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正>时间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也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就不能够了解史事间的因果联系,无法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更谈不上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大师,十分重视史学的求真。他认为史实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历史真相本身不容易看透,只能靠观察者和记录者去推测;史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失真;史事失真由今古之别铸成;史家的史识和史德造成史事失真;记载者认为大家都知道的史事不记载;古史“层累与剥蚀共同作用”;记录历史偏重文学笔法;史官要秉笔直书很难做到等。  相似文献   

3.
<正>时空是历史最基本的特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基础条件。任何史事都是在特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等条件下发生的,我们认识问题,解释问题,一定是当时情境之下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时间记不得、空间分不清。怎样帮助学生突破时空难点,如何促进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把握、分析和理解历史,笔者曾致力于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1]据此可知,"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表时序的纪年、断代、时间轴、大事年表和表空间的历史地图,更重要的是从时代特征及地理环境(尤其是其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的视角,也就是一种社会环境的视角)来解释史事。  相似文献   

5.
按笔者的理解,历史学的“实证”,实在就是用史料(或史事)来作证明。虽然这里的“实证”不能与自然科学的“实证”相提并论,但历史界的同仁还是喜欢用“实证”一词,以强调历史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无论是历史陈述,还是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理解现实的一把钥匙。历史学要解释现实一是要把历史搞清楚,二是要有历史的大视野。历史学如果能够做成这样,就是极大地发挥了学术的社会价值。历史学做成这样委实不容易。历史吲现实-样复杂纷纭,任何一种立论或歪论都可以在史事中找到依据。很多学者都赞同研究历史要有大的视野,尤其是破解一些大课题,非大视野不足以成大事。这也是政治家的追求,也是政治家大都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但是,历史的大视野或叫大历史观并非那么容易修炼到家。这其中需要勤奋还是天分?亦或勤奋加天分才能铸就大手笔?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有些被认为是很聪明的历史学家,他的文章著作没过十几年就变得毫无价值。研究历史大约需要更多的是勤奋、诚实和独立思考。侯建新先生以他20多年的勤奋和对历史的诚实,将思考的视野放宽到西欧与中国多个国家,追溯到11世纪以远,  相似文献   

7.
"相关史事"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栏目,每节课最少出现1次,最多出现5次,篇幅在350字以内,是对正文的补充和深化,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历史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相关史事"部分通常被忽略不讲,或是简单带过,或是课后自主阅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相关史事"不属于教科书正文,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第二,课时紧张,每节课只有40分钟,讲述正文部分时间尚且不够用.更没时间讲述辅助栏目了。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在笔者看来,时空框架既是对史事的定位,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时空结构,同时也是一种人们选择"时" "地""人""事"建构联系进行解释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因此,进行历史学习时,我们要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时空观念”。历史教科书中每一课包含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安托万·普罗斯特在《历史学十二讲》指出:"历史学家站在现在向过去提问,问题针对的是起源、发展和轨迹,这些都处于时间之中。要有日期来标记。历史学是致力于时间的工作。"由此可知,时间和空间是建构历史学科的基础,只有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准确地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有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由于历史的流动是线性的,具有不可追溯性。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可能将具体的历史场景还原出来,历史在学生眼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尤其是古代史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其中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中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非常多。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正>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中最具学科特色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有关学业质量标准的规定中,将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个层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对史事进行明确的时空定位;运用时间术语、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史事进行描述,理解事物之间的时空联系;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进行概括和说明;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历史探究,并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综合分析比较、合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外古代史对历史研究自身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指导,历史研究处在自发、盲目、感触性阶段,“历史哲学”一改历史研究之积习,拨向共同规律性的历史探究,刷新历史研究之风尚,研究历史的目的性指明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历史编撰的手法改变了,史学精神抖擞了,史学的价值增加了。“历史哲学”重视历史规律探究,从浩瀚的史事中提炼出原理或原则。在“历史哲学”指导下,历史学致力于理论研究,规律探讨。“历史哲学”对历史研究的宏观指导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长久以来,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重时间轻空间,不能很好地依托特定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深度理解历史问题。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充分运用地图可以矫正这一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笔者就此谈一谈地图融入历史学习的益处和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认识论方面,波普尔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中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混同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对史学的自律性构成了挑战;其实,史学与文学无论在文本上还是逻辑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时蕴涵着历史学的性质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且只能是矛盾的: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相似文献   

20.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