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杨辰 《情报杂志》2023,(6):68-72+67
[研究目的]西方高新技术企业对俄乌情报对抗的深度介入,为情报工作带来革命性新变化,成为影响冲突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情报实践研究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准确把握数字时代情报工作发展规律、提升我国情报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西方高新技术企业在俄乌冲突中的情报实践内容、特点及其对我国情报工作的启示。[研究结论]西方高新技术企业的预警情报和战场情报支持为乌军掌握实时战况、实施精准狙杀、确认目标身份、打击虚假信息立下汗马功劳,并将推动数字时代的情报工作向去中心化、公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鉴于此,我们应以加快情报技术转型升级、健全情报协作体系、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监管为抓手,积极应对情报领域的风险和挑战,筑牢我国情报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俄乌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深度介入,为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支援,使俄罗斯军事行动屡屡受挫。北约的情报支援样式值得认真总结研究与借鉴。[研究方法]运用历史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分析北约对乌克兰实施战场情报支援的战略基础,同时紧跟俄乌战场实时动态,从战前与战时两大方面归纳北约对乌克兰战场情报支援活动的主要样式。[研究结论]俄乌冲突中,北约展现了强大的跨地区情报支援能力;依托技术融合,北约对乌克兰进行全领域与全频谱情报支援;在实践过程中,北约的情报支援活动打破战争爆发前后的时间界限观念,将平时的情报活动纳入战时阶段。  相似文献   

3.
陆巍  周睿平  常一心 《情报杂志》2023,(5):30-35+111
[研究目的]俄乌冲突期间,双方不仅在军事领域开展了激烈对抗,在社交媒体也进行了长期、隐蔽、多元化的认知争夺。研究俄乌双方围绕社交媒体展开的认知对抗,可以为我应对美西方对华认知战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基于国内外智库报告、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等文献剖析了俄乌双方基于社交媒体开展认知对抗的原因及其特点。[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明暗战线遥相呼应、一体推进的博弈方式是社交媒体时代战争的新特点。为应对美西方基于社交媒体的认知战,中国应深化认知对抗机理研究,推进认知对抗平台建设,优化社交媒体监管,加强对外战略传播,提高民众安全意识,确保做好全方位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4.
汪明敏 《情报杂志》2023,(6):12-18+139
[研究目的]对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的大规模情报披露进行系统研究,深化对新形势下情报攻防和认知攻防规律的认识。[研究方法]总结归纳美西方情报披露的主要手法,考察分析情报披露对俄及俄乌冲突的深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启示。[研究结论]在认知战愈演愈烈的当下和未来,情报和情报披露的运用价值愈加突出,运用空间愈加广泛,运用效果愈加可期。应从理念认识、运行机制、策略运用、风险管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提升情报和认知攻防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高原 《情报杂志》2023,(1):6-11+17
[研究目的]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不仅是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巨变的标志性事件,更带来了现代战争情报保障模式的转型,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无人机、星链卫星等数字技术及其科技产品成为美西方提升自身情报保障能力的重要依托,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效果。对俄乌冲突中美西方情报保障实践进行深度分析,并从中发现现代战争情报保障能力提升的一般性规律。[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梳理、历史比较、质性分析等多元方法体系,对俄乌冲突中美西方的情报保障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相应的经验启示。[研究结论]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的情报保障工作顺应了数字时代情报转向的整体趋势,在数字技术运用、军民两用技术使用、开源情报获取及非专业人员参与等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实践。其对中国国家情报保障工作的启示体现在战略研判、风险识别、军民融合、安全意识以及国际法规制等五大层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深入剖析俄乌冲突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舆情演化态势,旨在对俄乌战争舆情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新闻框架理论作为切口,分析俄乌舆情在新浪微博平台的传播特征,运用朴素贝叶斯模型进一步论证各方战时宣传策略的传播影响力,力图刻画各方势力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群像。[结果/结论]从场域层面看,中国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呈现了鲜明差异,网民个体情绪高涨,易引发鼓吹战争等一系列情绪性问题;从战时宣传效果层面看,尽管各国在煽动网民情绪方面有一定作用力,但舆论引导和情感动员的效用在不断削弱。  相似文献   

7.
侯霞 《情报杂志》2021,(2):21-23,30
[目的/意义]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以有限军事行动达到了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目的。俄罗斯打赢这场“混合战争”,极大依赖情报支持。目前国内尚无俄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情报问题研究。[方法/过程]总体上采用逻辑分析法,利用外语和情报研究优势,广泛收集翻译第一手英文、俄文资料,通过文献分析法,全面梳理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情报活动;通过辩证分析法,总结俄情报特点和启示。[结果/结论]情报活动古已有之,各国对其从未等闲视之。俄在乌克兰危机中情报活动的技术进步、理念创新,体现出情报已是“混合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种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8.
沈霄  郭沛豪 《情报杂志》2024,(5):132-142
[研究目的]俄乌冲突期间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严重破坏了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其虚假信息的传播能为我国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方法]以“蛇岛事件”为例,通过python爬取2022年2月24日至2023年2月24日期间推特平台上的271条推文、70 384条转推关系、3 579条评论文本,基于引爆点理论的三大黄金法则,从内容、用户和情感三维度构建俄乌舆论战的虚假信息传播分析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情感分析等方法,基于python的NLTK、TextBlob、spaCy与NRC情感词典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分析虚假推文引爆的特性、用户转推关系及情感动员效果。[研究结论]在内容维度上,虚假推文的形式主要以缺乏实际证据支持的多模态呈现、内容涉及双方多个关键参与主体;在用户维度上,虚假推文的转推网络以个人用户的单链传播为主、网络中各个模块区域的独立性较强、传播速度快但覆盖范围有限;在情感维度上,虚假推文的情感主观性强、受众更关注偏向乌克兰立场的推文且不同立场的推文对受众具有个性化的情感动员效应。为应对国际冲突中的虚假信息泛滥,本文提出建立国际虚假信息共治平台、提高公民甄别虚...  相似文献   

9.
马广军 《情报杂志》2023,(8):102-106
[研究目的]在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网络舆论战中,各方力量在舆论场上为战争造势,使得舆论场势力混杂、信息来源复杂、水军搅局、舆论群体极化、情感和情绪色彩浓厚,是一场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交媒体舆论战争。通过情感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研究方法]基于情感实践和媒介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俄乌舆论战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情感对于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的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当中,情感被高度“武器化”,各方力量以情感为武器进行战争博弈,影响了舆论战的边界性、确定性和传播性,也推动了战争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与路径,为我国因应工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基于拜登政府官方文件等开源资料,采用文本分析与战略研判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原因与措施,并探讨中国的应对之道。[研究结论]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涉及技术霸权、经济利益、安全驱动、意识形态四方面,其做法包括:强化价值观冲突与舆论攻击,联动使用法律、出口管制等国内政策工具,扩大排华技术联盟等。我国可从国家战略、外交、产业、反制工具等方面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究冲突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经关系态势,识别行为异常国家,为国家外交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持。[研究方法]引入介入行为细分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治关系类型,基于角色理论、冲突介入理论构建第三方国政经关系分析理论框架,基于多元数据对政经关系标注量化,采用单因素方差模型计算第三方国政经行为的相关性,基于指数平滑预测以及箱线图检测经济行为异常的国家。[研究结论]以“俄乌冲突”实证结果来看,第三方国同冲突方俄罗斯的政经关系呈现显著正相关,但亦有部分国家同俄罗斯政冷经热,印度、英国等国家经济行为表现相对异常。本研究探究冲突背景下第三方国同冲突方国的政经相关关系,能够为国际关系量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网络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权力角逐的新战场。对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体制进行分析研判,希望为我国制定应对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该文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奥巴马和特朗普两届政府时期的网络安全体制入手,针对网络安全战略、作战体系、经费投入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拜登时代的战略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预判。[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美国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值得我国借鉴,同时针对拜登时代新的风险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13.
庄晨  吴绍忠  刘玉莹 《情报杂志》2023,(1):75-82+112
[研究目的]美国情报授权法案作为情报监督立法的重要形式,对美国情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其中的涉华内容进行梳理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美国对华情报政策的演变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情报部门提前部署应对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016财年以来,美国国会通过的6部情报授权法案(2018财年、2019财年和2020财年只颁布了一部情报授权法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梳理美国情报授权法案中涉华内容的演进过程,预测美国对华情报政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进而得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研究结论]在后疫情时代的大国博弈环境下,美国情报授权法案逐渐扩大对华情报工作范围,从军事、政治领域的对抗扩展到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未来将持续关注中国在海外利益、数字货币、绿色创新方面的发展。为了应对美国对华情报工作,我国应从完善情报监督立法、推动竞争情报在关键领域发挥作用、加强海外利益保护、树立保密意识等方面做重点努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背景出发,梳理中国企业被美管制与制裁的最新情况,分析我国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现状及问题,探讨竞争情报助力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面向我国企业服务的竞争情报体系建设方案。[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将竞争情报理论与我国企业应对美国出口管制实践相结合,从组织结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构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研究结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是政府、情报服务机构和企业所组成的自上而下、内外兼顾的服务性体系,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并通过政府主导下的推动机制、企业参与下的合规机制、情报机构协调下的共享机制支撑体系运行。  相似文献   

15.
王明程  李勇男 《情报杂志》2023,(11):33-40+93
[研究目的]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应对生物恐怖主义,情报是基础和先导。通过分析美国生物监测科技研发,探究其情报能力提升的关键,为我国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该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在探析生物恐怖威胁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美国生物监测科技研发的政策背景、研发逻辑和实践项目。[研究结论]历经多年发展,美国生物监测科技研发卓有成效。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其经验,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为目标,以规范研发路径为指引,以核心科技研发为抓手,推动我国相关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提升我国反恐情报能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余建川 《情报杂志》2021,(2):102-110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这个新颖而又无处不在的领域中,主权原则如何运作一直是国家实践和学界理论研究中的硬核问题。厘清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对我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美国《情报活动中的国际法律问题评估》(1999年)、《网络行动国际法塔林手册2.0》和《在军事行动中使用网络能力的国际法框架》(2017年)进行法律考察。[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为应对美国在网络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转变,我国应坚持领土主权原则的拘束力,平等地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并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实践,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构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基于国家安全和执法等目的访问数据引发广泛的担忧。研究跨境数据流动中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博弈与合作,有助于把握政府访问数据机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对内与对外治理规则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探讨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理论溯源、现实矛盾与监管发展以及为我国提供的借鉴。[研究结论]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关涉公私与公公两对关系,欧美还存在数据权益分配不均、不同利益相互冲突的现实矛盾。尽管欧美间通过发展政府访问数据监管以促进跨境数据流动互信,然而,双方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数据跨境双向有序流动,中国应在隐私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跨国公司亦应探索多元路径以应对政府访问数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美国智库对中国“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有助于研判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政策取向,从而为中国的有效应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研究选取4所美国智库的14篇代表性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美国主流智库关于中国“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及其背后的动因和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美国智库将中国的正当行为纳入“灰色地带”挑战的范畴,为中美关系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带来多重负面影响。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灰色地带”的战略竞争,争取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在相关问题领域制定出管控竞争的规则,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美国在“灰色地带”发起的挑战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中的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问题使得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哈萨克斯坦是我国西北边疆邻国,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首要途经国家,研究哈萨克斯坦生物安全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该文主要以哈萨克斯坦生物安全问题研究机构及国际科技中心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了哈萨克斯坦面临的主要生物安全风险。[研究结论]该文认为,哈萨克斯坦存在高危传染病自然疫源地、高安全风险生物设施、与美国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等三方面生物安全风险,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安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近年来,情报公开披露逐渐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常态化手段。对国家公开披露情报的战略逻辑与实践进行考察,可以为理解情报在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与新启发。[研究方法]该文结合国际关系中的强制外交理论和俄乌冲突期间美西方公开披露情报的实践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提炼了公开披露情报的定义、目标、逻辑与策略。[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与外交孤立、经济制裁、信息舆论战等手段一样,公开披露情报也是国家采取的一种强制性外交工具,其目的是为了以较小的成本对目标国形成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压力,从而迫使目标国改变其行为。公开披露情报为新形势下的情报运用提供了新思路,也对情报理论研究和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