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ZnO纳米颗粒可以明显提高固化后环氧树脂的性能.本研究制备了ZnO量子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环氧树脂使用聚酰胺固化剂,在低温下短时间固化.合成过程中,使用正己烷取代丙酮作为溶剂,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随后,使用紫外-可见透过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硬度等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下Zn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原位固化法将ZnO量子点与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得到复合固化剂,将树脂与该固化剂混合后,可以在低温下固化得到具有较好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的ZnO/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将减摩粒子MoS22加入聚酰亚胺模塑粉共混后,采用真空热模压成型,考察MoS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以及制备条件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oS2质量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最优.且在此配比下通过EDAX观察复合材料表面MoS2粒子富集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示由于试验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采用真空热压,隔绝了空气,通过XRD显示没有出现MoO3的杂峰,保持了MoS2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羟丙酯混合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树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制备了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3C-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测定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所合成制备的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在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共聚反应中,随着单体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增大,但单体反应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阻燃环氧树脂的特性,并学会利用仪器设备对其性能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透明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热性能分析实验。将合成的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加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成系列透明阻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示差量热扫描仪、热重-红外连用测试仪,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EP相容性好,大大提高EP的阻燃性能。该实验涵盖的知识点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谨规范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当前烫金板升温慢、能耗高、与模切工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烫金机上下平台结构和工作特点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高效加热装置.此加热装置中加热蜂巢板与上平台固定,烫金板附连在加热板下方,通过加热装置直接对烫金板加热完成烫金工序,再快速把蜂巢板拉出更换模切刀版完成模切工序.此加热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模压/烫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压铸法制备SiC/Al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测试了碳化硅的粒径特性,并对碳化硅颗粒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湿法制备了碳化硅体积分数为60%碳化硅预制件素坯,并用该素坯制备了SiC/Al铝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按一定比例加入助剂改性回收聚乙烯(PE)塑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工艺配方将回收聚乙烯和助剂混合注塑成型,制备得到改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来表征其结构,找出性能理想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当纳米氧化锌(Zn O)与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添加的质量之比为3∶2时,回收聚乙烯和填充剂、抗氧剂、增塑剂、增韧剂等助剂制备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回收聚乙烯提高了23.54%,弯曲强度提高了15.87%,其衍射峰的强度增加了50%,且峰变得尖细,其晶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苯胺复合材料(MWCNT—ANCT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可能反应机理;本文还对该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对影响其荧光强度的因素及原因进行了讨论.另外发现该复合材料膜能促进电子的转移,对Cu2 有特殊的响应,这将使得该复合材料在Cu2 的定性定量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新的钨骨架烧结工艺以降低骨架的烧结温度和提高钨铜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在工业上实现批量生产,采用添加蓝钨的还原烧结工艺制备钨骨架,并对添加蓝钨烧结钨骨架的机理进行探讨.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热导仪和化学成分分析仪对钨铜复合材料的组织、热导率、氧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钨骨架含氧量低,熔渗后W-26Cu组织致密度大于99%,热导率可达231W/(m·K).  相似文献   

10.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桉叶油为芯材,Ca Cl2为固化剂,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桉叶油微胶囊.用L9(33)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得到了桉叶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5%、芯壁比5:1、Ca Cl2质量分数3.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桉叶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69.54%,且重现性好.对制备的桉叶油微胶囊的缓释性及抗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叶油微胶囊的缓释性良好;桉叶油微胶囊对于黄曲霉、黑曲霉、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相比之下,桉叶油微胶囊对于黄曲霉、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is a very promising power source for resi-dential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due to its attractive features such as high power density,relatively low operating temperature,convenient fuel supply,long lifetime,etc.(Chalk et al.,2000;Lee and Mukergee,1998).Despite these advantages,commercialization of PEMFC is delayed mainly due to the high fabrica-tion cost.Bipolar plates,most commonly used among the PEMFC components,are the gra…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加固方法。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抗拉强度很高的碳纤维布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柱子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补强碳纤维布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剪、抗弯强度和提高柱的延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环氧树脂重防腐涂料的制备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辅助溶剂、触变剂、颜填料体积浓度等因素对于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工艺条件。涂膜的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mm,拉伸强度为467.8 kg/cm2,抗压强度为875.6 kg/cm2,硬度为3H,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性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汽车钢板弹簧相关参数和分析结果,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设计优化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俗称玻璃钢)板弹簧来代替原钢板弹簧,并对其动态特性及结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该复合材料板弹簧应力更低,固有频率更高,不计吊耳时弹簧重量减轻了约75%.  相似文献   

15.
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入一个新参数膜劲度,在部分共同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复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界面行为模型,用以分析钢-环氧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应变.推导了弹性工作状态下复合梁的界面滑移与应变的表达式,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并用2根复合梁进行了校核.然后采用该程序分析了界面滑移与应变沿复合梁纵向的分布特征,以及铺装层中的最大拉应力、层间剪应力对材料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界面效应削弱了钢桥面铺装复合梁的整体抗弯刚度;中低温条件下,采用劲度更大的粘结层材料有利于改善沥青铺装层的受力;粘结层的损伤累积将加剧沥青铺装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钢桥面铺装层主要病害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分别采用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控制应力小梁弯拉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掺量下的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对这3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效果,但改性效果和树脂的添加量并不是一个无限递增的关系,当添加量超过一定数值以后,改性的效果将趋于平稳.最后就高温、低温、疲劳3个方面分别提出环氧树脂添加量为20%,30%,30%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主要综述了石墨烯的氧化、表面修饰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氧化石墨烯是通过Hummers法、Brodie法或Staudenmaier法氧化石墨,然后再经过热解膨胀或超声分散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修饰改性有非共价键修饰和共价键修饰.非共价键修饰是利用氧化石墨烯的共轭体系与其他共轭体系的小分子或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相亲性,来制备复合材料.共价键修饰则是利用氧化石墨烯中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和环氧基等活性基团与有机链段进行反应,达到改性目的,以有利于制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自主研制的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劈裂、车辙、小梁弯曲和复合梁疲劳等试验,对其材料特性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并与SMA10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车辙和复合梁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及疲劳性能;与SMA10混合料相比,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及低温抗开裂性能.研究表明,新型国产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经济优势为我国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提供了一种新的铺装材料.  相似文献   

19.
Phenolic resin(PF) and nano-SiO2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curing property and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of epoxy resin (EP) and methyl nadic anhydride (MNA) resistor paint, respectively. Hydrogen bonds, formed between phenolic resin and nano-SiO2 in alcohol, made nano-SiO2 disperse easily in EP/MNA paint through phenolic resin without being treated by supersonic vibration.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F to EP in paint is 3:7, the formed composite paint film can be cured in 2 min at 170 °C. When the mass ratio of nano-SiO2 to PF in paint is 3:100, the property of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paint is the best,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varying ratio of resistance less than 0.1% after experiment on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SEM analysis shows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paint film is smooth, glassy, tight and homogeneous, without acicular air holes.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柯依脱理论(Koiter'sTheory)对于复合材料圆柱壳屈曲性能的初始缺陷影响进行了一般性分析,为复合材料壳体的初始缺陷敏感度分析建立了基本控制方程;壳体的初始缺陷被设定为具有某些固定形式的或者是随机形式的,为了讨论和比较各种复合材料叠层壳体的缺陷敏感度的影响,用数值算例计算了由玻璃/环氧,硼/环氧,和炭/环氧等复合材料所组成的圆柱壳体的届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