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中国90年代小说反映了中国当代女性意识正处地过渡时期,本文称其为后女性意识,这种意识首先即为传统女性意识影响下的依附性较强的女性,其次为另一个极端的意识的女性,即对传统一切都反叛的女性。本文对当代女性过渡时期意识的这种存在的现象作出尝试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经济转型下女性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女性写作中存在的女性意识的涵义,回顾了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两个发展阶段,并引出本文的焦点问题,即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女性文学对女性意识所做的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孙海芳 《都江学刊》2002,14(2):32-36
本以中西女性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受制于男权社会的相同化境遇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和英国女性学发展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女性学在不同时期反映的主题虽有不同,但始终没有偏离女性意识这一主题,中英女性学在表现女性意识这一内容上表现出了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为主体意识写出女性生活、情感中的性别角色体验,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奴性意识,填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张爱玲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使她的的写作无意中接续了鲁迅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研究女性文学的论著比比皆是,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女性意识的发展,本文以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文学对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从性别角度拓展女性罪犯教改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女性罪犯教育改造的新渠道,湖南女子监狱全面导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社会性别意识。该文从分析湖南省女性罪犯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盲点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阐述了女性犯罪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全面导入对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渠道,将女性罪犯改造成为既是“守法的公民”,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经济地位,独立社会交往”的具有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意识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的出现不仅标志着长期被男权压迫的女作家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还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打下基础。现代女性文学的突出标志是女性意识的凸现。然而,在长达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倾斜与补偿。本文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从时代女性自身意识觉醒等方面来探讨各个时期女性意识在文学中的发展与演变,进而把握整个时代文学中女性意识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郭宝昌的《大宅门》,以其塑造的卓而不群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世界的独特魅力,表现了郭宝昌特有的女性崇拜意识、平等兼爱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女性写作研究领域,对女性意识的探讨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也是对女性意识的挖掘。作为生物性的“人”,我们都有各种生物性需求和欲望本能,传统的作品大多凸现出男性的这种生命本体的意识,而女性被置于纯洁、唯美的位置,她们只能含蓄地表达朦胧的内心活动,她们生命本体的意识被压抑,被描述为不合理的。事实上,女性意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除了社会意识层面外,还包括灵和肉的内容,所以说对女性自身的发现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对男权化的一种反抗。虽然这种觉醒是人的一种生物本能,但是在敢于表达敢于言说时便赋予了其强大的精神内涵。徐坤的小说在展现女性生命本体意识同时,也对女性意识进行着出人意料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0.
沈虹光女性作家的身份和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戏剧呈现出浓厚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是沈虹光的戏剧追求。这不仅决定了其戏剧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提炼,而且还形成她隽永细腻的戏剧风格。  相似文献   

11.
易安词女性意识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学中涌动着女性意识的潮流,它是正统文人们情爱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失落后的回归的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古典文学作家群体的男性化,以及中国正统文化对女性的排斥,决定了正统文人的正统诗文中很难有完整、系统、健康的女性意识。而真正较为完整系统地表现女性意识的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涉足词坛,本身就是其独特的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其词作所体现的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质,旷达超逸的隐士风度,崇尚独立人格的意识,以及“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的卓然才气与独创精神均折射出易安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在影视作品中女性都以男性的附属身份而存在,电影在不断塑造着彼此类似的男性嘤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以及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尊变得丰富、饱满,更接近真实生活中的自我,女性意识不断的得以体现。本文运用了综合分析法,针对国内外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人物个性的复杂化、主体性意识、独立自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分析能够开拓影视作品的表演视野,塑造更加完整、真实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在一代又一代知识女性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已达到了完全自觉和成熟。本文从其解构传统男权审美规范、塑造女性作为“人”的形象和解构传统性别秩序。抒写女性自我生命体验两方面来深入阐释其女性意识的高扬。  相似文献   

14.
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对沦陷区特定环境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我们可以从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本体的审视三方面分析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综述了张洁创作发展的几个阶段,并以《无字》为其第三阶段的代表,透视张洁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变迁轨迹以及归宿方向:政治理想在经历了狂飙期、解构期后进入了重建期。而女性意识则传达出女性自身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女性的真正独立,远比一味反抗和颠覆男权社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荆棘鸟》中的梅吉和《简爱》中的简的女性形象分析,结合女性意识来论证并挖掘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表现形式——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以此说明这种意识是女性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一个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池莉由于其写实的创作态度,评论界对其作品中出现的女性意识或忽略或误读。事实上,池莉自始至终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观照和表现着女性的生存本相,具有东方特色的女性观,“妻情互补”是其女性意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作为个体逐渐受到了重视,个体的人在觉醒中被确立。由于女作家远比于男作家的敏感性,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率先走向了“个人化”的创作倾向,在作品中逐渐转向对女性自身的发现,对女性的生命形态的描述。在一些创作中,由于过分突出女性的女性意识、个人化意识,而陷入了狭隘的境地,完全脱离“宏大叙事”的“束缚”,走向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边缘化写作中。他们的这些个人化写作无外乎只是对男性中以话语的一种消解与对抗,并非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日标。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关注社会与人类的、突出女性意识与生命体验的创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池莉是个女性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作家。综观她20年的小说创作,其女性意识是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同社会现实以及她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池莉女性意识的发展大略可分三个阶段,即依附男性求安稳阶段、反叛男性求权利阶段、尊重两性求和谐阶段。简而言之就是求稳、求变、求谐。本文依照这一思路,对池莉的女性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作了简要描述,并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自觉地疏离男性作家所热衷的政治、历史、社会之类的宏大叙事,回归女性的经验领域,专注于女性意识的书写,在林白、陈染、王安忆和张沽等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抗和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世界进行重新书写;强调人的私人化的精神空间,以个体的生命意识来展示文学的审美追求;回到直面现实、自由书写的女性空间里,使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全面关注都市女性生存命运与个体体验的新阶段;深入到情感的内部对爱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爱的质问与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