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分析音乐治疗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心理调适作用,提出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音乐治疗心理调适机制构想,以期为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提供实际借鉴和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观察法、量表测试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湖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和专项学生的焦虑与气质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是运动员与专项学生的赛前状态焦虑都具有位置差异:中锋高于前锋、后卫,前锋、后卫间没有差异,而特质焦虑各个位置闻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运动员和专项学生的气质特征影响其特质焦虑和赛前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高职篮球运动员由于受比赛经验、训练时间、身体机能、技战术水平等影响,会出现赛前过分自信、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本文针对赛前运动员出现的这些不良心理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及其控制方法,为高职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范巧珍  魏建军 《广西教育》2013,(11):43-44,114
分析音乐治疗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心理调适作用,提出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音乐治疗心理调适机制构想,以期为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提供实际借鉴和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心理焦虑的原因进行的分心,结果表明:积极的情绪能促使篮球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反之,当兴奋超过一定的限度,则转变为焦虑,会使篮球运动员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在篮球比赛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篮球运动员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影响,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集中训练等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代篮球运动已发展成为集教育学、行为科学、经济学、训练学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其竞技性程度越高,比赛任务越大,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焦虑就愈加明显.通过阅读有关运动员赛前产生焦虑与消除的有关文献,访谈篮球专家,从而对篮球运动员运动焦虑的形成特征、消除与自信训练进行探讨,并能揭示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焦虑原因及规律,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篮球比赛中,篮球意识是球队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以篮球技战术意识为核心的个体思想、行为、心理状态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介绍了篮球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中,赛前比赛中焦虑是普遍的、必然的现象。运动焦虑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 本文从篮球运动员赛前的焦虑因素入手,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篮球训练中焦虑的调控方法, 以降低和克服赛前过度焦虑的问题,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9.
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篮球游戏教学与学习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篮球游戏教学,提高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讲解能力、创造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篮球游戏教学具有娱乐性、竞争性和锻炼性等特点,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个体社会化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宜的负荷促进了躯体的健康发展,并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篮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学生进行了篮球游戏教学与学习效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篮球游戏教学,提高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讲解能力、创造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篮球游戏教学法以其广泛的人际沟通促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以其适宜的运动负荷增强了学生体质,以其娱乐性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水平,以其竞争性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以其锻炼性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山东两省的轮椅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员疲劳量表(ABQ)结合访谈对心理疲劳程度严重的20名轮椅篮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组合训练.通过6周的心理训练,用ABQ及心境状态量表对心理疲劳进行检测,并运用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心理组合训练对运动员在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2个维度上均出现显著性与非常显著性改善.心理训练组合方法对降低轮椅篮球运动员情绪体力耗竭、紧张、愤怒和慌乱具有显著性作用.同时能提高精力、获得更多良好的自我情绪体验.该研究为消除轮椅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建立良好的训练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可操作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SARS流行期间医学本科生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开展针对性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状态——物质焦虑量表(STAI)》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60名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了测评.结果 四、五年级的状态焦虑分数高于一二三年级的状态焦虑分数,差异无显著性;但被调查学生状态焦虑分数和物质焦虑分数与一般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状态——特质焦虑测评结果与EPQ各维度有显著相关.结论 SARS流行期间医学生焦虑状态与一般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其状态——特质焦虑与个性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蒙汉大学生焦虑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内蒙古师范大学776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蒙汉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差异.蒙古族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高于汉族大学生;男生在状态焦虑上明显高于女生.(2)蒙古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焦虑状况呈上升趋势.(3)蒙汉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来源地和专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实验法研究了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都有利于对学生篮球防守战术的获得,但学生通过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利于战术的灵活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的战术执行率;在疲劳状态下自动瓦解篮球防守战术较少可能发生在内隐学习学会的知识,但对外显学习状态下学会的篮球防守战术(规则)则有比较大的损害;以此为依据为体育篮球战术教学提出建议,以便能够为篮球战术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从而使篮球战术教学更加有效、顺利的实施,也为后继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有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区分.通常,状态焦虑用来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暂时性的,和个体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情景有关.特质焦虑则用来描述一个人相对稳定的、作为人格特质且具有个别差异的焦虑倾向,和个体的人格有关.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操作,而如果焦虑水平太高,则妨碍操作,长期过高的焦虑则会导致各种心身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华章》2011,(20)
对山西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就业环境和学历水平下同学们的择业价值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焦虑.方法:对山西大学2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根据前人研究编制的自制量表调查择业价值观,焦虑用从“状态——特制量表”取出的状态焦虑量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同学们普遍对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大,收入较高,符合个人兴趣比较看重,由此引发的焦虑水平普遍为中度焦虑,其次为轻度,最少的是重度.结论:山西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与焦虑的关系不显著,大多学生处在正常焦虑水平,对就业保持必要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以32名存在抑郁心境状态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篮球基本技战术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心理干预,研究学校篮球教学对抑郁心理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的抑郁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0.01),比对照组女大学生的抑郁得分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结论得出,基于篮球基本技战术和教学竞赛的篮球教学活动对女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测试了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性别、文化程度、运动等级、年龄和训练年限等因素与其竞赛状态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术前访视对减轻手术病人心理焦虑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时病人心理焦虑的彰响.方法:随机抽取30例病人进行术前访视,采用状态焦虑调查表在访视前后分别作状态焦虑问卷调查,并将所得焦虑值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经t检验,P<0.01,访视前后病人的心理焦虑差异存在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可明显减轻手术病人的心理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20.
王剑 《考试周刊》2012,(34):105-106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在篮球活动中情况错综复杂,比赛失利、发挥失常等都会引起运动员的情绪波动,产生焦虑和紧张心理。教师要对运动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