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学校是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属于法律法规授权行使部分行政职能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民事主体三重身份。正确界定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有助于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王鹏祥 《天中学刊》2004,19(3):34-37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分类只有两种: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从对中外行政主体概念的比较和对我国行政主体概念缺陷的分析可以认为: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一般性资格,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包括行政公务人员和受委托组织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由于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类行政组织逐渐承担起公共管理职能。在现行的行政法律体制下,类行政组织并不必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导致相对人行政诉讼权利的部分缺失。本文在界定类行政组织的基础上。从类行政组织权力来源以及性质、类行政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两个方面论证类行政组织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存法律将高校法律地位主要定位为民事主体,仅在学位授予活动中是行政主体,这一界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在分析国家权力社会化、高校体制改革引起高校法律地位变化的内外因及当今我国高校所具有的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在行使教育权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中,高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特殊类型的行政主体,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时,学生则处于行政相对人地位.对双方在行政法律关系结构中享有权利的特殊性,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范围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双方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法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和行为,是对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进行的确认。从行政行为针对的对象角度可分为抽象和具体行政相对人,从法律后果角度可分为受益性和受限性行政相对人,从行政主体应当履行的义务角度可分为普通和特定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7.
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和行为,是对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进行的确认。从行政行为针对的对象角度可分为抽象和具体行政相对人,从法律后果角度可分为受益性和受限性行政相对人,从行政主体应当履行的义务角度可分为普通和特定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行政主体范式认为 ,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国家行政职权 ,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 ,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然而 ,此界定在我国给行政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及行政主体理论的探讨带来许多诸如责任归属和权利归属错位、主体缺失主体要件等困惑。文章认为 ,国家及其设置的各层级机关只是社会管理的形式 ,是一套复杂的工具性系统 ,它不具有主体特性 ,从而不能作为行政主体。只有拥有行政权力并进行行政管理的具体的人才能作为行政主体。因此 ,行政主体是经法律授权而拥有行政权力 ,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 ,包括行政决策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并独立承担最终结果的个人或群体。  相似文献   

9.
行政主体这一概念的确立与存在,对行政职权与职责、行政行为效果的归属和行政责任的承担、区别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同性质的主体身份和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的确认,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该文举例作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行政解释问题在我国行政法律领域的研究中仍属于较薄弱的研究环节。我国行政解释理念和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行政解释本身的理论定位、主体权限、运作、监督完善,都尚待研究探讨,需要进一步界定内涵,本文从我国法律解释制度入手,探讨我国行政解释制度之完善,加强对行政解释的制度建设,完善行政解释监督制约机制,以利于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学校法律地位的界定是研究学校内部建构和对外关系的基础性前提。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高校的法律地位日臻明确,但中小学的法律地位仍有待探索,值得重视。中小学的法律地位可以分为民事法律地位与行政法律地位,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范出发,对其界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中小学进行多元化处理。就民事法律地位而言,我国的公立中小学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民办中小学具有法人地位;就行政法律地位而言,中小学在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中既可能是行政相对人,也可能是内部下属机构,在对教师的职务评定以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做出开除处理时可能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建生 《高教论坛》2004,(3):95-97,117
高等学校在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双重行政主体地位:既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主体又是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13.
当前行政垄断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但是有效地规制行政垄断,必须首先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垄断。本文从法学角度分析了行政垄断的法律构成要件,包括行政垄断的客观方面、客体、主体和主观方面,区别了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政策性垄断和国家垄断的差异,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组织、分工和行使、运作以及对行政权力监督并进行行政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在国家行政管理中有三方面的作用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监督行政权力主体 ;3)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离开了行政法的约束作用 ,国家行政管理将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学校的法律地位,成为解决学校与学生诉讼纠纷的关键点。我国现行法律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界定模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观点,应明确我国公立学校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行政征用行为行使的前提"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界定,以及部门利益的驱动、公务员素质等因素,在现实中行政征用权极易被滥用,表现突出的是政府对土地的征用行为。对于行政征用行为的控制,应从建立"公共利益"的决定机制和行政征用补偿程序入手,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完善我国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主体在订立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依法享有特权,但是为了避免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应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强化行政主体应遵守的法律原则,严格设定程序增强监督机制、制裁措施,完善补救途径等方面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刘欣  叶昊 《培训与研究》2006,23(5):91-92
公务员在行政法中的地位,通过行政法关系体现。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在外部行政行为中,公务员既不是行政主体,也不是行政相对人,而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代理人。但是公务员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根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公务员的职务行为需接受行政监察。公务员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但与诉讼主体的主体地位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申领阶段参与主体之间主要是行政法律许可关系,提出申请的大学生是行政相对人,受理申请并做出许可的县区教育局或高校是行政主体。依法治理助学贷款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缺失或者失衡的突出现实问题,首先要依法行政,遵循公平原则来界定和平衡助学贷款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公开、公认、公平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以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困境、缺陷 ,以及当前我国行政法治的要求 ,认为对行政主体理论做出适当调整势在必行 ,并大胆设想对行政主体再界定 :分解为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