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举重运动作为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其发展历程已经经过了无数体育人的推动,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正是因为在青少年时期经过了较为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才保证了运动员长期的竞技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研究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体能训练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举重运动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吕仙桃 《健与美》2023,(1):117-119
在我国的体育项目中,举重运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当前,举重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重点朝着青少年方向发展,通过开展举重运动的启蒙训练,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诸多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希望能够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35名男子举重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较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化差异,克服运动员在每一次试举新的重量出现的心理兴奋,心理恐惧和心理不稳定等表现,是广大基层教练员在实践中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抓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早期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面能力方能真实的反应出运动员实际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培养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们不仅对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缺乏深刻认识,而且对具体运动项目在非智力因素的特定需求方面也缺乏足够了解,以至影响了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有效性。旨在为提高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乃至运动团队的综合制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举重比赛中有很多优秀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挺举比赛中的上挺过程出现了成功率偏低的现象。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也影响了项目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并给运动员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本文通过对2002年黑龙江青少年举重比赛的93名运动员上挺中预蹲的深度、预蹲的方向进行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仇永亭 《山西体育科技》2010,30(1):25-25,34
当今世界举重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全面的抓举、挺举技术。如何全面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在此方面做一浅薄的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国家女子举重队28名运动员竞技实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筛选出对竞技实力有显著影响的基础指标和专项指标,构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竞技实力评定指标体系及标准,从而为运动员竞技实力评价提供参考,对推动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发展及心理调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发展和心理调节应当特别强调针对性和直观性,才能保证其效果。在分析竞技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能力的要求、探讨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调节的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和文献资料综述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形态、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8名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形态、素质40项指标的测试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体重+胸围)/体重×100、前深蹲等15项指标与举重竞技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P<0.01),经回归分析.得到两个年龄组的形态、素质回归方程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应用方程可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腰背部损伤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举重训练实践表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中腰背部受伤的比例很大。腰背部损伤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系统训练甚至健康成长,这常常是训练中困扰教练员、运动员的难题之一。本文根据举重训练的经验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运动员腰背部的受伤的原因及防治作简要分析探讨,以期不断提高青少年举重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举重运动是奥林匹克中最古老的竞赛项目之一,是力量、速度、健美三结合的体现。在当今竞技水平十分接近的前提下,比的就是心理,谁的心理素质过硬谁就会笑到最后。所以心理问题在高水平举重比赛中是议论最多的话题,而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举重运动员的临场按摩孙宝魁,范旭山(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前言举重是一项同场直接对抗的竞技项目,它不仅是运动员肌肉力量和技巧的较量,也是心理上的交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情绪表现得特别明显,它直接面对对手和裁判,而由于比赛的规模及运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了1979~1999年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培养水平举重运动员的实践。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是成功的。指出了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优势,以及影响体育院校举重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不利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优秀举重运动员,后天的培养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举重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远远超出自身的身体负荷,将会给举重运动员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此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生理的特点,围绕“打好基础”全面进行身体训练这个主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是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发展与发挥的动力—调节系统 ,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访谈了解到非智力因素也是运动训练的薄弱环节之一。故笔者运用自编自陈量表法、逻辑分析法、个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 ,对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关系密切的 10项具体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和统计分析 ,旨在找出规律 ,为广大一线教练员对该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进行更为有效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提高其心理能力乃至综合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我国举重竞技水平的提高。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尤其是在女子项目和男子中小级别在世界上的优势.对不同阶段少儿举重运动员选材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那些具有举重运动天赋的运动员选拔出来.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攀登举重高峰的优秀人才。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体育先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王子刚 《体育世界》2014,(6):110-111
本文就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材进行了探讨,简述了选材的意义,并针对选材的六大要素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以期能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训练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将综合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与德育、智育、心理教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在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中,必须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刻苦训练、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内在思想动机并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启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智力运用,培养具有智力教育支持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其具有出色的心理能力;引入美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发展等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8 名小级别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等50 多项指标的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分析。结果表明,(体重 胸围)/身高×100、胸围、PW C170、无氧功率、前深蹲、后深蹲等15 项指标与举重竞技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70 以上。经回归分析,得到形态、素质和形态、机能、素质3 个回归方程式,应用此方程可对小级别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