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把汉语里常用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字句进行对比后发现:表"存在"和"领有"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a"字句大致对应;表"估量"、"比较"的"有"字句和"■"字句不完全对应;表示"发生或出现"的"有"字句和"动词+有"用法在泰语里没有对应的形式。汉语里的"有"后可附动态助词"着"、"了"、"过",泰语里"■"的后面没有相应的动态助词,汉语里"有"的状语都在它的前面,而"■"的状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结合上面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汉语与泰语由于亲属称谓体系的构成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反映出来的文化特色也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系统性和民族性使得汉语和泰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泰语使用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汉语与泰语在亲属称谓上的文化内涵差异,并分析了产生汉语和泰语亲属称谓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声学元音图归纳并比较元音格局,以泰国学生为研究个案,考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泰国学生在汉语元音习得过程中所受到的泰语和英语的迁移作用,探讨母语和第一外语对汉语元音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语和第一外语对第二外语的元音发音都存在迁移作用;与母语迁移相比,第一外语产生迁移的条件较为严格;中介语元音系统的建构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习得母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泰语干扰和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泰国汉语生语中受泰语干扰比较明显的几种语法偏误现象 :量词、否定词误用 ,定语、状语后置等。也以用“你几岁 ?”问成年人年龄为例 ,说明泰语和泰文化对汉语在语用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坚持汉、泰语对比的教学原则 ;适当增补汉语语用学和汉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 ;掌握泰语及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主要体现为泰语语音系统中空缺以及某些具有相似性但存在差别的语音要素.该文从声母、韵母与声调三个层面对汉语、泰语语音系统加以对比分析,探讨对泰语音教学的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彧  许海鹏  高晓颖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3):108-111,120
文章试图通过语音实验的方式,以实验语音学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汉语和泰语的元音格局为基础,对比分析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元音的情况和中国学生习得汉语元音的情况。从而考察泰国留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偏误所在,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科学解释,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为今后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泰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和泰语中的结构助词"?????? ??? ???? ????"都是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标志。但"的"在泰语中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本文以泰语和汉语结构助词"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语言运用结构助词"的"的异同及汉语结构助词"的"分别翻译为泰语的"?????? ??? ???? ????"的原则,旨在引导中国学生能够正确地翻译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使用的媒介语主要是英语,本文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论文认为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零起点阶段泰语辅助汉语教学优于英语辅助汉语教学,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泰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特殊的语法句型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语方位词"上"除了表示各种空间关系外,还引申出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意义,这和汉语母语者的认知特点有关.泰语里除了表示方位概念的"上"有比较固定的几种表达方式外,其他抽象意义则是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本文通过汉语、泰语的对比,希望帮助留学生理解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习得"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泰北地区华裔使用汉语定、状、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其语法变异的规律,并通过语言接触理论揭示了其动因.我们认为泰北地区华裔使用的云南方言在语法方面已经受到泰语的深层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的宾语和补语的语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和泰语的趋同;不能正确地使用话题句;在汉语虚词的使用上也因受泰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误.为了提高云南华裔的汉语水平,必须针对他们语言中变异的地方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183名中国英语教师和159名泰国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国教师的语言学习信念。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五个方面的34项语言学习信念中,两国教师有2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泰国教师对外语学习比中国教师更乐观和自信;对语言学习难度的看法上,中国教师认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难度要远比泰国教师认为的大;在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上,中国教师的信念更现代和客观,泰国教师更倾向于传统的语言学习信念;在外语学习与交际策略方面,中国教师不仅更关注语言的准确性,也同样更重视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对于学习动机与期望,中国教师的外语学习动机比泰国教师强,泰国教师的外语学习动机更倾向于融入型,而中国教师学习外语的动机更倾向于工具型。  相似文献   

12.
浅谈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对汉语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到泰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泰国的华文教育也在蓬勃发展,本文结合泰国国情,评述了泰国的汉语教学现状,并对泰国需要的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所谓"虎"字成语,是汉语中含有汉字"虎"的成语,或在泰语中含有"虎"的泰语形式的成语。成语的概念在汉语和泰语中不尽相同,"虎"在汉语和泰语中的形象也有差异,汉语"虎"字成语与泰语成语间存在着三种对应关系,应根据这种对应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泰语中的量词都比较丰富,个体量词也较多,有的量词用法相同,有的量词用法不相同。如,人的量词的用法,汉语口语中和一般人的量词用"个",表示尊敬的人的量词用"位";而泰语中,一般人的量词用"■",表示受尊敬的人的量词和汉语中表示受尊敬的人量词的用法不相同,即数量上比汉语多,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行业来选择不同的量词。  相似文献   

15.
以时间词“年、月、周、星期、天(日)、小时、分钟”为例,从词类划分、句法功能和语用文化等方面对汉、泰时间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显示,汉语时间词词类、语义功能、句法功能、语用文化都较泰语丰富,汉语和泰语虽有一些意义相近的时问词,但在用法上却不尽相同。汉语时间词和相关表达,是泰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区分汉、泰时间词的差异,使其掌握好汉语时问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泰语音在现代这个时间横断面上的静态对比,考察汉泰语在元辅音和声调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同、相似及相异之处,客观地展示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全貌和各自的独特之处,揭示汉泰语在语音层面上的共性和差异,初步分析汉泰语语音习得的“化石化“难点,并归纳了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标记.  相似文献   

17.
熟语是语言的精华。由于各方面原因,泰中两国在熟语的来源上有着较大的可比性。两国人民有借助于自然界的植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共性,也在不同的植物所代表的含义上有很大的差异。探究泰语和汉语植物熟语的来源,既有利于准确理解植物熟语的含义,又有利于正确使用植物熟语。  相似文献   

18.
泰华文学是泰国的华侨华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虽然泰国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和我国的华侨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泰华作家坚持以汉语创作的姿态,却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泰华作家在不同时期与祖籍国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还乡,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32.6万字的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语叙事体书面语语料,发现他们在汉语逻辑连接的使用方面存在不少偏误现象,其中,时间、转折、并列、承接和因果连接成分的偏误居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泰国素攀府甘娜苏中学高一到高三大约200名泰国学生为期一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汉泰语音进行共时平面上的静态对比分析,并结合《汉语拼音方案》,对泰国学生的主要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试图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