观为基础对外语教学的本质进行了理论阐释:以语言基因观为经线,探讨外语教学背后所蕴藏的认知机制;以语言模因观为纬线,探讨外语教学是如何以模因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的功能机制。认为成功的外语教学是在语言基因观与模因观两个层面之间获取最佳的平衡点或融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