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同场对抗球类集体项目的成绩和名次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该项群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难控制的,其中,对抗性是其本质属性;集体的协作性是其标识属性.在竞训过程中,强调个人能力与集体能力的辩证统一.运动队掌握比赛信息的质量、对手的水平、规则、竞赛环境、裁判的执法效果以及其他不可预知因素都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应根据运动队竞技状态转移的特征与规律,加强潜在竞技能力的开发与最大竞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我国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水平落后的传统文化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化反映到体育上呈现出以下的特点:重轻武,重静轻动;重规范、制度,重群体,轻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中庸、重和谐,轻竞争。而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是集对抗、快速、多变、个人魅力与集体合作的完美结合为一体的典型的体育竞赛项目,这与我国的传统化发生冲突。因此与政治、经济、思想、生活方式等其他领域一样,传统化的现代化也是中国的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走出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同场对抗球类项目训练理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方法.研究表明,训练理念是训练主体对运动训练及其过程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包含了训练观念和训练指导思想两方面的内容.我国同场对抗球类项目的训练理念经历了学习、引入和徘徊阶段,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观念内容和操作内容的断层问题.构建我国科学的球类训练理念要实现观念内容与操作内容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篮球实战训练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篮球符合实战的训练理念主要体现在: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通过实战来学习篮球,提高运动员的观察与交流的能力;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不可分割;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提高无氧爆发力为核心;高强度、高速度、强对抗,紧密联系比赛实际是符合实战训练的核心;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强调针对性;攻守体系设计的完整性;心智训练的贯穿性;1对1的攻守训练是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成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05,25(7):46-48,52
在理清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篮球项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争夺球权为核心的防守理念——球权理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球权理念的角度,对篮球防守进行重新认识,提出新的原则要求(以盯人为例):防有球运动员时,防其技术特点,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手脚并用,主动干扰、破坏,顽强追防,造违例和犯规;防无球运动员时,控制性地人球兼顾,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根据球的威胁程度,不断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适时大胆放弃,果断夹击、补防与轮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篮球比赛中各种获得球权的具体方法,为防守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6.
阐明球类集体项目的涵义,认为球类集体项目中团队信任的特征主要有单一向性、多层次性和过程性.建议球队的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构建并加强球类集体项目团队信任.  相似文献   

7.
对足球、篮球、橄榄球等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原训练对球类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骨骼肌的工作能力有负面影响,地心引力的下降、空气密度的减少也会影响动作技能及球感。而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high-training low,HiHiLo)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机体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目的,并且由于是在平原训练,运动员的球感、技能不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高该类项目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1.篮球后备人才文化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有文化的运动员才能理解、分析、掌握高水平篮球训练理念。篮球运动是动脑筋比智慧的集体运动,它不是简单的身体对抗性项目。运动员比赛场上的跑位、传接球等都是在大脑的支配下进行的自觉行为,需要运动员具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应变能力和准  相似文献   

9.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冰球、曲棍球等,该项群运动的竞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难以控制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球员的因素,包括每个位置上球员的专职水平,核心球员的水平,有无球星级球员等;教练员的因素。球队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对手的水平、竞赛环境、裁判的执法效果等;球队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因素,包括整个社会的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运动队集体的奋斗目标、队内人际关系气氛、运动队与社会的关系状态等。  相似文献   

10.
陈炜烨  杨东亮  董付立 《精武》2012,(25):82-82,85
对体育院校球类项目专修学生的竞技动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感性体验测度上的分数高于女运动员;隔网对抗类项目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感性体验上的分数低于同场对抗类项目;中期训练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感性体验和努力取向上的分数高于短期训练的运动员,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和娱乐上的分数也高于长期训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比赛的观摩,结合珍珠球运动的训练,通过实践研究和观摩统计的方法,对珍珠球运动的竞赛规则进行了分析,并从比赛的开球、得分的判定及对犯规的判定三个方面对该项运动规则提出改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隔网球类运动集竞技、健身、娱乐功能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流畅回合"作为该类运动的种系核心要素,确立于起源时刻,并始终主导着该类运动项目的进化,是参与者和观赏者得以感受运动快乐的源泉。依据复杂系统整体论的哲学视角,在系统阐述隔网球类运动中"流畅回合"之娱人致趣原理基础上,提出以"流畅回合"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旨在加深对该类运动项目规律的认识,丰富隔网球类运动的基础理论,同时提高教学训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11,32(1):89-93,112
钟文先生在《人民日报》慨叹"三大球的沉沦"。"三大球沉沦"的直接表现是球场战斗力软弱,深层原因是训练思路问题。球队实力并非束缚于固定因素,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训练方法乃竞赛生死之间灵活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2007-2012年间广东省集体小球类项目(手球、曲棍球、垒球)运动损伤后等速肌力康复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广东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提供了419人次5 872关节次等速康复训练,康复前后进行角速度为60°/s的膝、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以及角速度为30°/s的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发现:(1)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达到60.88%,踝、肩也是损伤多发部位,整体看来,下肢损伤发生率高于上肢。(2)各项目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等速康复训练后,关节等速肌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1)在集体小球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与运动专项特点密切相关,损伤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膝、踝、肩、腰背、髋。(2)等速肌力康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在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过程中效果明显,提供了客观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郭惠先 《体育学刊》2007,14(4):98-100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16强的16场比赛的铲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水平球队铲球技术运用的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比赛的进行,铲球次数递减,提高体能储备,才能保证在全场的强对抗中有充沛的体能进行抢截,保证铲球动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后卫、前卫球员讲究铲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前锋球员追求抢点铲射的意识和铲球技巧。提高正面铲球的成功率,方能减少铲球犯规而给对方制造机会。  相似文献   

16.
郑宏伟  吴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62-663,665
随着网球选手的击球更快更重,网球的比赛节奏也越来越快。比赛中选手们已经不仅仅是在比拼击球的质量,更是要比拼高强度的节奏中的稳定性,甚至是在被动,受迫情况下的回球成功率。要想拥有稳定的击球,就需要发展选手的体能与控制身体的能力。因此,训练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稳定平衡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今网球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展核心力量理论叙述以及对照分析在稳定和受迫情况下的击球形式来阐述发展核心力量对保证选手在快速移动中的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性,为网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认为:运动员在少年、青年、成年阶段的训练衔接不合理,早期培养阶段存在成绩导向下的以大负荷为特征的过度早期专项化、成人化训练倾向,造成运动员出成绩早,退役早,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时间短,限制了运动员成人阶段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造成人才浪费。科研意识不强,科技含量不高,过程监控缺失,计划设计不精细,引起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控制不准。训练竞赛理念落后,不能很好适应国际田径运动发展趋势,造成训练的针对性不强,训练比赛安排不合理,引起运动员连续比赛的能力弱,尤其是驾驭重大国际比赛的能力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二传分配球是组织进攻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世界强队都非常重视提高二传分配球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与其他4支强队(意大利、美国、日本、巴西)的4场比赛进行二传分配球技术统计分析,结合国际排联公布的数据,对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在世界杯赛中的分配球进行分析,并与其他4支队伍的二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优势及不足,为完善发展二传训练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 《体育学刊》2007,14(6):56-58
毽球、珍珠球、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广东多所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广东高校已举办过多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单项赛事,并组队参加广东省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又可充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借助高校平台,通过体育课教学、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学生社团以及建立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研究协会等途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广东高校的开展将不断得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