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特色和核心内容,是主流媒体最有高端话语权、最能影响主流舆论的阵地。办好时政新闻,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占领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对形成主流舆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深入挖掘增加深度在时政新闻中,我们不缺优质题材,缺的是新闻敏感和对题材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特色和核心内容,是主流媒体最有高端话语权、最能影响主流舆论的阵地。办好时政新闻,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占领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对形成主流舆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3.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党的喉舌,地方电视台的根本任务就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这就决定了时政新闻将永远是媒体主流,也是我们所有从事这一事业的采编播人员所要一直研究的课题。然而,相对于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民生新闻以及精彩纷呈的各类节目来说,观众对时政新闻往往有一种抵触心理,时政新闻面临着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困惑,笔者在此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作为转型突破口,但其制作、传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对这些困境进行探讨,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发布中如何制作好、使用好短视频提出对策建议。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共同使命,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讨好,以开放的姿态和过硬的本领传递主流声音,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赵建科  左燕妮 《新闻窗》2008,(3):117-118
做好时事政治的报道是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主流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由时政新闻在各类新闻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时政记者在主流媒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媒体时政新闻的水平,关系到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是否对社会有利,还会影响到媒体自身的安危,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优秀记者。  相似文献   

7.
李庆 《新闻窗》2009,(2):34-35
对于地方都市类媒体而言,本地新闻的竞争方是其生命力所在。作为本地新闻的三大支柱,社会新闻是凝聚人气的基础,经济新闻是服务和品质的体现,而时政新闻则是赢得公信力的“拳头产品”。如果一家媒体的时政报道弱,那么,它在当地不会成为一家主流媒体,从而也难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时政新闻也不例外。本文立足当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现状,提出一些改进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考,希望可以提升当下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目前,地方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多数还是以程式化的模式呈现。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相关新闻中,使得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陷入了收视率普遍偏低的尴尬境地。针对这种现状,地方电视台要对时政新闻进行创新,并以民生视角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政策体制、舆论环境、报道模式等的限制,时政报道的可看性很差,受众都不爱看,传播效果很差。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通过确立受众本位思想、巧做会议新闻、让画面动起来、精用同期声等手段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好看。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时政新闻也是比较难以制作和表达的一类新闻,本文通过对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分析,探析时政新闻不受关注的原因及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散文,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是最自由的文体;时政新闻,作为主流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类报道手法,几乎是最刻板的存在。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笔者作为地市级党报记者,长期跟随地方党委主要领导采访.在不断思考、改进时政新闻写作的同时,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时机,汲取散文之“浪漫”,融入时政新闻之写作,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的燕  相似文献   

13.
林清容 《新闻前哨》2009,(12):37-38
时政新闻是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机关报的优势,《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把时政新闻作为重要的力点.向传媒主流话语领域延伸。近两年来该报时政新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在于“三亲”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者之间无论从内容风格、关注点、关注对象、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时政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层,而民生新闻则关注的是基层普通群众。两者可以说是各司其职,并无太多交集。但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热情的不断提高,如何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时政新闻从更深的层次上关注民生,民生新闻摒弃低俗、融入主流,已经成为地方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根据电视主频道的定位,亮出了“主流媒体,权威舆论”的理念,喊出了以做透时政新闻,做大新闻影响力,再塑杭州电视媒体第一权威的口号。随之,《杭州新闻联播》、《直拨12345》、《十分关注- 2007质量报止》等一批具有鲜明主流新闻色彩的栏目全新亮相。综合频道时政改版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的探索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主流媒体是传媒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人们衡量一家媒体或一张报纸是否主流,要看这家媒体是否反映了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是否发布了较多的权威性的信息。主流媒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媒体可以分为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主流媒体是指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媒体,即以质取胜的媒体。而大众化媒体则是指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的媒体,即以量取胜的媒体。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晚报、都市报就属于大众化的媒体。在美国报纸中,主流媒体只占3%,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却占全美的30%~40%。办主流媒体可以满足社会上的主流人群,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具有成长性的媒体模式。谈起主流新闻,人们往往都说时政新闻才算是主流新闻,这是对的,但并不完整。其实,很多社会新闻也是主流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它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 《视听界》2009,(3):96-97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时政报道表面化、程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功能的发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报道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是提高时政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大时政报道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块磨刀石.而每年的全国两会会场是一年中重大时政新闻的最大集散地,是众多媒体拼抢主流新闻的主战场,是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大平台,因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齐鲁晚报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报道,不仅仅在于锻炼队伍,展示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报道中提升报纸对主流价值的萃取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提升对主流人群的影响能力,增强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刚刚分配到报社,就跟着老师们跑时政新闻。老师们都说时政新闻是反映政治活动的新闻,因其特殊性和影响力,历来受到各界的关注,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问的实践,我觉得时政新闻就因为它的特殊性很难做出新意和展现出亮点,说到创新就更不容易了。《新闻与写作》上经常刊登一些专家和有经验的编辑记者的文章和经验之谈。希望我的这个难题也能请他们谈谈。  相似文献   

20.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严肃性等特征,在受众中不是非常地受欢迎,而且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时政类新闻依然走着程序化、公式化的老路,使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电视台的创新策略,以求得时政新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