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丹爸带着丹丹从医院回来,手里提着一瓶人造补血药,进屋就对妻子说:“医生说,我们丹丹患的是缺铁性贫血病,这瓶药就是给孩子补血的,以后我要不在家,你可别忘了给她服药喽!”“好,知道了!”丹丹妈说,“孩子他爸,既然孩子贫血,我看还是给她订份牛奶,补充营养,作辅助治疗。”丹丹爸点点头。这以后,他们俩一个给孩子喂补血药,一个给孩子熬牛奶。心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和药物  相似文献   

2.
丹丹跟妈妈出去做客,妈妈吩咐说:“见了人,要有礼貌,懂吗?”丹丹点点头,说:“知道的,妈妈。”到了外婆家,丹丹老远看到外婆,就亲热地叫道:“外婆,您好!”外婆眯着眼直夸:“哟,丹丹这小嘴儿真甜!”舅舅送给丹丹一叠漂亮的《娃娃画报》,丹丹乐得直跳,“谢谢,好舅舅!”舅舅高兴地摸着她的辫儿说:“不用谢,丹——丹。”中午吃饭,舅妈烧了好多菜,丹丹一边等着舅妈也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透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到教师的教育观念。老师爱我了丹丹升入中班后,不像过去那么爱上幼儿园了。妈妈问她怎么了,她说:“老师不爱我了。”“怎么不爱你?”孩子说不出来。老师既没有批评丹丹,也没有惩罚丹丹,那么为什么丹丹觉得老师不爱她了呢?家长百思而不得其解,只好委婉地向老师讲述了丹丹的心思。这位老师立即意识到自己教育工作中有疏忽,并作了改进和弥补。几天以后,丹丹高兴地对妈妈说:“老师爱我了!”妈妈急忙问:“老师怎么爱你的?”丹丹说:“她轻轻  相似文献   

4.
沈阳的阳阳、梦梦和丹丹,都是家境困难的孩子。辽宁省实验学校小学部为3个贫困孩子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师生共捐善款2万余元。11月24日,师生分三路前往阳阳、梦梦和丹丹家,把爱心和祝福送给她们。在丹丹家,把善款箱交给丹丹的是省实验学校小学部4年级学生高彤字。在这次活动中。她自己就捐出了800元的压岁钱。她说:“我以后不想再吃肯德基、麦当劳了,因为我们一顿饭,就够她们吃好几顿  相似文献   

5.
郭真礼 《家教世界》2023,(Z2):74-75
<正>孩子好像什么事都喜欢唱反调,你说西,他偏偏往东。比如给他牛奶,他说不喝,一定要酸奶。要他看会儿故事书,他不肯,要先看动画片。之前孩子挺乖,刚上幼儿园就变了。其实,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同感:“为什么孩子总是跟我们对着干呢?”弄不懂那小脑瓜里装的啥想法。面对唱反调的孩子,先别急,孩子爱唱反调,  相似文献   

6.
导适时诱     
一个双休日下午,全家人正看电视,3岁的外孙女步子重重地走了进来,只见她一只小手拎着一面镜子,一只手捏着唇膏,嘴巴抹得鲜红鲜红,连下巴上都有一些。她对妈妈说:“我抹口红,好看吗?”坐在沙发上的爸爸赶忙说:“是有点好看。”舅奶奶赶上前抱起外孙女问道:“九九,你怎么知道抹口红的呀?”她挺得意地说:“我们班宋小小也抹了,好看极了。”爸爸把她接过去,对她说:“我们用这红色画画好吗?”“好。”父女俩就在一张小方凳上画起了画儿......当时家里没有一人责备、呵斥孩子,这是对的。爸爸抓住时机说了句“有点好看”…  相似文献   

7.
孩子得了一朵小红花。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是,孩子并没有显得高兴,却难过地对我说,她的好朋友丹丹本来也应该和她一样得红花的,只是由于老师在征求全班小朋友的意见时,她给丹丹提了一条意见,说丹丹经常带零食来吃,结果,丹丹的名字被老师划掉了。这使得丹丹非常生气。放学的时候,丹丹理也不理她就走了。孩子怎么也没有料到会是这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她一定要我回答她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相似文献   

8.
谁的力气大     
小猫抱着一条大鱼往家走,一边喘气一边说:“好沉哟,好沉哟!”小狗看见了说:“我帮你拿,我力气大。”小狗抱着大骨头往家走,一边走一边说:“好沉哟,好沉哟。”小熊看见了说:“我帮你拿,我力气大。”小熊背着一大罐蜂蜜往家走,一边走一边说:“好沉哟,好沉哟。...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在玩游戏。他们玩儿得那么高兴,模仿得那么逼真。看!那几个抱着娃娃的妈妈多耐心,小朋友丹丹认真地对娃娃说:“快吃,爸爸妈妈要带你去公园。”我走上前去问:“丹丹,你的孩子叫什么名儿?”她扬起小脸顺口答道,叫娃娃。就在这一瞬间,她好像在我身上发现了什么,直看着我身穿的白大褂凝思,然后回过头去跟站在她身边的“爸爸”嘀咕了几句,抱着娃娃就坐车去了。其他娃娃家组也都坐上了公共汽车,顿时“汽车”上坐满了人。不一会儿,车停了,大家都按顺序下车,只有丹丹这一家不动,售票员提醒说,动物园到了,您该下车了。丹丹接过话茬说,孩子病了,我们要去医院。她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游戏中没有人扮大夫啊!噢,是我身穿的白大褂引起了孩子的注意,白大褂让我进入了角色。  相似文献   

10.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5,(23):93-93
如果你稍加留心,也许以下几个镜头对你并不陌生:三四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孩子一边跑一边玩,母亲端着饭,奶奶手拿汤匙在后追着喂;走在马路上,常常看到能跑会跳的孩子偏要伏在奶奶或母亲的背上,纵然奶奶或母亲累得满头大汗,孩子仍不肯下来自己走;上学的孩子在上学和放学时,书包无一例外地放在接送的父母手上……每当看到这些司空见惯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时,便不禁想起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50年前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相似文献   

11.
“老师和你一起拿”──谈从小事着眼家园配合文/李军下午,孩子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孩子玩着玩具,这时,佳佳的妈妈来接她,正玩得起劲的她不肯走。妈妈说:“你再不走,妈妈就走了。”说着,就准备走。“妈妈别走!"佳佳一边叫着,一边放下积木跑...  相似文献   

12.
“老师,你的毛衣不好看。”熙熙小朋友对我说。我问她为什么不好看,她指着我的毛衣说:“你的毛衣是黑颜色的,黑颜色就是不好看。”“那什么颜色好看呀?”她仰起小脸,一本正经地回答:“红的、粉的、蓝的都好看,就是这样的。”熙熙边说边用小手指着自己衣服上的颜色,而且说的和指的完全一致。对于一个小小班的孩子来说,能够正确区分出几种颜色,看来她对颜色是很敏感的。“我这件毛衣不好看,那我穿什么颜色的好看呀?”我认真地问,她不假思索地说:“你穿红的、粉的都好看。你看我多漂亮呀!”说着,她自豪地伸出小脚:“我的袜子…  相似文献   

13.
一天,张玉婷妈妈接孩子时,着急地对我说:“徐老师,这孩子不知怎么了,总是不肯剪头发,说老师喜欢长辫子的孩子。”原来,每天午睡起床后,我总是习惯于把那些扎辫子的孩子叫到身边,一边为她们梳辫子,一边跟她们轻声交谈。孩子们可能由此判定我喜欢长辫子的孩子吧。想到这里,我连忙对张玉婷说:“剪短头发显得简洁、活泼,你剪短发一定很好看,老师肯定会  相似文献   

14.
一杯水……     
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三年级一班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他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留了几年的头发换成一头短发,我都不敢认自己了。一走进活动室,全班孩子“刷”地一下全转过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惊奇。我笑着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有啊!”孩子们一下乐了。“你剪了短头发!”“我留长头发好看,还是剪短发好看?”“短头发!”孩子们齐声、响亮地回答。过了几天,我正在美工角调色,听见张颖和巫萍在一边议论。张颖说:“史老师剪短发不好看。”巫萍说:“好看,像个妹妹。”两人还争了起来。等她们走过来时我问:“刚才你们在说  相似文献   

16.
寻找地平线     
客人走了以后,莉莉大声问爸爸和妈妈:“什么是地平线呀?” 妈妈一边收拾茶几上的汽水瓶,一边不经意地说:“什么地平线不地平线的,来帮我把这些送到厨房。”  相似文献   

17.
罗环 《学前教育》2023,(2):22-23
<正>一次,在游乐场的攀爬网前,一个孩子哭着不敢爬,爸爸托着孩子的屁股,不停地说:“上去,快上去,没事,不用怕,爸爸在下面。”可孩子还是不往上走,哭得越来越凶,僵持了近20分钟。爸爸说:“你看,我和你一起爬。”爸爸在边上一边示范,一边鼓励孩子,但孩子仍然不敢爬。爸爸又尝试威胁法:“你怎么这么怂呀,快上去,我数到5你往上爬。”妈妈说:  相似文献   

18.
课后,孩子们特别想外出活动,所以,当听说我要带他们出去做游戏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非常喜欢,可以说是百玩不厌。游戏时,我扮“老狼”走在最前面,孩子们扮各种“小动物”和“老狼”一边对话,一边跟在“老狼”后面往前走。几个胆子大的孩子使劲地加快步子,想走在“老狼”的前面。所以,每次游戏前我都要把游戏的规则讲一遍。在游戏过程中,我也注意提醒个别孩子不要着急,别走在“老狼”的前面,以免被“老狼”吃掉。于是,几个胆子较小的孩子,如慧慧、佳怡等向前移动的步子很小很小,几乎就在…  相似文献   

19.
岁月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河边有一段木头,这是一棵干枯了的树桩,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像棵树桩。但老人绝不是一棵树桩,有孩子走到河边来,老人就活了,老人会开口跟孩子说:“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孩子看看老人,走了。经常有孩子到河边来,这些孩子都听过老人的声音:“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在老人的声音里,孩子会离开河边,走得远远的。一天一个孩子没走开。孩子走近了老人,孩子说:“爷爷,你怎么天天坐在这儿呀?”老人说:“爷爷老了。”孩子说:“老了就该到河边来吗?”老人点点头。孩子不屈不挠,孩子说:…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我曾经在超市的门前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位年轻妈妈从超市采购了许多物品装在方便袋里,很沉,自己拎着,四五岁的孩子跟随在她旁边。孩子一边走一边喊:“妈妈,我要拎袋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